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除黄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重舟难过千重山


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

从《三国志》记下来的情况来看,诸葛瞻打这场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

(诸葛瞻剧照)

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来到涪县时,他就呆在那里,不做任何战前准备。当时黄崇让他分兵把守险要的地方,但是他竟然什么也不做。

二是邓艾虽然有两万人,但军队翻山越岭,士兵疲倦,粮草匮乏。对付这样的军队,只需要以逸待劳,固守不出,可能就把他拖死了。但是诸葛瞻却一定要出去和邓艾硬拼。

三是仗还没开打,诸葛瞻就说丧气话,说自己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这话既不团结人,又灭自己威风。

就算是一个平常人也不会这样做,何况是大家都认为是聪明人的诸葛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的?

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我们不解,历史上也有人表示过怀疑。比如写《华阳国志》的西晋末年的史学家常璩曾说,他曾向当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证过,当年陈寿与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陈寿在诸葛瞻手下当官的时候,曾受过侮辱。因此,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故意黑诸葛瞻。

不过,就算陈寿故意黑诸葛瞻,他毕竟是个史官。中国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质是能够保证的。也就是说,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他不可能乱写;别人没说过的话,他不可能乱说。只不过史官在写在说的时候,是想表达一种“微言大义”而已。

(邓艾剧照)

那么,陈寿写诸葛瞻说的那“三罪”,是想表达什么“微言大义”呢?

我认为,陈寿是想说,诸葛瞻打仗不行,却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他说“三罪”,其实就是说,灭国的责任,首先是黄皓,其次是姜维,接着才是自己。

为什么说诸葛瞻把责任推在黄皓身上,是“微言大义”呢?

照理说,黄皓讨好刘禅,让刘禅耽于享乐。诸葛瞻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不管他是不是真该负责,在道义上,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毕竟黄皓是宦官,在古代,宦官几乎就没有好形象。国家有什么问题,都会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但是,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其实是个借口,是因为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因此才说宦官。也就是说,陈寿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诸葛瞻是想把责任推在刘禅身上。

为什么又说把责任推在姜维身上,也是“微言大义”呢?

因为姜维持续不断地发动北伐,这是诸葛瞻他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姜维只不过是执行而已。而诸葛瞻却说“外不制姜维”,意思就是姜维持续不断地北伐这件事,是不对的。

(黄皓剧照)

连姜维北伐这一项基本国策都要否定,诸葛瞻心里的阴暗面积有多大?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陈寿虽然在这里表达“微言大义”,其实,或许实际情况并不是陈寿想的那样。诸葛瞻的话中,其实表达着当时真实的现状和他的困惑,诸葛瞻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

当时的蜀国,已经和刘备时期的蜀国,以及和诸葛亮时期的蜀国都很不一样了。刘备时期的蜀国,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若不是夷陵大战失败,刘备又病死,蜀国肯定会一直强盛下去。诸葛亮时期的蜀国,虽然修好了与东吴的关系,不用分精力对抗东吴。但是,诸葛亮发动的连年不断的战争,已经让蜀国呈现一种衰败之势。到姜维时期的蜀国,国内更是被战争拖得一穷二白,已经打不起仗了。所以,当时包括谯周等很多人都反对姜维北伐。

对于诸葛瞻来说,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也觉得姜维北伐不对,另一方面,姜维又是执行他爹诸葛亮的政策,他不好说。不过,诸葛瞻权衡利弊,还是反对了姜维继续北伐。而姜维不听,一意孤行地北伐。所以诸葛瞻才说了那样的话,表达了那样的忧虑和困惑。

当然了,诸葛瞻心中虽然并没有那么阴暗,但他确实能力不足,又是一个失败者,他被史官贬低,也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诸葛瞻并不是什么优秀的人物,刘备的儿子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大概也没有强多少。

诸葛亮娶妻多年,四十好几还没有儿子,眼看着后继无人,诸葛亮只好给远在东都的大诸葛瑾写信:大哥,你儿子多,不如过继一个给我吧。诸葛瞻请示了一下孙权,决定把次子过继给诸葛亮,可没想到,过了几年,诸葛亮的老妻竟生出了个儿子来。

