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工龄怎么计算?

都是人家用了的


一个人参加工作,不管你是在私企还是国企,都必须要知道自己参加工作的年限,也就是自己工龄的时间。只有知道自己工龄的时间,才知道自己退休的时间。这是每一个参加工作的人,都必须熟知和记住的。



那么工龄是怎么计算的呢?工龄也是一个员工工作了多少年的见证。你比如说我工作的公司在我们这个公司里,如果说职工工作超过了15年以后每年都会给工龄工资。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彰显了企业对待老员工的一种爱护。其实说白了,这也就是要提供员工的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员工的归属感。更减少了员工的流动性,比如说跳槽等事情的发生。职工的工龄就是指工人的工资收入为职工生活资料之全部及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本企业工龄,也就是连续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单位或若干个单位工作,按规定前后可以连续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如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企业本工作之日起。还有就是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继续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
现在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现在已经失去意义了。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交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计算应按。相关规定计算也就是满一年算一年。


伊春美食美客


问,工龄是怎么算的?

答,工龄有三种算法。

第一种算法是企业算法。企业算法是以年为单位的,也就是说哪怕你是当年最后一天参加工作,你的工龄还是从那一年算起。我是1975年12月31日下放五七农场的,2017年2月16日退休。在单位最后一个月的年功工资是按43工龄算的。1975年到2014年为40年,2015年到2017年为3年。加在一起就是43车。

第二种算法是本人退休时的结算方法,也就是社保算法。社保是按月计算的。我是12月31号报到的,虽然只上了一天班,因为是按月计算的,所以必须要算一个月。1975年只能算一个月。从1976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是41年,2017有2个月,加上1975年的一个月,我退休时社保实际结算工龄是41年零3个月。这是合情合理的净工龄,因为1975年11月份我还是个待业青年,何来工龄?2017年2月份以后我已经退休在家了,休息怎么算工龄?

第三种算法是退休以后每年增资的算法。每年退休人员涨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中,都有一句说明,就是工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我2017年有2个月的工龄,1975年有1个月工龄,加起来只有3个月,涨养老金是按1年涨的工龄这一块。

结合我的实际情况,总结一下,我的第一种工龄是43年,这是毛工龄。第二种工龄是41年零3个月,这是净工龄。第三种工龄是42年。这是老年倾斜工龄。几乎每一个企业退休人员都会碰到这种情况。回答完毕,仅供参考。


0老三两0


我对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了很多年,直到一个月前,我和我们办公室管理工资大姐闲唠嗑时,聊起了这个话题,我才知道我们这个地区是怎么计算工龄的,可怜傻傻的我白白丢失了三年的工龄!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直以为毕业后只要将自己的人事档案保存在省人事人才中心,就能开始计算工龄了,而实际中的我也是这么做的。大学毕业时的校园招聘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后,我就将自己的档案从学校提出来放到了我们省人事人才中心。之后的三年里,东奔西闯,一直没找到固定的工作。直到我们县里招聘一批事业编人员,我才考取了现在这个职位,有了一个固定的工作。工作后,我就将自己的档案从人才中心提出来落到了我们单位里。



现在在这个单位已经工作整整十年了,我一直以为我的工龄是从我把档案放到人才中心就开始算呢!那天和大姐唠嗑,她说根本就不是这样,我们这的工龄是从缴纳社保开始算起。也就是说我将档案放在人才中心那三年根本就没用,那几百块钱算是白交了!都是没有经验惹的祸,和我一个同龄同事差了整整三年工龄啊!


