03.03 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需不需要治疗?

丫头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大哭,有时候突然睡眠时间变短喂奶次数变多,宝宝爱使劲,突然几天不拉便便,这都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常出现的生理现象有以下几种。

一、猛长期:猛长期是指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三周、六周、六个月,身高和体重在持续增长,每个宝宝生长不均匀,所以有的宝宝时间是不同的。

猛长期的表现:1.宝宝突然长时间不睡觉,夜醒次数增加。2.宝宝几乎不停歇地在吃奶,就好像吃不饱一样。3.吃奶的时候显得非常烦躁,不断的含上又扯开。

  1. 妈妈按需喂养,一定不要以为自己奶量不够就马上去添加奶粉,一般母体24-48小时就能自己调整过来,乳量就会快速增加。
  2. 安抚宝宝。宝宝一直不睡不是没有吃饱,是身体和大脑快速增长,让宝宝生长痛,所以妈妈多陪伴宝宝,抚摸宝宝。


二、婴儿肠绞痛:婴儿肠绞痛是指小宝宝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个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宝宝面部渐红,腹部胀发紧,双腿向上蜷起,双手紧握,抱着哄或者喂奶都不能缓解,最后宝宝哭累了,或者排便排气了才停止,这就是肠绞痛。

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肠绞痛呢?

  1. 宝宝在喝奶时候吞下大量空气,或者哭闹的时候吸入空气比较多,形成的气泡在肠内自动导致肚子痛。
  2. 牛奶过敏也有可能诱发肠绞痛。
  3. 喂奶过饱,使宝宝的胃过度扩张引起不适。
宝宝肠绞痛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1. 可以用飞机抱的方式。
  2. 改善喂食技巧,每次喂完宝宝后,将宝宝竖起宝,头伏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排出胃里过多的空气。
  3. 可以把宝宝横放在膝盖上,给宝宝按摩背部。


    三、攒肚子:指宝宝好几天不排便也没有痛苦变现,排出的便便是黄色软便,没有硬块,量也不是特别多,这就是攒肚子。

攒肚子与便秘的区别:

攒肚子的宝宝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是攒肚子和便秘的区别关键,如果是便秘宝宝的便便就会比较干、硬、可能还会伴有睡眠不稳,排便的时候宝宝会容易哭闹,烦躁不安,而攒肚子时候宝宝的其他表现都是正常的。


拉绿色大便的原因:

  1. 宝宝肚子着凉或者感冒,消化不良的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出现溢奶,拉绿色便便的现象。
  2. 宝宝没有吃饱的时候,因为饥饿导致肠胃蠕动过快,使肠道中的胆红素没有转换就从便便中排出,便便就会是绿色的。
这些生理现象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宝宝没有病理性因素,妈妈就不用担心。

妈妈育儿堂


刚生了宝宝的第2天,医生说我女儿黄疸,必须照蓝光治疗!当时吓死了,以为很严重,况且剖腹产的我都出院了,还留女儿一个人在医院待着,照蓝光照了7天才接回家里。所以,宝宝稍微有点异常我就特别神经敏感!

后来才知道,新生儿的有些生理现象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比如以下6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出现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引起。正常的黄疸一般在7~10天后自行消退,父母不必过分忧虑。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甚至有体温不正常、不好好吃奶、呕吐等症状,就属于病理性的黄疸,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千万别相信什么偏方。

2.乳房肿大

由于受妈妈体内激素的影响,新生儿出生1周内通常会出现乳房肿大的现象,有时还会泌乳,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更不要挤压和按揉孩子乳房哦。

3.“假月经”

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激素的影响,新生女婴会在出生后3~7天内出现阴道出血或排出类似白带的白色分泌物的现象,这被称为“假月经”,是新生儿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这种现象一般3~4天自然消失,不用特殊处理,只需在大小便后清洗干净宝宝的外阴和臀部即可。

