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嘴毒”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

丿Seduce-希丶


“嘴毒”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家长很能说,能抓住对方话语中的漏洞,迅速反应;另一方面是指家长经常性的吼人,没有任何理由。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走,偶遇一行乞者,而父母们为了教育孩子通常会说:“以后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像他一样”,而这位家长却对自己的孩子说:“以后要好好学习,给人们提供更好地工作岗位,不要在让人们在路上行乞”。

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前者更趋向于命令、强制;后者更加委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更多的人。由此便可以看出孩子更能接受那种教育模式,对他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影响也是有所不同的。


“嘴毒”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呢?

  1. 原生家庭。这是我在每一道问答里都会强调的话题。孩子的成长环境十分重要,家长是什么样子的,日后孩子也会是什么样子,您的孩子就是您缩小版的自己,为什么强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出生以后第一眼见到和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动作以及语言语态。


  2. 孩子性格。有了原生家庭做出的标准,孩子也会有样学样,自然会结合父母两人,如果父母的嘴都比较毒,那孩子多半是毒舌型,其后果,一种是变成学校霸王;一种是最佳辩手,主要看家长们的引导。

  3. 说话方式。孩子们进入青春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很容易与家长产生分歧,家长们也不要和孩子硬碰硬,都耐心下来好好谈,把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孩子说话也就不会时不时的去顶嘴。


“嘴毒”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1. 不爱说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但凡孩子一说话就被家长强烈的话语给返回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沉默,渐渐的变得不爱发言,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2. 胆小。这种性格的形成主要有先天和后天,先天可能是因为孩子是剖腹产,没有受到母亲的挤压,会造成触觉敏感,使孩子先天性胆小;后天是因为来自生活成长环境的否定,或是来自父母的保护,如果父母能言善辩,孩子从小活在父母的保护下,那他这方面的才能就会退化,逐渐孩子遇到一些事情,自己无法解决就会来找父母保护。

  3. 自卑。 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语言压力,他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因为觉得自己哪里都做不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自己想做一些事情,连做都没开始就被父母语言上压迫回来,自然而然的会情绪低落,逐渐产生自卑的心里,自己的孩子不被父母认可,比被朋友否定更让人心寒。

  4. 缺失自主性。家长能言善辩从另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对待孩子也会很强势,很多事情会帮孩子直接处理好,这样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决定的能力,以后但凡遇到什么事请都会告知家长,不是不好,只是小事他能处理的就要让孩子自己处理,放手,让他自己去飞。

和大家分享一个实例:一位母亲性格很刚强,能言善辩,但是性格上特别爱生气,一发起火来无人能敌,因此总感觉周围的人不是很喜欢她。她有个女儿,不怎么受同龄或比她大的孩子喜欢,可能是因为她妈妈的原因吧,这位母亲经常吼她的女儿,渐渐的从小她的女儿就不爱说话,性格也比较孤僻,也不愿意主动去交朋友,遇到什么事情总会有妈妈出面帮她解决,时间长了她也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自然她女儿的口才也就没有她本人那么能说,女儿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经常性的被她骂回来,从来不支持自己女儿想要做的事情,女儿就变得很自卑很无助,因此便很容易依赖其他人······


所以,家长们要和孩子做朋友,从朋友的角度去帮助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的人生少点荆棘更加自主顺畅


SherlingH


我还记得前阵子“上海男孩跳桥事件”起因就是儿子与同学在学校发生冲突,然后这位妈妈竟然能把车停在桥中间,几分钟后,男孩冲出车外捂着脸跳下去了。印象很深当时看这条微博报道底下的第一热搜就是“你永远无法想象有些父母的嘴有多坏”


这点我是亲身经历的,当时被父母逼迫考老师,基本天天回到家都是一场战争,有一次我生病要做手术,从医院回家后感慨了下医药费很贵,顺嘴说了句真是没钱做手术,我妈立马火冒三丈说没钱就不要做了,叫你不去考老师,做这个什么破工作,你还有脸说。


看着她极其偏激地骂我,我头一次感到了寒心。那阶段毫不夸张,我得了非常严重的抑郁,任何一些小事都能引起自杀的念头,状态不同你自己很明显能感觉得到,最严重的那几天我自己都怕了,感觉身体和精神越来越不由得自己控制,我甚至知道再有什么事发生我可能就完了。


幸好后来我还是通过其他事情给自己找到了出路,现在生活也趋于平淡,家庭也算和谐美好,我也曾无数次想将事情讲清楚,可当我再将伤口和痛苦剖开,才发现自己真的愚蠢得可笑,因为他们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格雷姐姐


