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听Eileen小主把时尚讲成好看的故事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张家三小姐的骄傲与倔强,

三姑爷沈从文的深情与风流……

到底是神仙眷侣还是怨偶,

其实全在一念之间~

This is the Eileen Show.


前情提要

我掐指一算,距离上次开坑写民国张家四姐妹,已经过去两月有余,眼看就要坐实我这”坑主“的名头了,还是要奋力自救一下。春暖花开,新的大系列要开,旧的坑也必须要填。各位看官,久等之后,必有长文,您慢慢细品~

前文讲到民国张家四姐妹中,张家大小姐冒天下大不韪如愿嫁给昆曲艺术家顾传玠,却与霸道闺蜜凌海霞有着半生莫名情愫纠葛,甚至甘愿忍受“夺女之恨”,这段传奇实在是比琼瑶剧还要抓马~

到我的微 信 公 众 号:【Eileen乐活至尚】,回复“张家”便可阅读

【下嫁偶像、霸道闺蜜却爱上我,民国大小姐这一生连琼瑶都编不出……】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但若论起张家姐妹的知名度,还是三小姐张兆和首屈一指,她与文学大豪沈从文的爱情,素来为人津津乐道。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这段师生恋所经历的考验,又何止日常琐碎的一地鸡毛?今儿咱们便讲一讲在“神仙眷侣”和“怨偶”之间摇摆的三小姐夫妇,以及他们波折不断的围城生活……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1、凤凰才子 初恋夭折

故事的缘起,要先从“情书Boy”沈从文,以及他那个被抢去险些做了土匪压寨夫人的初恋情人说起……

第一集中有提到张家的发迹有赖于太平天国运动,而沈家的兴旺也与此有关。沈从文的祖父,曾任职于另一支抗击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队——湘军,虽不及张家显赫,但也是前程似锦的青年将领,奈何英年早逝。

而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胆色和体格皆是一流,却是个任性冲动、行事鲁莽、不管不顾的主儿。

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沈宗嗣竟然把家里值钱的玩意儿都带在身上,仗打输了,家财也散了大半。回乡参加议会竞选,沈宗嗣落选了又负气离家,远走北京,留下一大家老弱妇孺,小女儿彼时才出生不过三个月。后来,因组织行刺袁世凯之事败露,沈宗嗣隐姓埋名,一路逃亡关外。待到十一年后,他才得以与家人匆匆一见。

没赶上一个好父亲,但幸好沈从文还有一位蕙质兰心的好母亲黄素英。这可是个在乱世之中,仅以一己之力抚养九个儿女、撑起一个家庭的伟大女人。

黄素英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随兄长行军,读书多见识广,心性坚韧非一般女子可比。丈夫的离家出走,二女儿的病逝,三个孩子的夭折都没有击垮她。日常在给予儿女生活起居的照顾之外,黄素英还教儿女读书识字。沈从文和大姐沈岳鑫的书法便是由母亲教习,在家乡湖南凤凰县里都是出了名的。

可以说,是黄素英给了行伍出身的大老粗沈家,带来了文化基因。

在沈家的几个孩子里,最难带的无疑就是沈从文了。幼年时期的他,简直就是村里人最头疼的“鬼见愁”,逃学、偷枇杷、聚众打架、在私塾里整蛊先生……什么调皮倒灶的事情都是他挑头干的。这位文豪小时候一点也不文弱,胆子奇大,在上学路上看见被处决的犯人尸体,都要凑近了细细观察一番。

母亲黄素英一气之下,待他小学毕业就送去当兵了。

五年的军旅时光中,沈从文反倒接触了大量中外文学,流徙于沅水一带,辗转川、湘、鄂、黔多个省份……读书万卷,浪迹天涯,累积下的都是未来创作的种子。

待到军队解散,沈从文回乡时,已是十九岁的大小伙子了,眼看着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他不得已前往芷江投奔五舅,在警察所里谋了个文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本文的女三——沈从文的初恋马泽蕙登场了。

因为工作关系,沈从文与芷江本地的大小豪绅关系匪浅。其中有一位公子哥名叫马泽淮,是本地大富豪龙家养在外室的私生子,颇爱文学,与沈从文十分要好。于是顺理成章,他将妹妹马泽蕙介绍给了哥儿们。

