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散養土雞要注意哪些問題?

千百年來,人們養雞方式其實都屬於散養,房前屋後建有雞舍,白天放出散養,傍晚自動回窩,但是規模都不是很大,只是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需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思想觀念開始逐步轉向返璞歸真,人們越來越推崇綠色食品,對食品的味道,營養的要求越來越高。

於是,綠色環保的散養土雞成為了眾多消費者購買的選擇對象。那麼散養土雞與工廠化籠養雞有哪些區別呢?工廠化籠養雞的活動範圍小,不愛動,無任何活動空間,羽毛不整齊,由於它是採用飼料餵養,毛還沒長全就能長到二到三公斤一隻,導致體內脂肪增加,體重大,營養和口感多方面相對較差。

而散養土雞則不同,它在大自然中生長,環境好,空氣清新,身形矯健,活潑好動,室外的活動量大,完全自由地在天然的環境中覓食,食物來源多樣,新鮮,羽毛結構緊湊,光亮整齊,美麗大方,自身的抵抗力較強,無疾病。雞肉營養豐富接受,味道鮮美。那麼散養土雞是如何飼養的呢,我們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散養土雞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環境選擇

散養土雞宜選擇遠離居民區,工廠和主幹道,環境幽靜的山地。最好栽種灌木林,果樹樹林等。選擇避風向陽的平地,排水通暢,地勢乾燥的地方搭建雞舍。或者運用空閒廢棄的房屋更好,可以降低建設成本,也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簡易雞舍。可多搭建幾個臨時的大棚,棚內放草料,飲水器,供雞白天採食,飲水,防風避雨用。

二、品種選擇

選擇自己當地的雞比較好,因為消費者肯定是以當地的習慣為主。另外,當地的雞對當地的氣候和環境適應性比較好,抗病力比較強,比較適應放養。

三、飼養管理

剛進來的苗雞在舍溫好的房裡休息三小時,先飲水後開食,飲水溫度在20℃,最好是涼開水,用真空水壺喂水。之後將飼料撒在在硬紙板上,飼料可以用小顆粒配合飼料。

當雞群離開育雛室時,可以放出來。野外有著豐富的天然飼料,如牧草,昆蟲,礦物質,果粒。同時早晚喂少量全價資料加穀物或玉米,小麥,稻穀豆搏等。

散養土雞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疫病防治

疾病預防應該貫穿整個飼養過程中。雛雞在1-5日裡12-14日裡,病多管理差的35日裡各自投藥一次,每次三到五天。投藥方式可以是溶於飲水,也可以摻入飼料中使用。

疫苗的預防工作,具體可根據當地家雞免疫程序來制定。按季節性不同,每天要觀察雞糞便和採食飲水情況,如有不正常的扎堆、叫聲、糞便異常、精神萎靡,採食突然減少等現象,要及時請獸醫指導就症。

五、訓練調教

1.當體重長到半斤重至一斤,重時可以離開育雛室,放到野外散養。

2.從脫溫轉散養開始,每天早晨進行引導訓練,用口哨或敲擊盆中響聲建立條件反射, 並在在固定的地方噴灑顆粒飼料,利用塑料桶來喂藥,既乾淨又省藥。

散養土雞要注意哪些問題?


3.飼養員應及時並控制雞群的活動範圍,直到傍晚同樣的方法進行歸舍訓練。

4.散養雞要隨時觀看天氣預報,這很重要,當聽到了暴雨或者颳大風時,若不及時把雞趕回來,會讓雞在野外遭受災害天氣而死。

5.平時要注意野獸傷害,特別是蛇,黃鼠狼,老鷹等。

當雞養到三月時可將部分公雞賣掉,避免它們生長慢,耗料大,好動性強,以打傷雞。當雞到100天可以將不符合品種的母親淘汰賣掉,留下好的母親繼續飼養,便於成為種雞。當種雞出現明顯冠紅毛亮表明性成熟了,要在舍內建造雞窩,供其產蛋。

散養土雞是利用荒山,林地,丘陵,空曠的草地,以規模散養商品。土雞飼養週期縮短,料少,見效快,可以大大降低養殖成本,雞的品質得到較大的提高,銷售收益大,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