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帶魚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尤其是魚鱗!

帶魚 [1] 屬於 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 、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 、 沿岸城市稱魛魚。帶魚的 如帶,呈銀灰色, 及 淺灰色,帶有很細小的斑點, 呈 ,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 漸變細,身高為頭長的2倍,全長1米左右。性兇猛,主要以 、 為食。主要分佈於西 和 ,在中國的 、 、 一直到 都有分佈,和 、 及 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帶魚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尤其是魚鱗!

中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遊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東海帶魚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帶魚產卵期很長,一般以4月~6月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產卵量在2.5萬粒~3.5萬粒之間,產卵適宜水溫為17℃~23℃。

帶魚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尤其是魚鱗!

帶魚全年攝食的餌料種類數共有60餘種, 魚類和甲殼類為其主要餌料類群。帶魚的食物組成存在季節差異,春季以細條天竺鯛、 磷蝦和帶魚為主要食物; 夏季以帶魚、 磷蝦、 糠蝦和刺鯧為主要食物;秋季以口足類幼體、 七星底燈魚和竹莢魚為主要食物; 冬季以帶魚、七星底燈魚、小帶魚和糠蝦為主要食物。攝食強度的季節變化並不明顯( P>0.05) , 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各個季節的主要餌料類群組成存在差異, 魚類餌料的重量百分比均最高; 餌料多樣性指數季節差異並不顯著(P>0.05) , 秋季最高,冬季和夏季較低。通過與歷史資料進行比較發現, 東海帶魚的食物組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已由過去以磷蝦為主轉變為以魚類為主,同時表現出明顯的同類相食的現象。 [3]

帶魚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尤其是魚鱗!

帶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帶魚性溫,味甘,具有暖胃、澤膚、補氣、養血、健美以及強心補腎、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腦止瀉、消除疲勞、提精養神之功效。

帶魚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礦物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實為老人、兒童、孕產婦的理想滋補食品,尤其適宜氣短乏力、久病體虛、血虛頭暈、食少羸瘦、營養不良以及皮膚乾燥者食用。此外,孕婦吃帶魚有利於胎兒腦組織發育;少兒多吃帶魚有益於提高智力;老人多吃帶魚則可以延緩大腦萎縮、預防老年痴呆;女性多吃帶魚,能使肌膚光滑潤澤,長髮烏黑,面容更加靚麗。 [5]

帶魚的DHA和EPA含量高於淡水魚。DHA是大腦所需的營養物質,對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加之帶魚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使其較一般淡水魚更具補腦功能。EPA則俗稱血管清道夫,對降低血脂有益。帶魚中豐富的鎂元素也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

帶魚肉質細膩,沒有泥腥味,不論鮮帶魚還是凍帶魚都易於加工並可於多種食材搭配,常見做法有清燉、清蒸、油炸、清蒸、紅燒,也可以做乾鍋、火鍋以及多重西式、日式料理。魚肉易於消化,是老少咸宜的家常菜譜。

帶魚的營養價值十分高,尤其是魚鱗!

鱗的價值

其實所謂的銀鱗並不是鱗,而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稱為“銀脂”,是營養價值較高且無腥無味的優質脂肪。該脂肪中含有三種對人體極為有益的物質:

一、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同時可以增強皮膚表面細胞的活力,使皮膚細嫩、光潔,使頭髮烏黑光亮,是難得的美容秀髮產品。

二、 。可減少細胞的死亡率,能使大腦延緩衰老,被譽為能使人返老還童的魔力食品。

三、6—硫代鳥嘌呤物質。該物質是一種天然抗癌劑,對白血病、胃癌、淋巴腫瘤均有防治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