嘴毒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以下几种

一、抑郁自闭的孩子

被骂大的孩子如果情绪处理能力比较差的话,很容易导致抑郁乃至自闭。

二、胆小怕事的孩子

从小被骂大的孩子,自信心比较差。遇到事情不敢向前,只会退缩。


三、暴力危险的孩子

从小在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孩子,嘴毒的家长在他们的心灵当中埋下了一颗炸药,也许在孩子小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反抗,但是在他们成年之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危险分子。

四、没有同理心的孩子

从小被骂大的孩子,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冷漠和敌对心理。家长从来没有理解过他的处境,他也学不会理解别人的处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环境当中长大,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人成才。


素人远兮


大家会不会一致认为嘴毒的父母会带出来嘴毒的孩子,会让孩子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事真未必。

嘴毒看是哪种嘴毒,大家都知道杨幂的家庭,杨幂是公认的嘴毒。但是她在娱乐圈长久不衰的魅力可不是单纯凭自己的美貌,而是凭借自己的高情商,同时也给自己旗下的新人机会,有胆识,有能量,有容纳。

郭敬明说杨幂的嘴巴最毒

三部下来郭敬明与演员都已经很熟,他说大家在片场都很轻松,经常打打闹闹。他与杨幂在采访中经常互喷互黑,其他演员其实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包括看起来很淑女的郭采洁和郭碧婷,不过要说谁嘴最毒,郭敬明还是认为是杨幂。
郭敬明解读:说最毒的话应该是杨幂,她很聪明,接话接得最快。

怼天怼地怼自己、自黑无下限。

这些就是也是来自于她的父母平时的教育。

刘恺威做客超级访问时也提到,杨幂的这种说话风格来自于家庭教育。

他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时,奶奶一直咳嗽,爷爷就在旁边特淡定的说:很多老人就是这样咳死的。奶奶丢过去一个毛巾,说,你才咳死呢。

我想,这样的家庭,虽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说话都跟飞砖一样,相互伦,但是也有幽默,有爱,有他的情商和智商在里面。这样也锻炼了孩子应对外界的能力。


如果只是纯粹嘴毒的父母,根本不顾忌孩子面子,无限制地打压孩子,不给孩子自信心,这样的嘴毒当然会造成孩子自信心受挫。


嘴毒的后果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有父母的幽默和爱在里面。


jason妈咪有办法


“嘴毒”的父母会教出不健康的孩子吗?未必如此。

嘴毒意味着说话直透本质,分两种,带侮辱性和不带侮辱性,又或者分为有情商的和低情商(包括情商为0的)。

高情商的“嘴毒”:嘴毒界的翘楚

在“嘴毒界”,就必须要提两个人:黄子华和黄渤。

嘴毒的黄子华:

1、钱不是问题,反正没有~  

2、回去之后别忘了告诉日本人,钓鱼岛是中国的!!!!  

3、我一向觉得,人类的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发现分别是:  

第一,牛顿发现地心吸力。  

第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第三,就是不知道哪本杂志发现自慰对人体无害。  

三点排名不分主次!

嘴毒的黄渤:

有一次,参加《鲁豫有约》,鲁豫问他:“现在觉得自己特别火了吧?”

他却回答道:“都来《鲁豫有约》了,能不火吗?”

他的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一句话把鲁豫、自己和节目组的人都夸了,而且夸得滴水不漏。

高情商的嘴毒父母,有利于孩子成长

高情商的嘴毒,具有集智慧、风趣、幽默于一体的魅力。这是在教会孩子,如何礼貌的反击,并让对方停下攻击行为。

高情商的嘴毒父母,总能让孩子自信起来:

画画的时候,同学嘲笑孩子:“你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普通家长:加油,你画得并不难看,努力就可以画得更好;

高情商嘴毒家长:你画得真抽象,跟梵高似的;

在学校孩子被同学嘲笑长得丑:

普通家长:你不丑,你在妈妈心里就是最帅气美丽的孩子;

高情商嘴毒家长:Hmmm...你确实丑,就跟爱因斯坦似的;

大家觉得,哪一种家长会让孩子迅速走出被嘲笑的阴霾呢?显然,后者的连消带打更加高明。

高情商的家长,在用嘴毒让孩子自信起来,让孩子直面自己的不足(本质如此),发现自己闪光点。

低情商的嘴毒父母,毁娃毁己

有一些家长是把嘴上的毒,涂抹在自家孩子身上的。

“你字写得那么难看,七拐八弯的,写给谁看?”

“你就是个笨蛋!怎么教都教不会!”