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当然喜不自禁,对幼子给予了厚望,给他取名“诸葛瞻”,字“思远”,希望儿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闻名千古的《诫子书》就是诸葛亮专门为儿子量身定制的,诸葛亮希望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然而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时候,诸葛瞻才8岁,他无法在培养自己的儿子,只能把小诸葛瞻托付给了刘禅。诸葛瞻虽然老爸死得早,但他却也算是喊着金钥匙出生,17岁时,刘禅把女儿嫁给了他,18岁任命为羽林中郎将,没多久,又高升侍中。

诸葛瞻如此火箭式的上升,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实际上他也没啥政绩可言,这完全是靠了死去老爹诸葛亮的荫泽。

诸葛瞻大概也是有野望的,他也希望像他爹一样成为总领蜀国大政的人物,可惜他的才能并不能支撑起他的野心。


蜀汉景耀四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可以说,这时候的诸葛瞻已经是执掌中枢的人物了。但他面对弄权的黄皓是什么表现呢?

《诸葛亮传附董厥传》中称“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年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权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不与皓和好往来。”

瞻、厥也就是诸葛瞻跟董厥,两人士蜀国末年的执政者,建指的是樊建。樊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也间接说明诸葛瞻、董厥与黄皓之间有所往来,并且对黄皓“咸共将护。”

是故,所谓“吾内不除黄皓”,其实也就是诸葛瞻临死之前的口嗨。虽然黄皓是刘禅制衡下刻意提拔上来的小人,但作为诸葛亮之后,诸葛瞻做不到除“小人”,差不多还与这个小人“同流合污”,其人的政治品格看起来也高尚不到哪里去。

至于“外不制姜维”,诸葛瞻跟姜维算是玩不在一块。在诸葛瞻之前,蒋琬、费祎的时代,姜维尚能独镇汉中,主持北伐,跟中枢的步调也算合拍。但等这两人死后,姜维的处境就开始尴尬起来。

黄皓专权后的蜀汉,朝政已经崩坏,唯一敢站出来指责黄皓的只有姜维,景耀五年,姜维就曾启奏刘禅要求将其处死,只是刘禅不同意,自此,姜维就跟黄皓结怨,姜维怕黄皓对自己不利,因此请求沓中屯田,再不敢回成都。

而同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就与董厥一起上书认为姜维好战无功,导致国内疲敝,要求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削夺了他的兵权。这个事情里面有没有黄皓的影子,也就不好说了。

这里不能制姜维,大抵指的是姜维跟朝廷步调不一致,不听话的意思吧。实际上姜维又有什么错,满朝文武包括诸葛瞻都跟黄皓步调一致了,他能站出来要求制裁黄皓,这算是为了蜀汉好吧。

总而言之,诸葛瞻的“遗言”只是一种临死之前的无奈,在政治上,他与小人站在了一起,而不能肃清朝政,在外事上,他也不能认清姜维的忠心,反而处处防备。看不清形势,能力又有限,最终战死绵竹也是意料中事。

“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也算是诸葛瞻最后的呐喊,一种无可奈何的自以为是吧。


江畔初见月


别把诸葛瞻想得那么高尚,事实上诸葛瞻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照着蜀汉朝廷给诸葛瞻设定的路径,沿着其父诸葛亮的光辉路径,却越走越难行。

诸葛瞻是诸葛亮46岁才得的儿子,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却在儿子出生的半年后,开始历经6年的5次北伐,终因操劳过度而死在战场,临死前诸葛亮特意修书一封,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内容是这样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归结为八个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养德。

正因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使得蜀汉朝廷将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任务无情的加在诸葛瞻的身上,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17岁娶了公主为妻,拜骑都尉,18岁任羽林中郎将,不久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



34岁的诸葛瞻担任他父亲诸葛亮同样的职务军师将军,而且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的年龄也是34岁。

35岁的诸葛瞻,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这个升迁速度,要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也没有其它原因了,蜀汉朝廷把对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加在了诸葛瞻的身上。

不过好在诸葛瞻聪慧可受、才思敏捷、为人忠诚、道德高尚,但诸葛瞻为什么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实上诸葛瞻主要针对的是姜维,对于黄皓,诸葛瞻并不排斥。

陈祗死后,蜀汉尚书台执政的主要有三个人:尚书令樊建、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陈祗生前执政时,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维北伐的人,陈祗死后,尚书台执政都反对姜维北伐,而且诸葛瞻和董厥还上表皇帝,削姜维兵权,将姜维调职。

同样希望姜维倒台的人还有宦官黄皓,而且有理由怀疑诸葛瞻与黄皓合谋拉姜维下马,尚书台中只有樊建不与黄皓来往,而诸葛瞻面对黄皓的弄权并没有制止和纠正。



黄皓为什么之前不敢弄权?

