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原来“士大夫”是这么来的

传统中国管理国家的人叫做“士大夫”。“士大夫”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有两面性:一面叫做“儒生”,负责传承儒家的文化;另一面叫做“官吏”,作为政府的官僚,担负起国家的日常行政工作。但士大夫这个群体,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逐渐塑造成型的。

在秦朝到西汉的这段历史上,“儒生”和“官吏”原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并且这两种人可以说是一对仇家。比如说秦朝初年,代表官员的李斯,要搞郡县制。而当时的一个大儒,叫淳于越就要搞分封制。李斯干脆对秦始皇说,儒家喜欢引经据典,非议政治,所以应该把儒家的经典一把火烧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他们之间的冲突就是为了争夺社会的主导权。儒生和官吏这两种角色,分别代表了当时的精神追求和社会治理这两个侧面。儒生是讲道德原则的人,他们的核心逻辑是社会理想。而官吏是办具体事的人,他们的核心逻辑是治理效率。这种矛盾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有两个人,分别走向相反的两个极端。

原来“士大夫”是这么来的

第一个人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秦始皇。他在中国历史上,把治理效率这个导向发挥到了极致,完全用“官吏”来治理国家。那精神追求怎么办呢?秦始皇觉得没必要,老百姓“以吏为师”就好。这就是战国法家文化的恶性发作。后来秦二世而亡。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王莽。王莽是个特别虔诚的儒家信徒。他当了皇帝之后,任命了大批儒生,搞“托古改制”。结果儒生只有理想,不懂怎么治理国家。比如儒生说要恢复井田制,王莽就真的下令,把全国土地重新分配,土地多的要自觉把土地分给乡亲们,结果流民四起,豪族反抗,最后王莽政权十五年就被推翻了。

从秦到西汉的200年,又用官吏又用儒生。皇帝成了这两股互相对抗力量的唯一仲裁者,这当然是一个不平衡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儒生和官吏这两个群体因为互相冲突,各自的特性被震荡强化,儒生越来越好高骛远,官吏越来越鄙俗势利,这个难题,到了东汉初年,就摆在了开国皇帝刘秀的面前。怎么办呢?刘秀的办法是,既然你们水火不能相容,那就让你们变成同一种人。

原来“士大夫”是这么来的

刘秀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叫做“尊儒”。刘秀即位后不久,他就建造了太学,还亲自在太学里讲学。刘秀对儒生这么亲近,让官吏都非常眼红,于是开始学习儒家经典,这就让吏主动向儒靠拢了。第二件事叫做“吏化”,规定地方官如果看上了一个人才,必须先让他做一个小官,让他熟悉一下行政工作,等到确定他能够胜任了,再向中央推荐。这就让儒生主动向官吏靠拢了。

到了东汉中期以后,儒和吏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士大夫。有了士大夫这个阶层,上可制约皇权,下可管理百姓,近可凝结社会,远可传承文化,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