“除了玩,你还会什么?!生块叉烧我还能吃了饱肚子!”

很明显,这是在打击孩子,通常孩子会出现两种情况:

  • 认同父母的话,并以此为方向发展,形成自卑的性格

既然你说我笨,那或许我真的就是笨,而一次又一次的被如此打击,不断被强调自己笨,那么“笨”就成了事实。

  • 不认同父母的话,并抗拒,形成叛逆的性格

没有人喜欢批评,有些孩子对批评产生应激反应,既然你并不认同我,那我就自己去寻找认同我的地方,找认同我的人,即便他们是坏人,但这些地方绝对跟父母批评的事情相逆,例如写字丑,我就不写字了。

低情商的嘴毒家长,源自其原生家庭

在心理学上认为,人是有心理防御机制的,即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

这类型嘴毒的家长,追溯其源头,其原生家庭中必然是存在他的压抑因素的。

例如,他的父母是嘴毒型,但儿时他没能力反驳父母,到成年时基于道德限制又不能反向对父母进行嘴皮子攻击,所以这类人把自己的压抑放到比自己弱小的事物上,例如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下属。

这类家长的行为,只是在寻求自己的心理平衡点,把自己积攒多年的不满通过其他对象发泄出去。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家,即原生家庭(父母和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自身、伴侣及孩子),在这两个家之间,爱和恨通过亲子关系来进行传递。

如何解决自己的嘴毒

当一个成年人嘴毒,低情商的嘴毒,不仅仅在教育孩子上会出现问题,在生活、工作中,也处处受阻。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单单是语言习惯的纠正,这可是潜意识中的需求。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自己原生家庭间,恨的传递链条。

一、学会溯源

溯源,即寻找自己这个心理失衡的源头,通常就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甚至双方,也有可能是亲戚朋友。

追溯问题的源头,找出到底是谁、什么事引起了自己的这个心理问题。

二、修复自我问题

向对方坦白这件事情,告知当年对方有意无意的行为,对自己带来了多大心理阴影,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获得对方的道歉或者理解,以此修正自己的心中隐埋已久的遗憾。

三、修复亲子问题

当嘴毒成为一种习惯,其实孩子已经受到伤害,即便再轻微。诚恳的和孩子道歉,并保证改过。

回想一下,当年自己也是对方认为无意或者对我们有好处的不当方式,才会埋下这样一颗种子。

孩子面临着跟我们同样的问题。

四、修炼自己的情商

情商就是情绪、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组成的商数,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意志,改变自己的性格以及制定新的行为习惯准则,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情商。


淅爸育儿记


一个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除了遗传因素,更大程度上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尤其是家庭环境,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及各项能力的发展,所以如果真爱孩子,就要科学养育,给他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大吼大叫是肯定不行的,“嘴太毒”更是不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伤害。

首先,孩子会逐渐变得胆小,无论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

父母总是用刻薄的语言教训孩子,可能自己出了气,一时痛快了,可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整个世界,他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我们大人想得那么好,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责怪他。

如果家长经常性地“毒舌”,让孩子长期处

于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中,那孩子就会变得畏畏缩缩,成了一个做什么事都胆小的孩子。

孩子的安全感会遭到极大破坏,这将伴随他的一生。

孩子毕竟不是大人,总是犯一些大人看着很低级的错误,家长应该好好安抚温柔引导。

一味地“毒舌”针对孩子,会让孩子习惯性的害怕,如果孩子无缘无故地总是挨骂,他的安全感一点也不会建立起来。

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全感,那他就不会有健全的性格,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心里很不安,更别说在困境中积极向上了。


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变得自卑。

每个家长都会喜欢自信阳光的孩子,而只有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才会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做什么事都会遭“毒舌”,甚至有时候无缘无故就挨了痛批,孩子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长期在“毒舌”下,孩子就总是怯怯的,你一定会“收获”一个自卑的孩子。

孩子性格会变得暴躁,遇事会倾向暴力解决。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一有问题家长就“毒舌”,会让孩子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孩子模仿能力超强,尤其是模仿爸爸妈妈,以后他遇到事情一定会以相似的态度和方法解决的,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变得比家长更厉害,出现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

家庭“毒舌”,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为了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才会收获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一园青菜绿葱葱


“嘴毒”的父母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

嘴毒指的是对待孩子,还是对待别人?

一 、如果嘴毒对待孩子的话,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

1.“嘴毒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你在日常中对待小孩嘴毒的话,那么小孩子就会向你学习,你说话,他会跟着说,对于他来说,既然父母能说,我为什么不能说?