与狼共舞3798


工龄的计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你工作时间的长短。可是有的时候,你的工作时间并不被认可。所以,我们应当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来计算。

工龄的最初定义

所谓工龄,本身是指职工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以公司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最早源自于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关于工龄部分的认定。

最初的工龄,可以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实际上劳动保险条例是1951年公布并实施的,当时社会主义改造还没有完成。人们在把握工龄的时候,是比较谨慎的。

后期,本企业工龄逐渐被转变为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不同,连续工龄可以是指按照组织要求工作调动、学习,更符合社会的实际。

当时的养老金待遇跟连续工龄是有密切关系的。人们的养老金待遇是按照连续工龄的长短发放,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比如工龄10年到20年发放原工资的70%,20年到30年发放原工资的80%。

工龄逐渐转变为缴费年限或者参保年限

从80年代到90年代,国家陆续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关于养老保险制度,大家认定待遇的主要方式是参保缴费年限。

国家要求,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为了鼓励大家多缴费、长缴费,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15年最低基数,养老金待遇最低,目前来看,可能刚退休只能领取800~1000元的养老金。而缴费三四十年高基数缴费的话,养老金是只能达到三四千元甚至更高。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国家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一般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关于缴费年限和工龄的互通



实际上,按照国家规定有四类情况可以视同缴费: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国有企业固定工的连续工龄;过去知青的上山下乡时间;建立军人保险制度以前,需要安置工作的复退军人的军龄;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

工龄一般是以职工档案为审核依据。过去的工龄,一般是具体的年,是以虚年计算。

缴费年限是以实际时间为准,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需要具体到每一个月,每一个月会转化为0.0833年缴费年限。

所以,工龄的计算非常复杂,但毕竟是老概念了。未来会逐步统一到实际工作时间或者参保缴费年限上的。


暖心人社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作者房师宏,现在由我来回答:工龄怎么计算?

根据描述:今年10月上班,明年10月后是算一周年还是算两年,工龄是不是算周年?

我们参加工作,都是按工龄计算的,工龄计算方式是以年为标准,不够一年的视为一年。而不是不够一年的就不算工龄,工龄是不算周年的。

譬如:题主是2018年10月1日上班,到2019年9月30日为一年工龄。假设到10月1日以后就以两年工龄计算。即:不足一年的,按一年算工龄。

可养老保险缴费则是年顶年月顶月。如缴纳15年养老保险,从2018年9月份开始缴纳,到2033年8月份才交够15年。而计算养老金则是按月数计算,如下个人账户标出部分:

50岁按195个月,55岁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岁数越小,月数越大,所得越少。岁数越大,月数越小,所得养老金越多。

这样充分体现了“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的方针。

工龄是按年计算,缴费是按月计算。


房师宏


要做工龄认定得根据相关政策及本人的情况(如临时工、民办代课老师等),才能具体计算工龄,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算法。

1、工龄分为两种:一般工龄和连续工龄。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一般工龄:指工人员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企业工龄在内。

如:参加工作前当雇工、在私营商店当店员、当保姆等都可以计算。

连续工龄:职工以工资收入为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连续或可以合并 计算的年限。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支援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

2、工龄计算常用两种方法

连续工龄:指一个职工的工作时间没有间断过,但是在不同的几个单位工作,或是具体几个阶段,在计算工龄时,予以连续计算。

合并计算:指一个职工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具有间断性,在扣除不能计算连续工龄的时间后,其前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4、不同情况不同算法

工龄计算情况复杂,具体规定也很多,不同情况有不同算法。比如临时工,是被录用或转正后,在本单位最后一次做临时工的时间可以与录用或转正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分类比较多,不细举,网上查的到)

5、工龄计算需要佐证

要认定工龄不是说认定什么时候就认定什么时候的,需要提供相应时间段的佐证材料。如果你是临时工,需提交跟单位签订的合同、工资签收单、缴纳的养老保险等材料。再进行组织认定。


职场叨叨


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问题,很乐意和大家探讨。

第一,工龄的的定义。

工龄,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参加工作的年限,即从参加工作的的月份开始,到结束工作的月份止,简单地说,就是参加工作的时间,按年度累计的年限。

第二,工龄的分类。

一是连续工龄。主要从参加工作开始计算,到退休前整个工作时间连续工作年限;