“未见其人只见其字“的马泽蕙,被沈从文的才情所惊艳,于是作了一首诗托哥哥带给他。沈从文大为惊喜,当即和诗一首,一来二往, 炽烈的情愫便发芽了。

在马泽淮的撺掇下,沈从文终于来到马家,见到了神交许久的马泽蕙。十七八岁的姑娘身量纤纤,眉清目秀,白皙的脸庞飞起两朵红云,正是少男们心中初恋女孩的模样,一下子就击中了沈从文。

一头扎进了爱情里的年轻男女彼此倾慕,相见恨晚。在信使马泽淮的热情鼓励下,沈从文情丝都化成了文思,流水般的情书一封又一封被送到马泽蕙手中。

当年,在芷江本地婚恋市场,年轻俊朗、腹有诗书的“公务员”沈从文相当抢手。他自己七姨父熊捷三就特别中意他的谈吐学识,一心想招他做女婿,可是沈从文不为所动,于是爱才的七姨夫放话说:“就算你没看上熊家的女儿,芷江大户人家的姑娘你看中哪个随便说,彩礼、婚礼都不用你操心,全给你办得妥妥的。“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说起这位七姨父熊捷三,也不得不多说一句,他是袁世凯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的弟弟。沈从文顺着这层亲戚关系,自然也认识了熊希龄这位达官贵人,成了熊公馆的座上常客,此处先按下不表。

熊捷三这番“安家置业“的承诺对于一穷二白的沈从文而言,诱惑之大非同寻常,奈何沈从文心有所属,少年深情绝非偏安一隅的荣华可以动摇。他看中的心上人偏偏是“上不得台面“的龙家私生女马泽蕙,直叫熊捷三气不打一处来。

如果没有“借钱门 “和”匪乱劫“,沈马之初恋大概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但若无变数,怎生故事?熊捷三口中“油嘴滑舌的小白脸“马泽淮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借口为妹妹置办衣裳首饰,向沈从文借钱,起先总是有借有还,说一不二,数额也不算大。几次三番下来,沈从文对”借钱“一事也不再敏感,借契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

直到有一天,沈从文的母亲向沈从文拿钱置办家具,才猛然发觉钱匣里的银元竟有一千多块全无着落,那可是沈家卖了老宅所得的全部积蓄啊!陡然生出的疑问,令他深信自己跌入了一个裹着爱情糖浆的金钱骗局里。

沈从文急切地去寻马泽淮对质,但此人却突然人间蒸发,全无音讯。面对马泽蕙不明真相、不知所措的泪水,沈从文如坠冰窟,在一笔很可能让老母亲上吊的失踪巨款面前,他心如刀绞,再也分不出半分爱怜来安慰心上人了。

在芷江河畔整整坐了一夜的沈从文,决心北上。一来无颜面对家中老母幼妹,愧疚折磨得他不能自已;二来沾染了欺骗的初恋,令他心碎难以面对。既然已无退路可走,那便赤手空拳,去闯他个天高海阔。

只可怜,无辜当了哥哥棋子的马泽蕙,却从此命途坎坷,一生波折。

她在求学途中被土匪掳走,贼人见她花容月貌,便威逼她做压寨夫人,马泽蕙誓死不从,屡次撞岩自尽都被救了回来。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幸而黔军的韩团长相中了她,从土匪手中赎回,结为夫妻,也过了一段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但韩团长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亡,年纪轻轻的马泽蕙从此心灰意冷,终日以泪洗面,后来在芷江的天主教堂,舍下红尘往事,成了一名修女。


北上途中的沈从文,听闻这一消息,百感交集,便在客栈的墙壁上题下一句诗:“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

前情翻过,往事已结。

在奔驰的岁月中,沈从文正一步一步走向他此生的女主角——张兆和。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2、师生缘起 一往情深

年轻的“北漂”沈从文在胡同里租了一个由储煤室改造的小房间,逼仄潮湿,但正是这间“窄而霉小斋”,成了他文学征途的起点。白天,沈从文到北大旁听,晚上,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如雪的稿件投往北平大大小小的报社,却都石沉大海。

没了经济来源的沈从文,不得不抽空到前文提到的熊希龄创建的香山慈幼院打工,赚取微薄的薪金糊口。

1924年的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一如沈从文的处境那般艰难而绝望。国立大学进不去,稿件被编辑当众扔到废纸篓,穷极无路的他揣着最后一缕希望,给当世的几位大作家去信寻求帮助。

