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原來“士大夫”是這麼來的

傳統中國管理國家的人叫做“士大夫”。“士大夫”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有兩面性:一面叫做“儒生”,負責傳承儒家的文化;另一面叫做“官吏”,作為政府的官僚,擔負起國家的日常行政工作。但士大夫這個群體,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逐漸塑造成型的。

在秦朝到西漢的這段歷史上,“儒生”和“官吏”原本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並且這兩種人可以說是一對仇家。比如說秦朝初年,代表官員的李斯,要搞郡縣制。而當時的一個大儒,叫淳于越就要搞分封制。李斯干脆對秦始皇說,儒家喜歡引經據典,非議政治,所以應該把儒家的經典一把火燒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焚書事件”。他們之間的衝突就是為了爭奪社會的主導權。儒生和官吏這兩種角色,分別代表了當時的精神追求和社會治理這兩個側面。儒生是講道德原則的人,他們的核心邏輯是社會理想。而官吏是辦具體事的人,他們的核心邏輯是治理效率。這種矛盾從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西漢末年,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有兩個人,分別走向相反的兩個極端。

原來“士大夫”是這麼來的

第一個人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秦始皇。他在中國歷史上,把治理效率這個導向發揮到了極致,完全用“官吏”來治理國家。那精神追求怎麼辦呢?秦始皇覺得沒必要,老百姓“以吏為師”就好。這就是戰國法家文化的惡性發作。後來秦二世而亡。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王莽。王莽是個特別虔誠的儒家信徒。他當了皇帝之後,任命了大批儒生,搞“託古改制”。結果儒生只有理想,不懂怎麼治理國家。比如儒生說要恢復井田制,王莽就真的下令,把全國土地重新分配,土地多的要自覺把土地分給鄉親們,結果流民四起,豪族反抗,最後王莽政權十五年就被推翻了。

從秦到西漢的200年,又用官吏又用儒生。皇帝成了這兩股互相對抗力量的唯一仲裁者,這當然是一個不平衡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儒生和官吏這兩個群體因為互相沖突,各自的特性被震盪強化,儒生越來越好高騖遠,官吏越來越鄙俗勢利,這個難題,到了東漢初年,就擺在了開國皇帝劉秀的面前。怎麼辦呢?劉秀的辦法是,既然你們水火不能相容,那就讓你們變成同一種人。

原來“士大夫”是這麼來的

劉秀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叫做“尊儒”。劉秀即位後不久,他就建造了太學,還親自在太學裡講學。劉秀對儒生這麼親近,讓官吏都非常眼紅,於是開始學習儒家經典,這就讓吏主動向儒靠攏了。第二件事叫做“吏化”,規定地方官如果看上了一個人才,必須先讓他做一個小官,讓他熟悉一下行政工作,等到確定他能夠勝任了,再向中央推薦。這就讓儒生主動向官吏靠攏了。

到了東漢中期以後,儒和吏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是士大夫。有了士大夫這個階層,上可制約皇權,下可管理百姓,近可凝結社會,遠可傳承文化,中國社會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