2.温柔的孩子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的语言上的攻击,那么听到了,就会觉得烦躁,就会想我不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二、对待外人“嘴毒”

1.有的人你可以说他“嘴毒”,也可以说他是真性情,因为有的时候他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他用了错误的表达方式!

2.有的人就是纯粹的犯贱,步步高点读机,你哪里痛他点哪里!对于这种人,你就应该狠狠地反击!

当然,这两种都挺讨厌的。

所以,“嘴毒”的父母如果是对待孩子“嘴毒”的话,有可能教出温柔的孩子和跟他们一样的“嘴毒”的孩子,如果“嘴毒”是对待外人的话,有可能会教出说话有艺术的孩子,不管好话坏话,从他嘴里出来的都是能让你舒服的话!





Li_lulu


我感觉嘴毒的父母养出的孩子有两种可能:嘴更毒或则善良。

先说前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一生出来接触的就是父母,孩子耳濡目染了父母的言行,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三观。

在不能明辨是非的孩童期,父母的一切在孩子心目中都是对的。孩子会模仿父母,这时假如你是一个嘴毒的父母,你口不遮拦,孩子则会是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孩子已定位父母的言行是正确的,所以他要努力超过,以达到被表扬的效果。久而久之,嘴毒就成了一种习惯,吐之而后快!

而另一种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被嘴毒的父母刺激,甚至看低。他们经常会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做比较,说自己孩子哪里哪里不如别人,弄的孩子很自卑。

这时孩子对父母很反感,他们想摆脱这样的嘴毒父母的教育方式。于是他们首先是不认可父母的言行,继而是不断自我修炼,提高自己的待人接物的素养。他们还会暗下决心:将来一定不以这种方式影响教育自己的孩子。长此以往,孩子跟父母判若两人,他们会变的通情达理,温柔善良!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拙见,不知分析的是否恰当?





旧时青笙


嘴毒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很多父母不知道,逞一时嘴快,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母亲开着车,儿子坐在后座,母亲一直在数落孩子,甚至还觉得不够,停下车拉开车门骂儿子,哪知道孩子一时想不开竟然从桥上跳了下去。

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很多父母以为自己是在激励孩子,却不知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暴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比如父母老是骂孩子太笨,那么在孩子内心可能会认为自己确实比较笨。

在阿联酋的宜家,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两盆一模一样的植物浇水一样,施肥一样,晒太阳也是同进同出。但是给一个植物放关于赞美的录音,比如你很棒,你长得很漂亮。另一个植物经常放一些暴力语言。比如,你长得一点也不好看,你的根在腐烂等等。30天之后,那盆每天都被骂的植物枯萎了。

宜家的这个实验说明植物都有可能被骂死,更何况是孩子,可以想象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父母的语言暴力有哪些?

侮辱孩子,给孩子随便贴标签。

很多父母都会批评自家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慢?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看看人 家谁谁谁。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反省,但是事实上,更多的孩子只是感到到了羞辱。孩子还会感到自己的形象和自尊被破坏 。

冷暴力,不理孩子。

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工作太烦了,父母回到家不理孩子。因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父母的冷暴力会让孩子察觉出来,因为无法取悦父母,会让孩子有深深的挫败感。

放狠话刺激孩子。

很多父母不会鼓励孩子,在父母眼中,他们的鼓励很特别,那就是放狠话。不写完不要睡觉。不听我说话就不要回来了。经常威胁恐吓孩子,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怎样避免成为嘴毒的父母

第一,不要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很多时候父母发脾气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身不能很好的控制脾气,比如工作中不顺利,生活上喜欢发脾气。总是在无情中会把孩子当做出气筒。

第二,认同孩子犯错。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孩子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要害怕孩子犯错,有时候父母觉得孩子总喜欢和大人对着干,是故意的,并非如此。

第三,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人无完人,父母可以做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当然也是不完美的,父母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一点。多看孩子的长处,不要拿孩子的短处来比较。


父母骂孩子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需要一辈子来化解。


豌豆妈妈育儿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有些话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对孩子的杀伤力巨大!分分钟摧毁孩子脆弱的自信和自尊。

相信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已经听了不少这样的话。

时过境迁,已为人父母的我们,是否还要再把这样的伤害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

想毁掉自己的孩子?来吧,按我说的做!

让孩子觉得没了自己什么都不行

例句示范:“要不是我和你妈,你能过得那么舒服?”

“算了吧,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你也没啥出息!”

有人做过一次调查:“在家你更不喜欢挨打还是挨骂?”

