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2次罰球,再度扳平比分的機會。

但很可惜,R.J.巴雷特的第1罰就丟了。杜克大學因此在精英八強戰中以1分之差不敵密歇根州大(MSU),看臺上的魔術師-約翰遜都忍不住要手舞足蹈,近來倍感壓力的這位湖人大掌櫃,這一刻終於扔掉假笑的面具,從母校的晉級中收穫到真摯的喜悅。

在慶祝的人可不僅僅是魔術師和MSU的校友們。確切地說,除了杜克的支持者們,幾乎所有的中立球迷都在歡呼,杜克終於倒下了!

杜克大學的大一控衛特雷-瓊斯賽後躲在更衣室裡向隅而泣,“只要你不是杜克球迷,每個人都在等著我們輸球。不過對我們來說,正是這樣與世界為敵的氛圍讓我們更加團結的,我們極其想一路贏到最後,所以輸球的感覺真是糟糕透頂。”

特雷-瓊斯是森林狼隊控衛泰厄斯-瓊斯的親弟弟,兄弟倆比賽風格相似,長相更幾乎一模一樣,4年前特雷-瓊斯在現場親眼目睹自己的哥哥和賈利爾-奧卡福、溫斯洛一起帶領杜克拿下NCAA總冠軍,泰厄斯-瓊斯更是當選了那一年最終四強戰的MOP,可這一次自己卻倒在了距離最終四強只差一步的地方。

可特雷-瓊斯你知道嗎,你和錫安-威廉姆森、R.J.巴雷特的失敗,幾乎是從你們來的那天就註定了的。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杜克已經足夠走運了。

過去兩場淘汰賽,他們的對手都在最後時刻擁有絕殺或者絕平的機會,但皮球彷彿長了眼睛一般,一次次從籃筐附近擦身而過。杜克球迷在心驚膽戰之餘,突然對接下來的征程有了更多的盼頭:這是天命啊,幸運女神一再眷顧杜克,說明這一年就應該屬於藍魔!而且看著八強戰即將到來的對手密歇根州大,杜克球迷更有信心了。

密歇根州大是一支出色的球隊,他們的主帥湯姆-伊佐更是享譽大學籃壇多年,但從陣容配置層面來看,MSU並沒有能夠限制錫安的高大中鋒,而伊佐教練生涯面對杜克的戰績僅有1勝11負,這樣的過去足以帶給杜克充足的心理優勢。

密歇根州大面對的困境還不止於此:球隊最有天賦的球員、二號得分手約書亞-朗福德,幾個月前就賽季報銷了,另一位大將凱爾-阿倫斯也在不久前受傷,他們帶著一套殘陣來面對星光熠熠的杜克,猶如站在巨人歌利亞對面的大衛。

和大衛一樣,密歇根州大是最後的勝利者。巨人歌利亞相信自己天生神力,近身搏擊世上無敵,可沒想到竟被大衛的一塊投石所擊敗。

MSU的大前鋒肯尼-戈因斯就是如此,他最後時刻在三分線外扔出了一塊投石,命中了巨人杜克的額頭。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肯尼-戈因斯何許人也?和杜克那些聲名如雷貫耳的巨星相比,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物,今年戈因斯已經大五了,2014年高中畢業時的他,算一個不錯的學生球員,可也僅此而已。作為密歇根州人,本地名校密歇根大學和MSU都沒有向他拋出橄欖枝,他想加入MSU,成為一名斯巴達勇士,只能接受沒有獎學金的現實,當一名Walk-On學生。

並不富裕的家境讓戈因斯犯難了,但父親告訴他,“不要去考慮錢的事情,我們會有辦法的。”正因此戈因斯才決定披上密歇根州大的綠色戰袍,他不僅在日後獲得了獎學金名額,並且在本賽季終於成長為球隊的主力四號位。

