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古代一种神奇的物件,拿到它就可以掌握天下兵权,皇帝也无权干涉

如果你经常看古代打仗的影视剧,一定会听到“兵符”或者“虎符”这个词,也一定会知道这个名词意味着权力——至高无上的军事权力。

不管你的出身多显赫、曾经立过多么大的战功,只要你手中没有“虎符”,将士们就不会听从你的调遣。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天遣玄女下,受黄帝兵符,伏蚩尤。

兵符是在黄帝时期就出现的物件,在历史上兵符可以理解成是帝王对兵权下放的信物。

不过人们最早了解到的兵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它叫“虎符”,兵符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当两者合一的时候才能调动军队。

古代一种神奇的物件,拿到它就可以掌握天下兵权,皇帝也无权干涉

而春秋战国时期兵符才被正式命名为“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因为古代虎的形象十分伟大,古人驯服不了它,就觉得它厉害,谁要能打死老虎那是绝对的英雄。

老虎头上有一个王字,是无冕的帝王,所以“兵符”往往是老虎的形状。

第一个虎符是姜子牙设计的,虎符的背面一般有铭文,虎符一起浇筑后再一分为二,分别掌握在皇帝(或者太后)和值得信任的将军手里,只有虎符合二为一,才能发挥调兵遣将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在国家危难时刻,小小虎符可以化身千军万马,匡复社稷。

兵符如此重要,皇帝就会再三防备,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不让有野心的臣子盗走,那样就麻烦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生过一次盗取兵符的事情。

当时秦国发兵围困邯郸,赵国十分危急,于是想求助魏王和信陵君,因为赵平原君的夫人是魏信陵君的姐姐,有这么一层关系,求助起来也方便。

古代一种神奇的物件,拿到它就可以掌握天下兵权,皇帝也无权干涉

所以魏王也让将领带着十万军队去救,但快到了的时候,魏军突然不走了,就地安营扎寨,他们想观望,因为秦国实力太强大,他们也怕飞蛾扑火。

魏信陵君有点着急,他就找到魏王最宠爱的夫人,对她说,让她偷取魏王的兵符,这样就能调动驻扎的魏军,如姬同意了,后来取得了兵符。

这就是我们历史上围魏救赵的故事,“兵符”闪亮登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其实兵符不仅仅有虎符一种,还有龙符,鹰符,兵符的样式不一,根据当时各统治者的取向不同而设计,但汉代以后“虎符”成为兵符的主要形式。

古代一种神奇的物件,拿到它就可以掌握天下兵权,皇帝也无权干涉

这个小小的兵符为何大部分都被铸成老虎的形象呢?

因为老虎拥有很强大的力量,它的头顶就是个“王”字,符合皇帝的内心设定,而且皇帝也希望自己的军队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一样所向披靡。

当然你可能说狮子、熊、豹子、蟒蛇、鹰都非常凶猛,为什么不以这种形象来铸造兵符?

谁让老虎头顶有“王”字呢?王的兵符自然要符合王的设定,不过汉代调兵遣将的信物有四种,虎符、节、羽檄、诏书都可以调动万马千军,而且虎符要和诏书一起使用。

古代一种神奇的物件,拿到它就可以掌握天下兵权,皇帝也无权干涉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皇帝发诏书会延误战机,羽檄就代替虎符和诏书的功能,可以调兵遣将。

另外还有一种鲤鱼形状的兵符,唐朝时期经常用这种形状的兵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到了北宋时期鲤鱼形状由铜制改为木质,而南宋时期又用虎形状的兵符,但从元代开始兵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各种令牌出现。

令牌也是兵符,只要能起到调动千军万马作用的都是“兵符”,它的形状、形式会变化,但性质不会变。

古代一种神奇的物件,拿到它就可以掌握天下兵权,皇帝也无权干涉

所以兵符只是古代统治者巩固军权的一种方式,也是分权的写照,将兵符放入不同的人手里,一来保护统治阶层的安全,二来有外敌入侵或有叛乱,也能够及时处理,不至于延误战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