倒是其中最穷的那一位,给予了22岁的沈从文最真挚的帮助。他就是时任北大统计学讲师、月薪三十三块钱,穷到连一条棉裤都没有的郁达夫

收到信后一个飘雪的中午,郁达夫走进了沈从文四面漏风的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毛围巾给了沈从文,还带他到附近的饭馆里吃了一顿饱饭,又将身上剩余的零钱都给了他。在回去的路上,郁达夫特意写下了一封鼓励的信,字字诚心正意,《见字如面》节目曾邀请何冰专门读过这封对中国文坛意义匪浅的信。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此后经郁达夫的引荐,沈从文的散文、诗歌、小说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一时间掀起了乡土小说的热潮,因而在北平声名大噪。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沈从文认识了当时的《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并结为挚友。

徐志摩做爱人虽不靠谱,做朋友却是一等一的热情。他将沈从文带入了“京派文学”的朋友圈,而沈从文亦由此结识了他生命中另外两位至关重要的贵人和知音——胡适、林徽因。也正是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的破格聘请,才促成了沈从文的南下。

“北漂”变成了“沪漂”,在上海,沈从文与丁玲、胡也频一起创办《红黑》杂志,同时开启了“讲台上的人生”。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史无前例地当上了大学老师,从上海到青岛,从西南联大到北京大学,沈老师之名响彻南北,当然此乃后话。

1929年,当沈从文第一次站在中国公学的讲台上,慕名而来的学生挤满了教室,前排正中坐着的,就是张家三小姐张兆和。

手持教案的沈从文瘦弱而青涩,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老师,望着台下一双双闪烁的眼睛,他甚至紧张到忘记自我介绍,便匆忙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

似乎是为了驱逐焦虑的情绪,沈从文语速极快,板书也写得简明利落,但就在这黑压压的人群中,他突然注意到了前排的一个皮肤黑黑的女学生。也不知怎的,就如同被击中一般,他一时竟定住了,足足呆了十几分钟。满堂学生对这段超长时间的留白感到莫名奇妙,一开始还绷着都不出声,后来才发现这新老师不对劲儿。

待沈从文缓过神来继续讲课的时候,他却再也专注不下来了,时不时地就想看那女生一眼。越是焦灼,越是窘迫,一个小时的课程他半个小时就讲完了,沈从文只得东拉西扯来填补时间。

最后,他竟在黑板上写下:“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局促慌张的课堂首秀,在学生的诧异和惊奇中结束了,但沈从文却从此再也忘不了张兆和,满脑子都是那双清明的眼睛。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3、沪上“黑牡丹”的一千零一次拒绝

在沈从文的众多作品中,最广为人知地大概就是这一句: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而彼时十九岁的张兆和,正当最好的年龄。

她是中国公学的第一批女学生,是校园里公认的“黑牡丹”。与大姐的沉静、二姐的气派皆不同,三姐兆和,这个“放养着长大”的疯丫头,自有一股神采飞扬的气度。从小爬树、踢球、斗蛐蛐,无所不为。三姐的美黑肤色,恐怕完全是晒出来的。

第一集中已经讲过,张家全家大多是昆曲戏迷,全家扮戏的时候,张兆和总喜欢“反串”,或者挑一些“丑角”,把脸画得奇奇怪怪,逗大家一乐。不仅如此,生活中的她,也不喜欢穿旗袍,嫌下摆太窄,走路太不方便,所以常常一身男装打扮,十足十地“假小子”做派。这位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三姐,运动细胞还特别发达,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拿下过女子全能第一名的成绩。

在大学校园一众青春娇柔的女学生中,三小姐便是个独一无二的帅美担当。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有一次她在操场上边走边吹口琴,走到尽头的时候,自然地一甩头,转过身来继续走继续吹,一连串的动作,利落潇洒,透着明晃晃的自信。远处的沈从文又看呆了半天。

沈才子以前那些名头,什么“芷江三好青年”、“北平新生代作家”之类的,到了大上海通通都不管用,他又变成了身无长物的木讷书生,还操着一口浓重的湘西口音,要怎么让心仪的张家三小姐对自己稍加辞色呢?

满腹才华变不了现,但能变成情书啊!

