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北宋干出这两件作死举动,金国想不灭它都不行

1127年初,金国大军攻占了北宋京师汴梁(今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朝臣都成了金军的俘虏,北宋灭亡。

北宋干出这两件作死举动,金国想不灭它都不行

在金军伐宋之前,金国刚刚完成了长达十一年的攻灭辽国之战。那么,金国为什么会马不停蹄地选择向北宋进军呢?除了金国皇帝想要实现入主中原的野心外,北宋统治者在两件事情上接连干出作死的举动,才是促使金国伐宋的主要原因。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能够取得辽国(当时称契丹)支持,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辽国。宋朝建立后,曾试图用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由于自身实力不济,一直无法实现这个目标。不过对宋朝人而言,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这块中原故土。

十二世纪初,由女真人创建的金国在东北异军突起,并对辽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宋朝统治者对于这样一种局面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们认为可以与金国组成抗辽联盟,依靠金国的支持来收复失地。

北宋干出这两件作死举动,金国想不灭它都不行

1118年,宋朝派遣使者前往金国,名义上是商谈马匹交易,而真实目的是希望两国达成军事同盟,共同讨伐辽国。从1118年至1120年之间,宋朝向金国派遣了七次使团,金国也向宋朝派遣了六次使团,这还不包括双方频繁的书信往来。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后,宋金两国终于在1120年达成协议:金国攻取辽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市以西),宋朝攻取辽南京(也称燕京,今北京西南);辽国灭亡后,宋朝将原来每年向辽国提供的“助军旅之费”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转纳给金国;金国同意将“燕云十六州”归属宋朝。由于当时宋金两国都是通过山东登州至辽东之间的海路往来,因此这份协议被称为“海上之盟”。

按理说“海上之盟”对宋金两国来说算是各取所需,应该是双赢的结局。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宋朝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算是非常作死。

北宋干出这两件作死举动,金国想不灭它都不行

1122年,宋金两国从南北两面向辽国发起攻击。金军很快就攻克了辽国中京和西京(今山西大同),可是宋军在攻打辽南京的时候,却被奄奄一息的辽国残军打得满地找牙。最后在这一年的年底,辽南京也被金军轻松攻下。

金国统治者原先一直认为宋朝繁华富庶,实力强大。可是在攻辽之战中宋军软弱无力的表现很快就让金国人看清了这样一个事实:宋朝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而已。于是,金国在对待宋朝的态度上逐渐变得傲慢无礼。

虽然如此,但此时的金国对宋朝依然有所顾忌,还不打算与宋朝爆发全面战争。然而很快宋朝就干出了第二件作死举动,而且这次是让金国无论如何都不可接受的事情。

北宋干出这两件作死举动,金国想不灭它都不行

1123年,原辽国平州守将张觉投降金国,被封为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金国皇帝改平州为南京,任命张觉为南京留守。张觉是个汉人,从个人情感方面来说,他更倾向于加入宋朝,而且张觉也误以为宋朝比金国更加强大。于是,张觉便以平州城作为礼物,率部投靠了北宋。北宋朝廷认为这是一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很高兴地笑纳了。

张觉投宋的消息在金国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辽国降金的将领心中也不免蠢蠢欲动。这对金国来说显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会动摇金国的统治根基。于是,金国皇帝立即派出军队去攻打平州。张觉在与金军数次交锋后最终落败,只好逃往北宋燕山府。金军紧随其后追至燕山府,守城的宋朝将领惧怕金军攻城,便杀死张觉将头颅送往金军大营。见此变故,张觉的部下个个后悔万分。

北宋干出这两件作死举动,金国想不灭它都不行

宋朝杀死张觉的事件让很多辽国和金国降宋的将领都感到寒心。燕山府守将郭药师原是辽国降将,他在亲眼所见张觉的下场后不无感慨地说道:“如果来索要药师,又当怎么样呢?”郭药师看清了宋朝并不具备庇护投诚将领的实力,于是他再度改换门庭,选择了投靠金国。

在接连经历了宋军伐辽失败和张觉事件后,金国彻底看清了北宋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软蛋。如果金国不讨伐北宋,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将领反而要犹豫到底加入哪边阵营。与其这样,不如直接趁这个机会攻打北宋。

1125年秋,金国出动十二万大军兵分两路南下攻宋。北宋朝廷看到金军犯境直接吓尿,出重金求和,结果金军在收钱之后先是退兵,但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又再度南侵。1127年初,金军占领汴梁,北宋灭亡。

参考文献:《金史》、《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