让所有的大人们难以置信的是,60%以上的同学选择了更怕挨骂,原因是“打的话疼一会就过去了,挨骂的话听了难受”。

剩下30%多害怕挨骂的孩子里也有很多写了备注“因为挨打的同时肯定也伴随了挨骂”。

现在回想起来,言语的侮辱对孩子的伤害甚至远深于皮肉之痛。

正如文章开头的那个孩子,她爸爸那句话也许是无心之言,但几十年过去,伤痛仍然存在。

别人家的孩子,从来没有让你失望过

例句示范:“你看人家小莉,从来没让父母操心过!”

“隔壁家贝贝比你听话多了,我要是有个他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痛恨的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的确有个别孩子可以通过这种负面的刺激达到正面激励的效果,但绝大多数的孩子,在这样的刺激下,只会产生越来越重的逆反心理。

“爸妈不爱我,她更爱别人家的孩子。”在这种刺激之下,很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有的孩子会有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反正我也做不好”。有些甚至会产生自闭的倾向。

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

例句示范:“我这病,还不是为你操心累出来的?”

“为了你,你妈就是吃糠咽菜也要供你上好学校!”

正如我一直所说,付出和付出感、感动和自我感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付出感意味着委屈,一旦有了这种付出感,就会想获得对等的补偿。

其实这样的自我牺牲,更多是一种错觉.明明所有的付出都是自己的选择,明明可以以更轻松的方式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却非要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

说到底,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打着爱的旗号的索取。

做父母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充满幸福感。

只有这样的家庭氛围,孩子才会是幸福和感恩的。

口气威严霸道,绝不和蔼

例句示范:“我是你爸,你敢跟我顶嘴!”

“你以为你在跟谁说话!”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往往采取不耐烦的态度,摆出一副家长的权威,通过强硬的方式压制孩子的诉求。

可殊不知每一个强势的家庭下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有的孩子因此而软弱,没有主见,已经成年了还过于依赖家长。

有些孩子却走向了叛逆,等到他们羽翼渐丰不再需要屈从与家长权威的时候,就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来反抗。

真正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基于平等的沟通,温和而严肃地讲道理。

即使这样在当时看来不如威胁的方式立马见效,可却是培养心智健康、独立自尊孩子的重要原则。

以过来人的身份掌控孩子的一切

例句示范:“什么个人隐私,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没那么多为什么!听我的就好了!”

打着“我们都是过来人”、“别不满意,我这样也是为你好”等旗号,堂而皇之的掌控孩子的一切。

这不是爱,是控制欲。

孩子是人,也有着自己的想法、爱好和特点。

这样养出的孩子,看不到天性的发挥,磨灭了鲜明的棱角,只是那个控制欲极强的家长造出的一件平庸产品而已。

迁怒孩子以自我排解

例句示范:“我每天上班那么辛苦,回家你还不让我顺心!”

“看什么看!都怪你惹我生气,我才把锅烧糊了!”

谁都有乱发脾气的时候,但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比动物高级的地方就在于,我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一把年纪的我们,都不能以理性和就事论事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孩子,反而把孩子作为我们疲惫和情绪的出气筒。

我们自己的的烦躁情绪和不完美,凭什么让年幼的孩子来买单?

以谦虚的名义当众出孩子的丑

例句示范:“还是你家孩子厉害!我家那个什么都不行!”

“她啊,什么都比不上她同学!”

很多时候,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真的如此不济,而仅仅是为了好面子,希望在人前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和客气。

但我想告诉父母们的是,你在人前表现出的这些谦虚和客气,也许人家一转身就忘到九霄云外。

没有人会因为两句客套的话而对你掏心掏肺,而你当着孩子的面亲口说出的这些话,对真正在乎你的孩子来说,却像一把剪刀刺进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许是他一辈子都难以走出的阴影。

给孩子无穷的压力

例句示范:“我和你爸是不行了,以后我们下半辈子就靠你了!”

“妈妈这么辛苦,你以后要对我不好我都不想活了!”

我们尚且抛开这些说法的真实性,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离开了孩子就无法活。

真正重要的是,这些话的背后,给孩子带来的,却是巨大的精神压力。

孩子不敢出错,不敢放松,不敢有任何同龄人的轻松快乐,生怕一不小心就沦为爸妈的千古罪人。

另一方面,天天把“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好好努力”这种话挂嘴边的人,如果你自己是一滩烂泥,凭什么能对别人恨铁不成钢?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理论的完美,而在于以身作则的榜样。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在生命之初,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很脆弱。也许多年以后,我们说过的这些话已经不会被牢记,但是对孩子性格潜意识的方面的影响却是持续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