于是,情书boy一展所长,以一封“不知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的表白信打响了情书攻坚战。哎呦喂,别人一句“我爱你”就三个字,文人才子能写出六页纸来。小心脏扑通一下,都能蹦出好几首情诗。

但是张兆和楞是没回应,一直奉行“沉默是金”。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真不是三小姐高傲,而是她的追求者多如过江之鲫,招数也都花样百出,沈从文的情书除了有些频繁,有些肉麻,实在算不得新鲜。见惯了世面的张兆和曾将收到过的情书,分别编号为“青蛙1号”、“青蛙2号”、“青蛙3号”……张家姐妹主心骨二姐张允和,曾拿着沈从文的那一封打趣道,“这大约只能排到癞蛤蟆13号”。

大约是爱情激发了才子的创作欲望,三小姐的默不回应不仅没能击退他,他反而越写越勇敢,越爱越深刻。短短半年时间,沈从文竟写了几百封情书。

不过,沈从文同时又开发了追爱第二式——寻找外援。怎奈期待的神助攻,全成了补刀侠!

他先是找到三小姐的同寝好友王莲华,试图刺探军情,一番深情剖白,说到动情处甚至飙泪了,却丝毫没能感动王莲华。对于这位爱哭鼻子的“乡下人”,王莲华深觉他配不上娇俏大方的闺蜜张兆和,不仅没在三小姐面前美言几句,反而说了不少沈从文的“坏话”。

铩羽而归的沈从文心情苦涩至极,必须得喝上几斤二锅头消愁了,陪他举杯的正是好友胡适。胡适不忍心沈从文如此难过,一口应下了“撮合”的差事,也不知谁给他的勇气。

此时,学校里已流言四起,谣传沈从文老师求爱不得,几欲自杀,三小姐张兆和顿觉一个头两个大。恰逢胡适自告奋勇找上门来“牵红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经典对话:

“沈从文顽固地爱着你。”

“我很顽固地不爱他。”

其实,胡适应该算是合格的”媒人“了,他十分清楚现下一穷二白的沈从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未来的文学造诣,于是狠狠地夸了一通沈从文的天赋,重点强调其”潜力股“的特质。胡适深知三小姐聪慧,应当”识货“。接着他还暗戳戳地套近乎,”我与你家是同乡,我去和你父亲做个媒“……

孰料三小姐认为相爱是两个人的事,旁人的说项反而失了感觉,所以很干脆地拒绝,将胡适噎得哑口无言。

但倔强的湘西汉子生来就有一股韧劲,不到黄河心不死。沈从文得知消息后又给张兆和去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说“我尊重你的‘顽固’,将用这教训去好好的生活,也更应当好好的爱你。”

正是这一封信在张兆和心中打开了一个小缺口,让她重新审视了沈从文的求爱,而且自此默认了沈从文的追求。“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沈从文情书写得越发勤快了,最长的一封,多达六页纸。

至此,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情书之恋里,沈从文终于以”无招胜有招“赢得了上半场的胜利。

而这时,因胡适的辞职,沈从文也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在中国公学的任教,依依不舍地前往青岛大学。“吸取教训”的沈从文在下半场的异地恋中,又用了哪些套路求亲成功的呢?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未完!!关于沈从文如何拿下老丈人一家,如愿娶得美人归,甜到你来我往的情书,都能汇集出版,却又在婚后仅一年半,又对像极了“翠翠”的文艺粉丝高青子心旌摇曳,将恩爱生活炸得鸡毛乱飞的故事,着实非三言两语能概述,到我的微 信 公 众 号:【Eileen乐活至尚】,回复“张家”一探究竟吧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5、出轨的男人到底有没有爱情

1946年,沈从文一家离开云南,辗转千里,再次回到北京,已是数月以后。他们搬至北大教职工宿舍,准备迎接新生活,但是磨难却接踵而至。

先是“红色文学代表”郭沫若在香港发表了一篇题为《斥反动文艺》,称沈从文一直有意识地为反动派而活着,沈郭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位文学大家以笔为戈,以纸作伐,早已是刀光剑影,此处不再赘述。

倒是郭沫若的文章发表后,北大的学生不知受谁煽动,贴出大字报“打倒沈从文”,仿佛一夜之间全校都认定他是反动派,紧接着秋季开学时校方取消了沈从文的排课。

张兆和也因意见不合,与沈从文过起了分居的日子,每日只有晚饭的时候沈从文才能回来,顺便带走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家庭生活压抑至极。

此外,他还收到过一封匿名信,信中附有一颗子弹,并写着:“算账的日子近了”。恐吓信的来源无从考据,但接连的不幸令沈从文倍感绝望,精神恍惚,亦令张兆和大为惊慌。她一方面安排沈从文到朋友家散心,一方面照顾儿子支撑着这个家。