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这样的名相来制止,来约束,从陈祗开始,不再约束制止黄皓,包括诸葛瞻,这才让黄皓有机会弄权,换句话说,蜀汉朝廷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讲真话,或者没有正直之士来制止黄皓小人的行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姜维一生最执着的事,就是北伐,这同样是诸葛亮当年的理想,身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理应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何以诸葛瞻要排斥姜维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要求这样做的。

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袆,没有姜维。而蒋琬和费袆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国内,休养生息。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后,如果再进行北伐,蜀汉国力就会严重透支,提前走向灭亡 。



而蒋琬和费袆的能力,治理内政绰绰有余,对外战争则心力不足,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姜维却是另一个有理想的极端主义人物,执着北伐,毫不放弃,哪怕刘禅投降后,姜维都没有放弃复国的理想。

而诸葛瞻呢?显然继承了父亲诸葛亮的遗属,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国家,与姜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对于诸葛瞻来说,姜维是战略分歧,黄皓是内部问题,因此诸葛瞻没有制止黄皓,反而一力针对姜维。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与关羽的儿子关兴、张飞的儿子张苞一道,都是蜀汉政权的顶级官二代,论辈分可以跟后主刘禅平起平坐。

关兴、张苞继承了父辈的勇猛善战,只可惜寿命太短,以至于蜀军中高级将领出现青黄不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姜维的九伐中原只能拿廖化这样的老将充数撑场面。

相对于关兴、张苞在战场上的表现,蜀汉政权上下寻思着以诸葛亮的声望和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儿子诸葛瞻自然也是虎父无犬子,在内政管理上应当有特别的长处,于是蜀汉政权后期上上下下对诸葛瞻,都有极高的期待。

由于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仕途起点很高,17岁就娶了公主为妻,官拜骑都尉。之后就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一级级地顺利升迁,直至35岁时做到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诸葛亮的学生刘禅当蜀汉皇帝,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主掌蜀汉军政,这对深深地带着诸葛亮光环的CP组合,到头来被证明完全不能守住蜀汉那点基业。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刘禅便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尚书台机构管理国内所有军政事务。

诸葛瞻进入尚书台,表明刘禅实际上已经把蜀汉的军政大权,很大部分委托给了他,他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蜀汉政权未来的生死走向。

内政方面,到了诸葛瞻手里,蜀汉逐渐呈现出宦官干政的势头。不同于他的父亲诸葛亮,诸葛瞻并没有实际的一把手地位和威望,对蜀汉政权内部各条线的掌控和管理没办法大刀阔斧,自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说实话在黄皓问题上,也不能完全怪诸葛瞻理政无能。再怎么说他上头还压着一个皇帝刘禅,人家刘禅宠幸维护黄皓,当宦官的保护伞,能让臣子身份的诸葛瞻怎么办?

但蜀汉官场人心涣散、乌烟瘴气,连东吴使者来访都看出“入其朝,不闻其言”,大家都习惯不讲真话成普遍现象,这口黑锅诸葛瞻不背谁背?至少屁股坐在那个位置上,也要负个领导责任吧。

再看军队事务,诸葛瞻照样没什么威信,根本指挥调动不了大将军姜维。

诸葛亮死后,蒋琬、杨仪、姜维等人联合杀死魏延,在内斗中胜出掌握蜀汉上层权力,说起来有点来路不正。

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姜维一直以继承武侯北伐遗志自居,效仿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搞出了长年累月的九伐中原军事行动。损耗蜀汉大量的国力,闹腾出的动静不小,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止步于魏国的秦岭防线。

