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发炮弹打翻日军驱逐舰,救下南京10万人


圌山关炮台位于镇江市东北约30公里的地方,与镇江焦山炮台、象山炮台、江北都天庙炮台同属镇江要塞司令部。图为:圌山

1937年12月,日军进逼镇江,台长卢佐周和要塞司令林显扬撤往苏北,临行前命令炮台班长骆熺标炸毁炮台、撤走大炮。骆熺标和手下11名弟兄,对长官的逃跑行为深感失望。出于民族义愤,他们主动留下来与炮台共存亡。图为:圌山刻字

此时, 圌山关炮台的9尊大炮已经有8尊被拆除带走或者沉入江底,仅有1尊在龟山头还没来得及撤走和销毁。骆熺标立刻派人将龟山上的大炮修复好,再把散落在江边的炮弹搜集搬运到山顶的炮座边,并组织人员在江边瞭望,准备痛击来犯之敌。图为:圌山防空山洞


自江阴失守后,日舰一路畅通无阻,沿江西上。于12月8日进抵圌山前面的宽阔江面,鬼子的计划是拿下圌山关,攻克镇江,最后与南京的陆军会师,围攻南京。这支鬼子舰队有大小舰只15艘,先锋舰是一艘朝潮级驱逐舰。日军鱼贯而来,如长蛇般在江面展开。骆熺标沉着指挥,命令炮手彭永义开炮、刘福贵、谢翔贵等人装填。图为:日军军舰

当敌舰进入有效射程后,鬼子竟然没有发炮试探,估计是看到要塞已无人迹,故而志得意满,不屑发炮试探的缘故。此时,日军驱逐舰已经尽在眼底,骆队长一声令下,一发炮弹直向敌舰飞去,落在敌军驱逐舰的船头旁边,激起的水柱高达两三丈,敌舰船头满是淋漓水沫。图为:江防大炮

骆队长见一炮未中,立刻调整好发射角度,迅速又发出第二炮,可惜第二炮稍有偏差,又未中目标。骆队长再次瞄准,发出了第三炮,这一炮不偏不倚,正中敌舰的尾部,敌舰舵机被打中失灵,在水面上失去控制。图为:防守的大炮


骆队长立刻下令装填第4发,此时日军舰上的大炮也开始轰击炮台,但鬼子的炮弹大多落在炮台前面的山壁下,并没有对炮台造成杀伤。众人以为第4炮能够将敌舰击沉,没想到由于炮弹质量不合格,炮弹非但没有打出,还把炮身炸坏了。图为:大炮炮弹

骆队长知道鬼子定然会来报复,于是连夜带队退出圌山,向苏北方向撤退。被击中的敌舰指挥官晕头转向,以为在圌山关遇到了劲敌埋伏,于是下令调转船头,退到距离龟山头30里的北岸三江营江面暂泊。第二天,日军派出飞机侦察,由于圌山和五峰山森林密布,鬼子无法看清,随后又调来轰炸机对山谷、森林进行狂轰滥炸。图为:炮台被攻占

第三天,持续轰炸2天后,鬼子还不放心,又派出攻陷丹阳的久保田大队攻上圌山炮台。当鬼子冲上炮台时,发现仅有废炮1座,并没有发现一个守军。日军这才发出旗语,让龟山头的日军舰队通过。当这支舰队抵达南京时,比原定日期推迟了3天。图为:遗留的新式火炮


而就因为这短短的3天时间,南京城有将近10来万人得以安全撤到北岸。原来,日军准备用这支舰队封锁长江航道和北岸,因为在圌山炮台的耽误,日军的围攻计划被迫推迟。1980年代,当年的炮手彭永义在回忆录中,详细记录了圌山之战的经过,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图为:圌山炮台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