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糧食“貶值”,種糧補貼該不該提高?

糧食價格持續走低,不僅直接影響農民收入,更傷害農民感情,辜負農民心血。

在農村開展多種經營,家境殷實,日子過得小康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農民以種糧為生,或兼有其它經濟農作物種植,以此獲得報酬,維持家庭生活。

為了不錯過“栽蒜”最佳時機,凌晨兩點戴著裝有照明帽子下地掰玉米的有之;為了讓西瓜賣出“好價錢”,披星戴月下地採摘西瓜,天剛矇矇亮就趕到縣城的有之;糧食不好賣,為將糧食脫手,四處打聽情況,求人上門收購的有之;投入大量成本,因為“旱”或“澇”,收成銳減甚至顆粒無收的有之……

糧食“貶值”,種糧補貼該不該提高?

熬夜,高強度勞動,整日風吹日曬,加上收成無保障,靠天吃飯,還有糧食價格低,養老難,看病貴這一系列問題的困擾,多數農民的生活真的艱苦、辛苦。

農業為本,糧食是根。如今糧食價值“貶值”,導致農民種地獲利甚微,甚至虧本,嚴重挫傷農民種地、種糧的積極性與信心。

其實糧食價格低,上面不是不知道,所以用種糧補貼來彌補對農民的“虧欠”,藉以維持農民種地的信心。

糧食“貶值”,種糧補貼該不該提高?

可是,這每畝幾十塊或上百元的種糧補貼,對提高農民收入,增強種地積極性所發揮的作用微乎甚微,當然,給一點總比不給的好,這個道理,農民也懂。

種糧補貼要每畝多少錢,既合理又能真正幫助農民,維持種地積極性,同時又適度改善生活呢?

在糧價不漲的前提下,兼顧國家財力與農民利益,筆者認為,種糧補貼每畝600——800元比較合理。

糧食“貶值”,種糧補貼該不該提高?

如果每畝補貼達到600元以上,且嚴控農資成本“趁火打劫”,跟著上漲,雖然得到的補貼與農民的辛勞並不對等,至少,對糧價低多少是個小小的彌補,或者說等同於投入成本降低,即使不能更好地維持農民的積極性,好歹讓農民對種地不那麼“寒心”。

呼籲,提高種糧補貼,讓農民的日子不那麼“苦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