蜀汉在魏蜀吴三家中,本来就人口、国力最弱,再加上几十年不断用兵,名利早已趋向于枯竭,呈现出“经其野,民皆菜色”的亡国景象。

对此,诸葛瞻也是毫无作为,因为手中握有蜀汉绝大多数兵权的姜维,根本不搭理他。姜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汉中地区屯田积蓄粮食,手中有兵又有粮,诸葛瞻也是奈何他不得。

有皇帝罩着的黄皓,不敢搞;有兵马护身的姜维,又搞不动。诸葛瞻管理的,就是这样一个权力松散的国家。

等到魏国伐蜀,邓艾的部队深入蜀国腹地,逼近成都门户绵竹时,诸葛瞻只能带着蜀汉最后的禁卫军,硬着头皮去迎战邓艾。

可这场仗打下来,又暴露了诸葛瞻行军布阵的不在行。

当时,部下建议诸葛瞻凭借涪县一带的有利地形,采用据险而守的战术,将邓艾的人马阻挡在成都平原外头。等到这股魏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发挥主场作战优势,以逸待劳地扑灭敌军。

这个方案切中敌我双方要害,其实很可行。

蜀汉最精锐的兵马都在姜维手里,正在剑阁一线跟魏国邓艾的军队对峙。而诸葛瞻率领的阻击部队,名头响亮是刘禅的禁卫军,但他们大多是成都附近的二流守城兵马,战斗力较弱,并不适宜在开阔地形的野战格斗厮杀。

而邓艾避开姜维的防线,由狭窄的阴平小路偷渡至益州腹地,沿途山高水险根本带不了任何攻城器械,城池险关对他们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正千方百计寻求与蜀军的野外作战呢。

偏偏此时的诸葛瞻,在进攻还是固守的战法上犹豫不决,白白让邓艾进军到了绵竹的开阔地带。

双方一开打,蜀军毫无悬念地兵败。眼看大势已去,诸葛瞻留下一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遗言后,便冲入魏军阵中战死。


剧透历史


研究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从说出这句话的人——诸葛瞻来入手分析。

▲诸葛瞻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独生子,自幼聪慧、才思敏捷,与曹冲颇有几分相像,可诸葛亮评论他: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意思说怕他过早地成熟,很难成为大才,没想到一语成谶。后世戏说这段故事的时候,常常与刘备在长坂坡摔阿斗来相比,一个是把孩子摔傻了,一个是把孩子咒傻了。

当然了,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相比于后主刘禅,诸葛瞻在蜀国后期,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在蜀国后期,黄皓、诸葛瞻、姜维、陈袛、董厥可以说位极人臣,共同撑起了整个蜀国的一片天。

而这几个人中,黄皓属于宦官专权,把朝堂之上弄得乌烟瘴气,更令后主刘禅不思政事,是蜀国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黄皓属于人人得而诛之。

▲蜀后主刘禅与宦官黄皓

除了黄皓以外,只有陈袛和姜维是坚定的北伐派。因此,在陈袛死后,蜀国的权利核心圈只剩下姜维一人苦苦支撑着诸葛亮未竟的

北伐大业

一、姜维连年北伐导致蜀国国力空虚

▲蜀国势力图和地貌图

诸葛亮死时留下的“良臣”费祎被刺杀身亡之后,姜维就成为了蜀国的军事统帅,而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北伐中原,完成诸葛亮留下的事业,恢复蜀汉的荣光。从公元247年一直到公元262年,这15年时间,姜维总共进行了九次北伐。其中胜利三次战败两次,不胜不败四次。

我们从两张图中可以明显得知,蜀国不仅是三国中地盘最小的,而且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具有很多劣势:

  1. 可耕种产粮的地域极小;
  2. 对外贸易交通不便,百姓生活来源单一;
  3. 出兵北伐战线须拉的很长,不利于后勤补给。

因此姜维后期连年的征战可以说是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致使难以为继。

二、姜维穷兵黩武导致蜀国民怨沸腾

且此时的蜀国,朝堂之上忠臣能臣多受黄皓排挤,虽不至于奸臣当道,但治理国家的能力也远不及刘备初入川之时。

这也是姜维北伐与诸葛亮北伐在客观条件上最大的区别。

▲姜维

据史料统计,当时蜀国总人口不过百万,数万人的军队常年要拉出去北伐,其供养难度可想而知。此外,连年的征战导致经济衰退、男丁多有死伤,更加招致了百姓的不满。

这些原因也致使姜维虽然兵权在握,可以在蜀国朝廷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多有与他意见相左之人。诸葛瞻甚至还曾经上表要求革除姜维兵权,将他调离重要岗位。