與杜克一戰,他就站在如今大學籃球頭號天才錫安-威廉姆森的對面,雙方的對位看上去實力懸殊,可最終恰恰是戈因斯投出了決定比賽勝負的一球。從無人問津的菜鳥,經過多年努力變成主宰比賽的英雄,這是真正屬於NCAA的劇本,勵志、溫情且充滿教育意義,可這個劇情唯獨不可能發生在如今的藍魔杜克身上。

戈因斯投進的這一球如此具有象徵意義,它背後隱藏的,正是杜克敗北的深層原因。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相信看過杜克這一階段比賽的球迷會有印象:雖然你時常會驚歎於錫安和其他幾位天才的天賦,但杜克的比賽並不好看,進攻滯澀、失誤偏多、配合凌亂、缺乏成熟的戰術的套路。許多人甚至納悶:老K教練啊,堂堂美國國家隊前主帥,可能是如今NCAA的第一名帥,咋看著執教沒啥特點?

那多新鮮啊,年年把所有核心運動員都換了,這球隊能有穩定的戰術才有鬼……

時至今日,NCAA依然是一個捍衛著籃球運動本質的聯盟,這裡沒有超越體系的巨星,只有十年磨一劍的教練。比如今年的最終四強球隊,弗吉尼亞的託尼·本內特教練,一手把球隊打造成NCAA第一防守強隊,過去6年5次場均失分都是350多支球隊裡最少的;還有奧本大學的布魯斯·珀爾教練,為一群缺乏天賦的孩子建立了超凡的投射體系,奧本是本賽季NCAA命中三分最多的隊伍。

杜克有什麼標誌性的比賽方式嗎?也有,巨星硬懟,靠個人能力解決問題就是他們的招牌。堂堂K教練絕不是不擅長戰術設計,但他自己選擇了這樣一條道路,讓如今的杜克籃球充斥著功名利祿,大量的天才選擇駕臨杜克,可他們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短短一年光陰,哪兒來得及沉下心來浸潤自己呢?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近5年以來,杜克已經完全取代了肯塔基,成為了NCAA最能招收高材生的地方,他們已經連續5年為NBA輸出前3順位的新秀,此前從沒有任何學校能連續3年做到。而這5年間從杜克走出的One & Done(打一年就走)學生多達13人,作為對比,在對門北卡的百年校史上,打一年就參加選秀的球員總計只有3位。

杜克當然是這5年來最被關注的籃球名校,尤其在2018年,他們創歷史地將全美前三號高中生全部納入麾下,錫安-威廉姆森、R.J.巴雷特、卡姆-雷迪什每一天都活在鎂光燈下,在杜克征戰瘋狂三月期間,甚至有一臺固定攝像機永遠對著錫安,拍攝他所有的一舉一動。

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不是大學籃球的本質,這是卡利帕裡曾經在肯塔基用過的套路,如今竟然變成了杜克的主流思想。我們無意臧否某一種模式,但杜克需要正視的是,他們固然獲得了無數天才高中生的青睞,也吸引著大量媒體縈繞身邊,可杜克卻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這天下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比如在2018年夏天,他們在得到四位天才高中生的同時,也失去了上個賽季的所有先發。

杜克的戰術系統是脆弱的。因為人員的急劇變化,老K註定每一年都要徹底更改戰術思想,比如上一個賽季杜克經常採取聯防,可失去了文德爾-卡特(2018年首輪第7順位)這樣的優秀中鋒,本賽季的杜克根本無法支撐起聯防體系;

杜克的打法是簡單粗糙的。去問問卡利帕裡就能知道答案,過去數年肯塔基就喜歡使用最簡捷的D-D-M(Drive Dribble Motion)式進攻,這種進攻以突分作為最主要的發起方式,因為往往最簡單粗暴的體系才能彰顯最狂野的天賦,對天才球員來說,誰能讓我顯現天賦,我自然就願意加入誰的球隊;

杜克的陣容是畸形的。他們的選人只以天賦為第一原則,在ESPN排名最高的幾位,你們願意來杜克就都歡迎,可他們真的適合在一起打球嗎?杜克本賽季缺乏外線投手的問題極其嚴重,全年三分命中率30.8%,在353所NCAA一級院校裡排名第329位。