4.四肢弯曲

由于子宫的空间限制,生儿的四肢总是呈现弯曲蜷缩的状态,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得头、颈、躯干虽然会逐渐神展开,父母千万不要强行捆绑、拉直孩子的四肢,否则会影响骨骼的生长。

5.斜视

一般情况下,由于新生儿的眼球尚未固定,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大部分孩子会出现暂时性的斜视,有的还会出现“斗鸡眼”。这种斜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爸爸妈妈不必过分惊慌。如果3个月后孩子仍然斜视,则要及时看医生了。

6.体重减轻

新生儿出生后2天内,由于母亲的泌乳能力和孩子的吮吸能力都不高,孩子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1周以后,孩子能正常进食后,体重就不再减轻了。

以上新生儿的生理现象都是“正常的异常”,宝爸宝妈们无须过分担忧哦。


俏婴童BabyCute


新生儿会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看上去像是异常现象,会让新手爸妈不知所措,其实,这是正常的。

惊跳反射

刚出生的宝宝睡得很香很香,突然就会惊醒,手脚乱舞,身体向后挺。

记得生大宝时,我们病房里有三个产妇,两个剖宫产,一个顺产,顺产的产妇家属说因为我们是剖宫产,所以孩子才会这样。

我仔细观察,发现顺产的那个宝宝也会有这样现象,后来听医生讲这叫惊跳发射,刚出生的宝宝都这样,等宝宝到3、4个月,惊跳反射就会逐渐消失了。

吐奶

说到吐奶很多新手妈妈都会很紧张,因为在大家的观念里,只要有病吃了东西才会吐,但宝宝不是这样的。

宝宝的胃很浅,所以吐奶很正常,即便拍了嗝,也会吐,只要不是大量喷射出来,一般不会有问题的。


沛泽妈读心理


一般来说,新生儿“正常的异常”有以下这几种:

1、脱皮

在宝宝出生后的1-2周,细心的家长们可能会发现宝宝身上开始脱皮了,而且脱皮的面积比较大,这是很正常的表现,是因为宝宝长得快再加上新生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也不够紧密,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又比较快,会导致宝宝很容易脱皮,只要脱皮的地方不红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2、乳房变大

有些宝宝生下来以后胸部会有一些隆起,有的还会分泌“乳汁”,这是由于在母体内接触母体内大量雌激素和催乳素的缘故,等过一段时间,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去挤宝宝的乳房,防止弄伤乳腺,引起感染的发生。

3、宝宝的头看上去尖尖的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顺产的宝宝身上,是由于宝宝出生的时候在产道挤压导致的,有的宝宝头顶还会肿起,家长们注意不要压也不要揉,一般让宝宝左右轮换着睡,过一段时间就会缓解。

我是沐沐,一名90后宝妈,多平台原创撰稿人,坚持科学育儿,欢迎姐妹们一起讨论育儿和孕产方面的各种问题,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沐依萝


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没有成熟,所以跟长大的孩子是不太一样的。

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第一个是,生理性黄疸,孩子出生3到4天后可能会出现黄疸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衰老的红细胞,没有及时排出来,所以体内胆红素偏高,一般过了六七天,血内的胆红素通过尿屎排出来之后,黄疸,就会慢慢的退,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的话,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医生判定是病理性的黄疸,应该依照医嘱进行治疗。


第二个是,新生儿的一些特殊的生理反射。

比如说我们把手放在孩子的手里,他会用力的去抓,这个是孩子的抓握反射

当我们把孩子抱起来的话,他可能脚会蹬像走路一样,这是踏步反射

或者说我们把东西伸到孩子的嘴巴,他会用舌头顶出来,这个是伸舌反射

孩子有时候晚上睡着睡着会像受惊一样,然后双手抱住自己,这是孩子有的拥抱反射

这些反射都要到孩子四五个月才会慢慢消失

第三个就是新上的一些特殊的情况,因为妈妈在生产的时候,体内的激素会影响到新生儿,所以新生儿会有一些青春期的表现,比如说乳房发育,比如说假月经,但是这些一般都是持续一小段时间就会慢慢的消失,家长无需过于去担心和自己去处理