姜维在与黄皓的争斗中失败后,便带领主力部队屯田沓中,从此便再也没有回过成都。

三、诸葛瞻想要制衡姜维的原因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根源性原因以外,诸葛瞻想要制衡姜维,是早就在心底存在的想法。他和姜维之间的矛盾不是利益之争,而是关于蜀汉发展方向的意见相左。

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对于姜维这个父亲的关门大弟子,诸葛瞻打内心里反感,原因有以下几个:

  • 诸葛瞻对于姜维连年用兵的做法很反对,他对于蜀国的家底还是很清楚的,连他父亲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六出祁山也只不过是打了一个平手,姜维在才干上,远远不及诸葛亮,竟然频繁发动战争。
  • 诸葛亮虽然没做到凡事说了算,可是基本朝堂之上无敢反对者,唯一一个叫板的李严还被他贬为庶民,而姜维空有兵权,在朝堂之上话语权很小,所以招致了诸葛瞻等人的不满。
  • 后主时代,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同时期姜维被升迁为大将军。他们二人一个统领国事,一个统领军事,可见诸葛瞻地位很高,话语权很重!加之又有父亲诸葛丞相的光环加持,可想他在蜀汉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之巨大。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综上所述,也就不难理解诸葛瞻为何一直想着要制在外统军的姜维了。

后记:邓艾伐蜀时,诸葛瞻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一起防御绵竹,后来他仗着兵力人数优势,不听黄崇死守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笔者『戰國君』认为:

纵观诸葛瞻之一生,初聪慧,凭父之功,政路通畅;及长成,才渐疏,泯然众人;位重而才疏,野心难填,终致兵败身死,咎由自取。


关注 ,带你畅游历史的星河,品读历史人物,汲取文化的滋养~

随手转发是美德,

欢迎在下方留下宝贵评论,和我一起交流三国那些事儿~


戰國君


身为诸葛亮的儿子,本来应该继承父亲的意志,帮助刘禅,也就是帮刘氏家族去统一天下,可惜的是诸葛瞻虽然是有这样的希望,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有两个原因,在外面打仗有姜维,他已经继承了诸葛亮所有的权力,可以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之所以把所有的权力给了姜维,就是因为姜维是一个很好的人才,而那个时候诸葛瞻只有几岁,不能够打仗。而黄皓已经得到了刘禅的宠幸,可以说是刘禅身边上的大红人,没有人能够得罪他。

而诸葛瞻虽然是非常的聪明,但是却没有诸葛亮那么厉害,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仍然还是一个小小的官员。根本不是像诸葛亮当上了丞相,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都没有诸葛亮那么厉害,诸葛亮想让刘禅做什么,刘禅就得听诸葛亮的。而这个诸葛瞻就驻守这一个小小地方,地位非常的尴尬,远离朝廷,又没有兵权。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诸葛瞻到底是有多可悲。

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瞻不服,他认为自己才是他父亲最好的接班人。

诸葛亮死的时候,诸葛瞻还只有8岁。虽然诸葛瞻比较小,但是从小就特别的聪明,很多人都认为诸葛瞻是能够继承诸葛亮的才能。但是诸葛亮却认为诸葛瞻应该要继续磨练下去,虽然他继承了自己的天赋,但是心却比较急躁,这样对于他以后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诸葛亮就写下了著名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儿子,一定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够做好任何事情。

诸葛瞻慢慢的长大了,虽然是非常的厉害,但是却没有了好的脾气,诸葛亮一般遇到事情都非常的冷静,可是诸葛瞻就非常的冲动,就算拥有再好的天赋也没有什么用。任何事情都是有好的办法的,只要自己努力的去想,冷静下来就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姜维是非常的有才能,但他也是为了蜀国的,也是为了诸葛瞻父亲的遗愿。诸葛瞻应该要和姜维团结起来,一起去努力北伐,而不是应该互相残杀,这个就背弃了他父亲的意愿。要是他们能够团结起来的话,或许就真正的能够达到北伐的目的,两个人常常联手,蜀国也不会最后没有人才,完全都是内耗造成的。