可是朋友的安慰,妻子的鼓励于他都没了疗效,沈从文一度到了需要被送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程度。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1949年3月28日,心灰意冷的沈从文将自己锁在房间里,用剃须刀划破了颈部及两腕的脉管,又喝了些煤油,幸而发现及时,被救了下来。

但活下去的,是沈从文的身体,湮没的,是沈从文的文学生命。他下定决心封笔,将曾经那个“坚持写下去,再写个一二十本,赶赶托尔斯泰”的梦想亲手埋葬。

沈从文“弃文”后,改行文物研究,在历史博物馆黑漆漆的库房里,一件一件擦拭冰冷的文物。那些历经漫长岁月的历史物件不会说话,却给予沈从文全新的思考角度,他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文博工作。

大概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沈从文又“蠢蠢欲动”了,想以兆和的叔伯兄弟——一位地下党员的经历为原型写一部农村革命题材小说,但遭到了兆和的严厉管束。

兆和本身就是有着不俗的文字功底的作家,加之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当编辑,对主流文艺的认识根深蒂固,她对沈从文的“管束”彻底抑制了沈从文的南柯梦。

但在时代的洪流中,无人可以幸免于难。兆和的小心谨慎仍然逃不掉命运的奇袭,从反右到文革,沈从文在弥天盖地的“运动”中被批斗,一次又一次,直把人逼得疯了。

最艰难的时候,兆和被发配到湖北,一双拿笔和教案的手,彼时却做着把粪便挑到菜地去的工作,后来又负责看守厕所,防止有人偷粪便。而沈从文也被下放到湖北乡下,接受教育,还刷过女厕所,数年后提及此事,才子仍屈辱地痛哭流涕。

有一次,二姐允和去看望沈从文,他干瘦而邋遢,让人不敢相信眼前潦倒的小老头是曾经享誉文坛的大作家。就在允和准备告别的时候,沈从文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颇有年代的信,纸上的字甚至磨损地不大清楚了。

他说:“这是三三给我的第一封信”,脸上的笑容像年轻时那般温柔又羞涩。他将信紧紧地贴在胸前,眼泪却似断了线的珠子,快乐的语气和悲苦的脸颊对比强烈,令人动容。

沈从文是风流的,也是深情的,他犯过错,伤害过妻子,但他的爱亦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1972年,夫妇俩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沈从文的病躯原本眼看着就撑不过一个春节了,却在张兆和的悉心照料下,一点点康复,精神和身体都慢慢好转起来。后来他们夫妻俩还和侄子黄永玉(就是那位有趣的鬼才画家)一起长途跋涉回过湘西呢,足见三小姐照顾得精心。

此后,沈家的境况苦尽甘来。

沈从文有时坐在收音机旁,听着音乐,写一些小诗,音乐停止的时候,他就将写好的诗撕掉,属于文学的沈从文再也回不来了。

他在人生的前四十年,笔耕不辍,写下五百万字的著述;在人生的后四十年,又留下了一系列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为首的学术著作,为中国艺术界树立了一面旗帜。

沈从文还曾以红学顾问的身份参与过87版《红楼梦》的服道化设计,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可谓首屈一指。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1988年,沈从文安然离世,留给张兆和无尽的思念,往后余生,独余那万丛书稿相伴。

后来兆和得了老年痴呆症,已全然认不得人了,孩子们把沈从文的画像拿给她看,她只是呆呆地看着,不言不语。

2003年,96岁的张兆和魂归故里。

凤凰城的乡下小伙子和九如巷的张家三小姐,这一世纠葛,到此就画上了句号。

他们一个生性浪漫多情,一个自幼简朴务实;一个爱得热烈奔放,一个爱得冷静克制。

张和会因为某些方面的见解争议而与他闹到分居,却又在沈从文大难临头之际,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是伉俪还是怨偶?恐怕连当事人都难以说清。

55年烟火味十足的婚姻生活,酸甜苦辣交织,很难以悲喜一言以蔽之,他们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人,却在风雨飘摇中携手江湖,相濡以沫。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之诚,赤子之心,或许就是爱的真谛。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爱情有多美好,对人性的考验就有多强烈,民国才子佳人的故事总能让人感慨唏嘘,本小主随机掉落的民国传奇系列还是不是你们的心头爱?到我的微 信 公 众 号:【Eileen乐活至尚】,回复“民国”,想必会有你期待的惊喜

新系列准备就绪,抓马程度尤胜赌王家,敬请期待~

千辛追妻却出轨,神仙眷侣变怨偶,这民国才子名媛的爱情岂止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