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菁妈育儿


新生儿因为刚刚来到这个新世界,所以有好多的反应都看起来很不正常。作为新手妈妈也很担心,但有些问题,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第一、生理性脱皮,尤其是脱衣服时,会有一些皮屑掉落

大人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天气过于干燥引起的。新生儿是因为宝宝在羊水中时间过久,而且刚出生表皮和真皮之间发育不够完善。所以很正常。

第二、惊跳反射

新生儿经常有睡觉突然抖动,并大哭大叫的反应。这种情况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条件反射。新手妈妈不必过于紧张。

第三、溢奶、有的宝宝严重者吐奶

新生儿的胃比较浅,所以有的宝宝吃完会溢奶,严重的有的宝宝会吐奶。这种情况下,建议宝宝吃完奶后竖抱起来排嗝,让宝宝把空气吐出来,会缓解这种溢奶和吐奶现象。

第四、生理性黄疸

大约80%的新生儿,出生四五天的时候都会出现黄疸的情况,一般十天左右都会消退。如果黄疸过于严重并且持续时间长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要及时就医。

第五、喉骨软化

新生儿吃奶的时候有没有嗓子经常发出一种鸡鸣的声音,这是因为孩子喉骨软化引起的。慢慢的孩子大点就会缓解直至正常。

第六、猛涨期

孩子刚出生、三个月、六个月的时候会在睡觉的时候一直使劲。这是宝宝进入猛涨期了。

第七、肠绞痛

两个月左右的宝宝一般大部分会有肠绞痛,尤其是在傍晚最为明显。排除宝宝着凉和消化不良外,就有可能是婴儿肠绞痛了。这种情况下建议多给宝宝揉揉肚子,飞机抱。

上述情况,生理性的情况下,宝宝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缓解,直至消失。所以新手妈妈不必过于紧张。放平心态。


好妈妈学育儿


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需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妈妈们都很紧张宝宝,对于宝宝的一切表现都非常关注,哪天便便颜色不对、脸上长东西了、体重变轻了等等都会很害怕。实际上,有很多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一个月内常见,出了月子基本就消失了,我们可不要大惊小怪。

生理性体重下降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刚出生时6斤多,结果第二天洗澡后一称,反而轻了好几两,顿时有些担心。也喂奶了、也睡足了,怎么会越长越轻呢?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

新生儿出生后要排出胎粪,外界环境的温度和子宫内的温度有差距,新生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会通过体表、胃肠等排出一些水分。刚出生后胃容量很小、吸吮能力也很有限,不能摄入足够多的奶量,所以会造成体重暂时偏低的情况。

一般一周以后,随着胃容量的增大、吸吮能力的增强,能够摄入足够的奶量,也逐渐适应了外界环境,体重就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了。

生理性蜕皮

我们还会发现新生儿身上会蜕皮,脸上、肚皮上、手上都有,以为这是宝宝生病了,其实也不是。这是因为在子宫内的时候是由羊水包裹的,外面的环境比子宫内的环境干燥。宝宝也开始长大,把最初的这层表皮撑破了,所以就会出现蜕皮的现象。

脸上长小白点

有的新生儿脸上会有小白点,在眼皮、额头、鼻子上那里都可能出现,这些小白点叫做粟粒疹,它们是有阻塞的皮脂腺引起的,皮脂腺是滋润皮肤的腺体,千万不要给宝宝挤压,自己会自然消失的。

身上有黑色绒毛

有的新生儿在额头、肩膀处、耳朵上会有黑色的小绒毛,看着像没进化好似的,老人们说用奶水给洗一下,结果脸上长了奶茄,也没啥效果。其实不用干预,等到几周后会自然消退。

拉黑便便

新生儿一开始拉的便便是黑色的,那是胎便,胎便很粘稠、颜色很黑。只要喂养得当,在2-4天后会变成黄色的正常便便。

红色分泌物

有的小女孩出生一周左右会排出红色的分泌物,这是因为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中断而形成的假月经,一般一周后会消失。

身上青记

新生儿后背上、屁屁上会有青色的胎记,看上去一块一块的,这是蒙古斑,是新生儿皮肤下的小血管丛引起的,一般一年后会自行消失。

还有一些诸如生理性黄疸、惊跳反射等现象,也都是新生儿期独有的,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关注即可。

你还知道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一起来交流吧!