人要是有了嫉妒心的话,就会变得非常的可怕,认为所有的责任都是在别人身上,都不会去考虑自己的问题,而诸葛瞻就是这样子的。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很多的爱,但是诸葛瞻却没有得到。

诸葛瞻虽然是非常的厉害,但是仍然没有听从他父亲的告诫,还是那么比较急躁。在绵竹之战中,他要是能够冷静下来,听从手下的人安排的话,也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其实这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诸葛瞻从小就没有父亲,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好好栽培,所以才会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我们假想一下,要是诸葛亮能够多活几年,诸葛瞻就能够待在诸葛亮的身边。这样的本领可都是非常的厉害,不仅是能够呼风唤雨,而且能够上至500年,下至500年。哪怕是诸葛瞻学到了一点皮毛,也不会被邓艾打得落花流水,实在是丢了他先人的脸面。

可是诸葛瞻在临死的时候依然没有忘记,他是诸葛亮的后代。如果诸葛瞻是宁死也没有投降,就连他的儿子诸葛尚也是一样的。就像诸葛亮当初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样,这种忠诚的血液,诸葛瞻还是继承了下来。


古今历史观文


诸葛瞻无疑是不喜欢姜维的,他和他的父亲诸葛亮不同,姜维在他心中不是堪当大用的人才,反而是兵权在握的一位危险人物。不过可惜的是,诸葛瞻对于自己的判断太多自信,原以为可以制住姜维,想不到最后能够抗衡姜维的费祎死后,他却再无制衡姜维的办法。

蜀汉名将姜伯约

姜维最开始的时候属于曹魏阵营,后来在北伐时期,被同僚排挤猜忌,不得已只能投奔了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很器重姜维,可是由于他是曹魏降臣的身份,所以在蜀汉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姜维不会狼子野心。

尽管诸葛亮认为姜维可以作为自己死后北伐的一枚利器,可是他死后,姜维失去了助力,所以在蜀汉的地位十分尴尬,并不能顺利完成诸葛亮的遗志。

虽然姜维的地位尴尬,也一直得不到诸葛瞻等人的信任,但是不可否认,他的能力是很强的。后来更是以身殉国,表明了自己的一腔忠肝义胆。真真算是一位英雄人物。

诸葛瞻、费祎达成共识

诸葛瞻并不是单单针对姜维这个人,而是他太清楚蜀汉的情况了。虽然说不得不北伐,可是连年征战,蜀汉的损耗有多严重,他是明白的。所以,他看不惯姜维如此用兵的方式。他不是不赞赏姜维的用兵才能,只是和自己的父亲比起来,姜维实在是差了一点火候。

姜维对内对外都没有诸葛亮能够带来的影响深远,所以,他坚定的完成诸葛亮的遗志,很容易导致蜀汉最终走向不好的结局。

所以,诸葛瞻和费祎对于这种用兵的方式都十分的不满,二人达成了共识,控制住姜维的用兵数量。防止出现更坏的结局。

费祎之死与姜维上位

费祎后来被曹魏的降将郭循行刺身亡,他死后,姜维得到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力,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他。姜维终于可以完成当年答应诸葛亮的承诺了。不过可惜的是,北伐失败了。

结语

总的来说,诸葛瞻不是讨厌姜维,毕竟他确实是忠臣良将。只不过站在国家存亡的利益上来看,他对姜维的做法感到不满罢了。或许他和姜维不是这样的制衡关系,蜀汉的命运会有改变也未尝可知呢?