包括杜克的角色球員也是糟糕的。每一年這個舞臺都要交給來去匆匆的新人,那些角色球員就算長留在這裡,也得不到鍛鍊的機遇,全年杜克四大新人威廉姆森、巴雷特、雷迪什和特雷·瓊斯的得分佔全隊的77.3%,其他球員場均得分最高的只有5.3分。

老K麾下的杜克,昔年也曾經誕生過無數征戰經年、榮譽等身的名將。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從90年代初期的萊特納、格蘭特-希爾,到世紀之交的埃爾頓-布蘭德、肖恩-巴蒂爾,可現如今的杜克,你再也看不到這樣的球員了。輸球后的更衣室裡,錫安-威廉姆森在感嘆,“現在腦海裡一片沮喪,你能看到更衣室裡的每一張面孔,我只能儘可能不去想未來的事。”

威廉姆森不去想未來,是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兒了,他不會再回到杜克,他即將成為6月NBA選秀大會上光芒萬丈的超級明星,但這也就意味著,他無法拍著隊友們安慰道:沒關係,大不了我們明年再來。

沒有明年了,這些加盟杜克的天才們,在選擇藍魔的那一刻就踏上了不歸路:比如2018年離隊的先發裡,馬文-巴格利、文德爾·-特高位中選,可曾經的全美高中第一控衛特雷馮-杜瓦爾呢?每年都註定有人在杜克會成為犧牲品,一支球隊容不下那麼多天才個個展現天賦的,但選秀行情一路看跌的杜瓦爾還是報名參選了,因為他即便不走,和他同位置的特雷-瓊斯也馬上要來到球隊,再留在球隊也不會對他來年參選提供任何幫助。

杜瓦爾最終落選,一年間他在杜克就從全美第一控衛變成了無人問津的的菜鳥,日前他的雙向合同被雄鹿放棄,一年間在NBA他出場3次,總共只得到5分。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杜克的賽季結束了。賽後老K告訴圍攏的記者們:“這批球員其實配得上更高的榮譽,他們擁有非常特別的一年,沒能挺進最終四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遺憾。”

遺憾嗎?當然,畢竟天才模式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2012年的肯塔基、2015年的杜克都曾經在新生主導下問鼎冠軍,可問題是,前者畢竟有如今鵜鶘的達柳斯-米勒、後者也有勇士的奎因·-克這樣的老將壓陣,今年的杜克,哪裡有這樣的更衣室領袖,哪裡有這樣的球場鎮靜劑?

所以,杜克終究倒下了,他們不是死於運氣,而是死於必然。今年即將出現在明尼阿波利斯的最終四強,密歇根州大、弗吉尼亞、得克薩斯理工和奧本,四所學校加起來也找不出一個One & Done的球員,他們都用時間的淬鍊打造出了強大的集體,從而為學校書寫下新的歷史。

這世間萬事萬物,終究都有著它遵循的客觀規律。NCAA作為一項了不起的賽事,它的魅力不在於為NBA提供了多少球員,而在於它讓萬千學生擁有盛大的專屬舞臺。事實上,肯尼-戈因斯的大學前三年都根本不會投三分,但如果再給他多一點時間會怎麼樣?

5年過去,那扔出的石塊終於正中歌利亞額頭,讓巨人轟然倒地。

楊毅侃球:杜克出局是必然 從建隊那一刻就註定了

杜克的歷史已經足夠輝煌,可如今浸泡在功名利祿裡的他們,不再是教書育人的象牙塔,反倒成了一所明星加工廠。近年來NBA和NCAA一直有意共同調整球員報名參加選秀的條件,NBA或將再度向高中生敞開大門,但一旦球員選擇上大學,則需至少就讀兩年,但日前被問及對這樣的調整有何看法時,老K說:“NBA可能已經做好準備了,但NCAA還沒準備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