新晋二胎宝妈,曾经叱咤职场的Career Hero,青云计划获奖者,获多平台原创邀约。家有凝宝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对于家里突然出现的这个小生命,新手爸妈们都是细心细心加耐心,生怕让这个小生命受到伤害,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新生儿异常都是病,这些正常的异常,新手爸妈们一样需要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接着读下去,让小康在这篇文章里面告诉你答案吧!

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

1、新生儿乳房肿胀

出生后的第4-7天,有些宝宝的乳房部位会现现肿胀现象,轻轻按压还会发现有溢出乳汁,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部分会在2-3周后消退。父母千万不要去捏宝宝的乳房,以免加重宝宝乳房的肿胀,让宝宝受感染。

2、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咨询医生建议。

3、新生儿大肚子

新生儿的腹肌十分松弛,这样会导致胃肠比较空盈,看起来宝宝的肚皮就是松松垮垮的。我家小宝每次吃饱后,看起来肚皮更大了,婆婆还曾误以为是腹胀,其实新生儿大肚子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宝宝月龄越来越大,宝宝的腹肌发育完善,他的肚子就会变得更平坦。

4、新生儿皮肤颜色变化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的娇嫩,妈妈会发现宝宝睡觉或平时皮肤被挤压时,皮肤颜色会出现明显的不同颜色,受压迫的皮肤会比较红,其他皮肤还是如常,一般不用处理,这些症状会自行慢慢缓解的。

5、头部变形

这个在顺产的宝宝当中可能会出现的比较多,他们的头感觉有点尖尖的,让很多新手爸妈们觉得是不是以后头就会一直是这个样子了,这其实是分娩的时候在产道里面受到挤压导致的,因为新生儿的头其实还是很软的,一般在十个星期以内这种情况会消失,宝爸宝妈们不用特别担心

6、吐奶

由于新生宝宝胃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并且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吃奶后,哭闹或活动时出现吐奶的现象。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

但是如果宝宝的吐奶呈喷射性,或者吐奶的量很多,或者吐出的奶里有黄绿色物质,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了。

每个新手妈妈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总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总是害怕宝宝有什么异常,常常搞得自己提心吊胆的,其实大家不必过度紧张,多学习新生儿知识,科学养育,就可以了。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中医养生


新生儿刚出生时候,对于新手爸妈来说真是手忙脚乱。😂有时候拉肚子,有时候打喷嚏,有时候哭闹,有时候鼻塞……症状很多,有的需要就医,有的会自然转好,那么新生儿哪些现象不需要治疗会自行转好。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到达高峰,7~10天消退。如果出现继续加深或者消退后又出现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因素,及时就医。

2.吐奶。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而且新生儿吃奶时容易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但是如果次数过多并且伴随精神差,腹泻等现象出现,就要考虑就医,也有可能受到了感染。


3.体重下降。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的状态。只要三天内体重下降不超过体重的8%就没有问题。这是因为新生儿通过排出胎便和尿液,通过皮肤和肺等途径丢失了很多水分造成的,一般十天左右就会超过出生体重。

4.斜视。新生儿的运动能力不协调,经常看到黑眼睛偏向一侧或者眼球上下颤动。如果单纯的这些症状新生儿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会自行消失,如果后期仍然存在,那么这时需要去医院检查。