草木皆史


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进屯绵竹,埋人脚步而战,父子死焉。

先看下诸葛瞻说出这句话的背景,在景耀六年,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军队前往抵抗,诸葛瞻到达沛县后犹豫不决,未按照黄崇的建议占据战场险要位置,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邓艾大军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不得已退守锦竹,但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仍拒绝了邓艾的招降,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

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最终绵竹之战诸葛瞻父子二人皆战死。

诸葛瞻所说三罪,第一点黄皓乱政,未能早日除去,第三点在最后绵竹战以前的一战未能听从黄崇建议守住红油。第二点讲的就是未能在朝堂之上制衡姜维,让姜维权力过大,频繁发起战争,空耗了蜀国国力,实际上史书《华阳国志》对姜维评价也指出了这点,

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书中指出姜维有些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意思,多次出岐山都未能成功,但要知道即使是被三国演义捧上天的诸葛亮六出岐山也是无功而返,所以并不能说是姜维能力不行,而是这条路本来可能就是错的,翻遍历史评论也未有半分指责他未对蜀国尽力或是不忠义的话,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姜维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在三国之中绝对是名列前茅!

最后提一句,当时诸葛瞻和姜维算是政敌,可能有点乱扣黑锅的意思。


荐影阁


诸葛瞻的这段话,道出了他必须出战的理由,也道出了蜀汉灭亡的原因。

悲壮的豪言壮语后,出战身死

263年11月,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令诸葛瞻率军进驻涪城,前往抵抗。

黄权之子黄崇,认为邓艾远途而来,粮草困难,利在速战,建议分守险要,诸葛瞻不听。

邓艾先锋猛冲,诸葛瞻失利,退守绵竹。绵竹,诸葛瞻激励三军,慷慨激昂地说出了“我内不除制黄浩,外不能制姜维,出战又不能守护国土,有此三罪,还有什么理由回去呢?”

说完,诸葛瞻率军决战,兵败身死。

莽撞的出战背后,是深深的无奈

诸葛瞻不凭绵竹而守,莽撞出击,历来被后人指摘。

其实,诸葛瞻已经没有资本选择死守绵竹了。

1、机遇已失,困不死邓艾。

邓艾奇袭江油时,粮草不济,人困马乏。当时,诸葛瞻如采纳黄崇的建议,分守险要,是有可能困死邓艾的。

江油,是涪城的北大门。其下,山高水险。如果诸葛瞻抢占险要,邓艾军将面临困境!

但当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占据涪城后,涪城物产已经完全可以供应邓艾军了。

2、守绵竹,姜维危。

在邓艾早先的计划中,偷渡阴平的目的,就是威胁涪城。他断言,一旦涪城受到威胁,姜维将不得不率剑阁军西援,钟会就可以两车并行,进入坦道了!


因为:涪城一旦被魏军控制,成都到剑阁前线的大道就会被切断。姜维不但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困境,还将陷入粮草困难的窘境!

3、诸葛瞻已经没有资本死守绵竹。

蜀汉灭亡时,国库中,只有米四十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

邓艾在《河济论》中,曾做过测算。他认为,米三千万斛,供十万大军五年的军粮。

三千万斛,够十万大军吃五年。那么,四十万斛,只够十万大军吃一个月了!

阳安关丢失后,姜维、诸葛瞻都要依赖四川盆地的补给。

诸葛瞻,有什么资本“坚守不出”呢?

诸葛瞻之所以落到这般窘境,其原因,正在他所总结的“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

不能制姜维,致使国库空虚

国库里就只剩下这么点家当,正是因为诸葛瞻这个尚书令不能制约姜维,使经济建设与军事攻伐失去平衡的缘故。

诸葛亮时期,军事、经济、政治都是他一把抓,他能协调好经济和军事的关系。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也能控制姜维北伐的规模,保证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费祎死后,姜维掌握军权,北伐的规模越打越大,连年征伐,民有菜色!

诸葛瞻等人,曾经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262年,诸葛瞻牵头,蜀汉大臣联名建议:试图撤掉姜维大将军、凉州刺史的职务,改任姜维为益州刺史。

但是,刘禅未采纳!

如此,连番征伐,到了蜀汉危急时,堂堂蜀汉,就只有那么点家当了!

对黄皓与姜维矛盾的处理不当,致汉中空虚

虽然姜维北伐耗损国力,但是,姜维毕竟善战,如果不是政治斗争的威胁,以秦岭之险,未必不能守住蜀汉。

诸葛瞻等人在“除黄皓、制姜维”上的举措不当,使形势恶化。

在诸葛瞻等人联名要求更换姜维时,黄皓也参和了进来,建议改用阎宇为大将军。

姜维遭遇排挤,立刻入宫见刘禅,要求除掉黄皓。(诸葛瞻说他后悔内不能除黄皓,但我们从未见过他要除黄皓之举)

刘禅说黄皓不过一个服侍自己的小儿,拒绝了姜维的建议。

无奈之下,遭到大臣与宦官联合压制的姜维,被迫远驻沓中,避难屯田!


