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黑龙江2018冬天没下雪,2019年会不会大旱啊。种地是不是很不靠谱呀?

强哥79074729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要:黑龙江今冬没有降雪,今年会大旱吗?

我国劳动人民善于总结历史气象规律并总结出一系列的民谚俗语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说有关“瑞雪兆丰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等等,这样的俗语当中虽说蕴含了劳动人民只会的结晶,但是却并非万能,毕竟预测毕竟是预测,而且历史上经常会出现极端性天气,这些都是超出人们的气象认知的,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黑龙江地区雪少,有不少东北老百姓认为在这样的气候状况下,今年属于大旱之年,是不是这样的呢?

其实历史上也有出现当年冬季雪少,当年大旱的情况,比如说2007年,当年黑龙江地区冬季只下了两场小雪,而在往常7-8月份的雨水高峰期也同样出现了降水偏少的情况,于是就出现了全年降水量大减的情况。而且年度夏季还出现了高温,更是历史性的突破了35摄氏度,干旱持续两月有余,全省13地市,64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那么今年会重蹈2007年覆辙吗?科学兴农认为不大可能!从历史上看,我国各地区的年度降水量虽说有一定的变异幅度,但是单一地区的年度降水量变化其实还是比较稳定的,并不会说因为年份之间的差异,导致降水量忽高忽低,当然极端年份除外。毕竟如同2007年那般的年份还是比较少的。

也就是说年度降水量其实还算是比较稳定的,相应的来说,冬季雨水偏少的情况下,夏季雨水可能会偏多一些。年度气候可能会偏湿润一些,更大的几率不会出现如同上面所提到的年度干旱,农作物生长不良的状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冬天雪水偏少的情况下,倒是春节更加容易出现干旱情况,本身降水量就不足,3-4月份春耕期间田间土壤墒情不足,如果采用直播,而又没有及时田间补墒的话,反而会导致苗情偏弱,发育推迟,这或许才是不少东北农民朋友所担心的问题吧。

当前正是备战春耕的时机,“农民”之所以带一个农字,也就是时刻提醒着我们时刻以务农为本,对于天气这不是我们所能够预料的,而且预期琢磨这么毫无边际的事,倒不如踏踏实实安心做好春耕,为今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兴农


黑龙江2018冬天没下雪,2019年会不会大旱啊。种地是不是很不靠谱呀?

黑龙江在人们的心中一直认为冬天会大雪纷飞,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但是2018年整个冬天黑龙江的南部地区一年只下了一场大雪,由于冬天没有雪,很多农民开始担心起来,毕竟东北去年四五月份玉米种植阶段的大旱情给农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很多农民都怕19年再遇到这种大旱情,所以对未来的种植都比较担心。

但是根据往年气温的统计来看,虽然在东北地区在1-4月份降雨雪量很小,但是到了5-8月份的降水量突然加大,所以也缓解了农作物的补水需要。根据18年的降水量统计,全年降水量在480毫米,与以前的各个年头数据基本保持持平。

所以从气象历史规律上可以看出,现在很少会出现全年大旱的情况,并且自然界也在维持一个恒定的规律,既每年的降雨量保持着相同或相近的水平。

黑龙江地区的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玉米和大豆,本身河流水利资源网比较丰富,所以种植水稻天气即使干旱也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只不过在秋季收割的时候,不要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减产。

同样,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只要不是在种植的阶段出现连续的旱情影响种子的发芽成长,应该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大。特别是今年黑龙江的黄豆种植补贴要高于玉米,相关部分也是想加大对大豆种植产业的扶持。所以预计农民改种大豆的积极性会比较高。所以无需担心旱情的影响。

2019年和往年相比回暖偏早一些,气温整体也偏暖和一些,可能会产生一些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天气,但只要极端天气不集中连续,应该对农业的影响不大,农民只要合理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布局农作物比例,2019年应该是属于一个平丰年。换句话说,农民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收益产量还需要靠天吃法,但是会不会出现旱情,咱们该种地还得种地。所以就没什么靠谱不靠谱的说法了。

黑龙江2018冬天没下雪,大家认为2019年会不会大旱?大家种地都种植什么农作物?欢迎留言,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黑龙江2018冬天没下雪,2019年会不会大旱啊?种地是不是很不靠谱呀?