5.脱发。大部分新生儿会在2~3周内出现明显的脱发现象,不必担心,一般经过9~12周以后,宝宝会重新长出新的毛发。

6.红斑。这种现象在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胎儿皮肤比较细腻,任何有刺激的物品都有可能造成新生儿过敏,皮肤出现红斑。但是不必过于担忧,这是新生儿时期一种良性的生理现象。注意观察情况,如无异常,几天后就会自行消退。


7.胎痂。新生儿很常见,多见于覆盖在头皮上的痂,有的甚至蔓延到脸上,耳朵,脖子上。大部分会自然痊愈,只是暂时性的现象。有的宝妈会强行清除,这样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头皮感染。

8.乳腺肿大。由于受胎盘分泌的孕激素影响,新生儿在出生后3~4日可出现乳腺肿胀,2~3周后自行消失。

9.“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新生儿面颊部有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对吸乳有利,不应挑割,以免发生感染。

10.假月经。有些女婴生后5~7天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称假月经。系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进人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形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不必处理。

11.粟粒疹。新生儿生后3周内,可在鼻尖、鼻翼、面颊部长出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在皮肤表面的皮疹,系新生儿皮脂腺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所致,多自行消退,一般不必处理。


美妞酷宝儿


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一般道到什么时候会自动消失,需不需要处理?

对于毫无经验的新晋爸爸妈妈来说,小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引着他们敏感细腻的神经,对于新生儿表现出的一些“异常”,手足无措,甚至经常被吓趴。

如果提前了解这些,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紧张了。

眼白出血

顺产过程中,因当产程过长时,婴儿长时间受到产道挤压,下小宝宝的眼结膜与视网膜会有少量出血。我的一个同事他儿子就有这现象,医生叫他们别惊慌,一般几天就会消退。


体重减轻

在标准的新生儿的情况下,体重在出生后一个月内会增重约900克(平均1天30g)。但是,生后的前几天会有生理性的体重减轻,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在分娩时小宝宝咽下的羊水化为粪便或尿液排出、生后前两三天母乳的分泌量少等原因引起的。在出生后的第3-5天会减轻10%左右,第10天后体重会恢复体重增长。

眼睛斜视

很多婴儿的眼睛都看似斜视(斗鸡眼),这是由于小宝宝的眼部肌肉还没发育成熟导致的, 常出理在生后前三个月,后期发育成熟了就会变好,不需特别处理。前段时间伊能静晒她家的宝宝因有这一现象,就被网友建议去看医生。结果她真去了,医生说这个时候新生儿看起来有点斜视是正常的。

短暂窒息

虽然新生儿的喉头较高不致于意外呛着,但他只能用鼻子呼吸,不能像成人那么有嘴巴呼吸,所以有时会有10秒左右的“短暂窒息”。我家宝宝那个时候也常有这种“异常”,吓得我家老公心脏都跳到嗓子眼去了,大半夜嚷嚷,“这不正常吧,赶紧去医院?”姜还是老的辣,老妈说,没事,刚出生的小孩子都这样。注意观察就行。

这种现象6个月后就会消失。

喉鸣

相信不少家长发现自家的新生宝宝的喉咙呼噜呼噜地响,像卡了痰在里面似的。其实这是新生儿喉咙软平还没发育成熟导致的,不必特别处理。

当喉头逐渐变硬后,半岁-1岁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鼻塞

新手妈妈看到宝宝老爱鼻塞,以为感冒了。其实不是,由于新生的鼻黏膜的毛细血管丰富,鼻腔狭窄,极易受外界刺激,因而导致鼻黏膜渗出,鼻涕增加从而导致鼻塞。

妈妈只需及时帮宝宝清理鼻垢就好,滴两滴母乳进小宝宝的鼻腔,软化后用棉签卷除就好。

惊跳

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在没有进入深睡状态时,当灯光突然亮起来,家人发出声响时,身体会无意识且不协调地抖动。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只需用手轻按小宝宝的小手进行安抚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