二是累计工龄。是在所有工作单位累计起来的所有工龄;

三是本单位工龄。主要是指,在一个单位的工作年限,在其他单位工作的年限不算本单位工作年限。

第三,退休工龄的计算。

退休工龄主要包括:视同缴费工龄、社保缴费工龄两个部分。比如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未缴纳社保之前的工龄,为视同缴费工龄,参加社保后缴费的年限称为缴费工龄,如果视同缴费工龄是10年,缴费工龄为15年,那计算退休工龄就是25年。

第四,三十九年十个月按多少年工龄计算?

三十九年零十个月就是三十九年龄十个月,退休工龄是一个月就是一个月,和平时的工龄计算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计算退休工资时,三十九年十个月和四十年是有差别的。这说明退休工龄的计算是非常精确的,不像失业金那样,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退休工龄必须精确到月。

总之,退休工龄的计算,是按照月份来计算的,满12个月计算为一年,不满12个月,就计算到月份。


帮兄爱唱歌


这个要看你用在哪,不同的地方对工龄有不可的定义。工作的工龄、社保认定的工龄等都是不一样的。工龄简单的讲是参加工作的年限,但操作时又不这么简单。

工作工龄,这个很好理解,你参加几年工作就有几年的工龄,假设你是2000年参加工作,那么工龄就是2018-2000+1=19年。但这是你自己认定的工龄。

如果你是企业或公司职员,一般从你进入这家公司或企业那年起算,才是公司或企业认为你在他们这的工龄。你2000年参加工作,但2008年换了家公司,那你现在公司承认你11年工龄,以前工龄他们不管。

如果你是机关事业,那算工龄不一样些。他们都人事局认定符合要求的才算工龄。假设你2000年参加工作,但在私企且没社保、合同等,那时没现在这么强制要求的,你2004年进入机关事业,因为你没社保、合同等资料,那04年前不能被认定为有效工龄。也就2004年起算,除非你按规定补办手续。

不过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以参加工作较早的人员,是按档案中参加工作时间起算,但这批很多退了,没退的也接近退休了。

社保的工龄,现在应该说缴费年限,因为工龄是另外有钱,虽很少,但现在企业等参保貌似不算工龄钱了。


顾盼生辉Ann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

听文化发声音



这个问题公司的员工同事们问过我很多次,这里来答一个。


现在的很多人对于工龄这个东西还是比较模糊的。工龄是怎么算的,工龄有哪些作用?如果被问到,很多人可能都是黑人问号。下面来聊五毛钱的。


工龄了解一下


所谓的工龄,就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是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工龄”,也就是从就业开始累计工作的时间年限;另一种就是“本企业工龄”。


工龄计算了解一下


所以,工龄到底该怎么算?业界一般有三种方法。


1、连续计算法

工作时间不间断的计算,也就是所有工作时间段的总和,即我们说的工作时间段的总和。


举个例子:小王从A单位到B单位工作,那他在A、B单位的工作时间应该不间断的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在职场人的工作经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非主观原因导致的中段工作,比如工伤、提前退休等,合并计算连续工龄就是把这段间断掉的时间扣除,然后将间断的前后时间合并计算。,这个大家应该都好理解。


3、工龄折算法

有些特殊的工作岗位,在特殊的环境工作,一般是对身心有害,比如井下的矿工,高温场所工作人员等等。那这些工种的员工的连续工龄可以进行折算,具体就是在折算的这段时间,一年的工作时间可以按照一年三个月进行计算。


那这个工龄到底应该按照哪种方法计算?法律上其实也有规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中的“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视同工作期间)。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所以,这里提醒一点的是,职场人一方面要保存好工作经历的记录,比如劳动合同,另外就是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变动的时候和公司的HR确认档案问题;尽量不要断交社保,防止没有“工龄”。


我是HR老司机,分享一切有关人力资源、职场的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