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明朝首辅李东阳为什么被称为“伴食宰相”?李东阳悲不悲剧?

李东阳是明朝 内阁首辅,前期升迁缓慢,后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深受信任,去世之后得皇帝上谥号“文正”。

人物档案

姓名:李东阳

字:宾之

号:西涯

谥号:文正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

出生地:京师玄武湖西浒

出生日期:1447年

逝世日期:1516年

职业:政治家、书法家、诗人

主要成就: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代表作品:《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作为明朝内阁首辅,又有“伴食宰相”的称号。“伴食宰相”自然不是什么好称号,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称号,据说是因为李东阳在太监刘瑾专权之时不仅无作为,而且还讨好刘瑾。内心充满激愤的文人对此十分不满,因此作诗嘲讽,“伴食”的说法就源于这首诗。

明朝首辅李东阳为什么被称为“伴食宰相”?李东阳悲不悲剧?

明孝宗去世之时,诏命李东阳和刘健、谢迁等三人为顾命,辅佐当时还年幼的正德帝。正德帝继位的时候,还是个孩子,难免好奇贪玩。当时太监刘瑾,带领其余七名太监,讨好逗趣正德帝,因此受到正德帝宠爱,这八名太监在后来有“宦官八虎”的叫法。

刘瑾是八虎之首,深受正德帝宠爱,一跃而上成为权宦。刘瑾凭借皇帝的宠爱,大肆揽权,打压正直反对他的大臣,权利越来越大。李东阳和刘健、谢迁等人对此无可奈何,时势难为之下,共同上书请辞。

最开始的时候,皇帝是不恩准的,后来几次之下,同意了刘健和谢迁的请辞,却独留下李东阳。李东阳对此十分惶恐,深知自己独木难支,曾言:“臣等三人事同一体,而臣独留,何以自容?不知何以为处。”其后又多次上书请辞,都未曾得到正德帝的恩准,反而被任命为宰相。

李东阳和刘瑾的关系,在于刘瑾十分欣赏他的文名,所以多次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李东阳于是依附刘瑾,据传刘瑾于朝阳门外造玄真观,东阳写了碑文,极其称颂刘瑾。后来张永揭发刘瑾罪行,朝廷下令逮捕刘瑾,此事提前泄密,当时人都认为是李东阳搞的鬼。

国子监一监生趁黑题诗于其门嘲讽他:“才名应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已绿,鹧鸪啼罢子规啼。”此诗极具讽刺,后人根据“伴食中书日已西”一句,给李东阳取了一个“伴食宰相”的称号。

实际上这事儿李东阳还是挺悲剧的,对于一个爱重文名的人来说,自然不愿意和刘瑾这样一个奸宦混为一谈。但是局势难为,朝廷被刘瑾把控,想要请辞又得不到皇帝的恩准。同时期的老臣又都纷纷离朝,独木难支,事情难为。除了避让刘瑾,又能做些什么呢?但也正是他的不作为,使得李东阳被后人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