黑龙江地处我国的最北方,气候比较寒冷,也是我国的大粮仓,雨水对于黑龙江地区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更是重要。然而2018年黑龙江地区没有下雪,其实不是没有下雪,是下了一点雪,只是雪不大而已。

天气变化无常,这属于正常的现象,尽管2018年黑龙江地区没有下大雪,但并不意味着2019年出现大旱的天气,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我们的老家山东,在过去气温特别的凉,每年都有大雪霏霏,尤其小的时候没有棉多少棉衣穿,年年冬天被冻得哆哆嗦嗦,冷极了围在火堆旁烤火。

山东最近十几年来,天气变暖和了,冬天也没有雪了,即便有雪也是很少一点,几天的时间就化了,似乎下雪成了现在一个奢侈品,对于小孩来说是非常渴望的一件事。然而,山东有的年景也是出现干旱的现象,有的年景也是雨水比较多,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风调雨顺的。所以对于黑龙江地区去年没有下雪并不意味着今年干旱。



去年黑龙江地区下了大雪,然而去年黑龙江地区却出现了春旱,紧接着就出现了夏旱,使得玉米好多地方被干死,甚至种了二茬玉米,导致玉米的质量非常的差。其实下不下雪主要是根据当年冬天的云层决定的,并不是因为禁止烧农作物秸秆的原因造成的。

对于题主说,2018年黑龙江地区没有下大雪,会出现今年黑龙江地区大旱的说法,这应该是因为2007年黑龙江地区一年只下了两场小雪,结果第2年出现了大旱的现象。这只属于一个巧合而已,相信今年会出现这种状况,但是近几年黑龙江地区的气温变化异常,温度也逐渐的上升,导致了黑龙江地区冬天少雪也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目前今年黑龙江地区升温比较早,甚至比南方的温度有时还要高,这会预示着今年黑龙江地区温度会比往年要高一些,适合农作物生长。黑龙江地区现在比较干旱,到5月份应该才是春耕的时间,那个时候应该会有雨的,南方的冷空气冲到北方相会,就会产生雨水。



总之,天气变化莫测,谁也不能预测相当的准,即便是现在高科技的天气预报,也不会预测到,黑龙江地区春耕时是否是干旱?是不是一年都是大旱的天气?其实黑龙江地区大旱的现象今年不会有的,去年只是出现了局部地区干旱的现象。对于黑龙江地区肥沃的土地,种庄稼还是靠谱的,应该和往年一样,都会获得大的丰收。尽管少了“瑞雪兆丰年”,但是会有“春雨贵如油”的时刻。


三农一姐


我们吉林省一冬天也没下雪,我住在长白山区,春,秋两季防火抓得特别严,禁火令到现在也没解除。很多桔秆还在地里,如果就这样起垄播种,极有可能造成出苗不齐或不出苗现象。要是再发生春旱,那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种地积极性很低,往年这时候都开始张罗种子,化肥了,今年却都在观望,种子化肥商店老板急得在饭店请农民吃饭,依然提不起农民种地积极性。


天桥岭东山泉水甜


夏季雨水很可能要多呀!年均降水量相差不会很大的,冬季少降水,夏季就多降水呀!


六六40894


下雪也好不下雪也好农民多数是靠天吃饭地下水也不是那么充足。粮食价格不上去国家政策要把坡地种树农民无条件让出土地,耕种了好多年的土地从退耕还林的时候起跟农民一点关系都没有,什么补贴什么优惠政策农民捞不着不知道国家的政策是这样吗?没有说法退了就退了。我们搞不懂。有没有人懂啊?


悔悟230943070


有一汗就有一涝老农民种地真不容易太苦了


还珠格格小燕子932


19辽宁地也不好种,水田,去年辽南遇多年未遇的伏旱少雨水,上游储水恳定不足,能给上插秧水就不错了,后期只能靠天了。

旱田将更严峻辽宁去年伏季少雨秋冬两季至今未下有效雨雪,想支望春雨难,春本就是少雨季节,且干风大,这样干旱土地能否播下种子,都是未知数,墒情不好种也白种。


用户辽河人家


1995年一个冬天就下两次小雪,到96年6月份城市和农村的绿化树有虫灾,更为严重的是林场大面积森林发生了罕见的虫灾。无论什么树种,树叶全部吃光。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至杨家乡一带的林区虫灾最重,北去上坡的火车都需2个车头(客车)因为铁轨上趴满了虫子。


大哥155202815


我觉着,2019年,东北农民种粮还是要种早熟品种,2018年冬天大旱,预示着2019年的雨水偏重于夏秋,雨水大光照不足,会低温,所以还要预防早霜。种水稻的农户,还是要种产量高的小粒米,因为我们是靠卖原粮为主的初级生产者,全指着多打粮盈利,不要整天介想着种特色或隔路品种,最后不仅产量没上去,还搞的鸡飞蛋打,奋斗吧!农民朋友,多打粮、少用工,增加亩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