姜维,你们可以换,也可以不换。但是,没有什么比让大将即领军又遭排挤更糟的事情了!

由此,本就兵力紧张的汉中更为空虚,给了魏国大举攻伐的机会!

可以说,这个结果,比“不制姜维”更危险!

黄皓、姜维、诸葛瞻,他们分别代表了宦官、朝臣、大将,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立场。

如果诸葛瞻不能除掉黄皓、姜维,那么,他的职责应当是协调好三方的关系。

可是,诸葛瞻等人,却对黄皓纵容结交,在调整姜维的动议中,与黄皓联合行动!

最终,大将遭到孤立,与大臣互不信任,导致国防决策混乱,给敌可趁之机。

自己被架空,无所作为,导致国家灭亡

姜维在得知魏军即将大举北伐时,曾建议调张翼、董厥率军到阳安关加强防务,廖化到阴平桥头确保沓中与汉中的联系。

可是黄皓相信巫师的话,认为敌不会来攻,启奏后主扣住提议,群臣无人获知这一情况。

后来,魏军进攻时,攻汉、乐两城都不能克,直到阳安关协防的蒋舒投降,魏军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阳安关,魏军取得了大量的粮草、物资。

可见:如果张翼早些进入阳安关,蜀军有足够的粮草、兵力防御魏军,魏未必能攻取汉中!

遗憾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姜维、黄皓在说话、办事。而诸葛瞻为代表的大臣集团,居然屁都没有一个,甚至还不知情!

看来:诸葛瞻不但“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自己也在权力斗争中被架空了!

此时的蜀汉,完全失衡,在内斗中,只剩下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昏招了!

诸葛瞻“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正是反省自己的失误。

身为尚书令,他未能协调好国内关系,致使蜀汉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覆亡。而他自己,也除了“一死报国恩”,也已别无选择了!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身份特殊不说,地位在蜀汉内部也并不算低。他临死前曾经感慨到“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意思是空留遗憾于世上。这是为何?

历史上诸葛瞻是很壮烈的一个人物,他对蜀汉帝国的忠诚和劳苦并不比其父诸葛亮更少,只是诸葛亮的光芒太耀眼而被掩盖了而已。在邓艾伐蜀时,诸葛瞻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一起防御绵竹,后来他不听黄崇死守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后主时代,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同时期姜维被升迁为大将军。一为统领国事,一为统领军事,可见诸葛瞻地位并不低,至少是帝国中央实力派人物,话语权很重!加之又是诸葛亮之后,身份光环庇护,可想他在蜀汉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之巨大!

同时,诸葛瞻又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我们无需主观评论,引用几个名人的评价即可望其大概。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诸葛亮评价: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干宝评价: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可见诸葛瞻是一个顶着光环出身,先天有约,但后天成就平平的人物,但他对帝国的忠诚对团队的劳苦还是为人们所铭记。

相比较于姜维,诸葛瞻不那么耀眼,但就是从这个不耀眼但身份却很特殊的遗言中,我们可以品评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诸葛瞻的遗言其实揭示了帝国内部的尴尬。什么尴尬?治国理念的博弈,亦既国家何去何从的博弈!

我们都十分清楚,姜维是诸葛亮钦定的接班人。对于姜维诸侯亮这样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诸葛亮给予姜维至高的评价,甚至把兵权也直接交给了他,所以后者才自然而然成为蜀汉的大将军。否则,作为一个外来者,想要这样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姜维为何能得到诸葛亮的如此器重,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与诸葛亮的治国理念一致。认为北伐才是蜀国的出路。诸葛亮六次北伐,为的是巩固蜀汉政权同时争取生存空间。姜维也是这个理念,并将其推向极端,终其一生,尽然北伐了十一次。当然,这只是他们师徒两个的理念。其他人是否也是这样认为的呢?答案是否!

在蜀汉内部,其实存在相当一股力量反对北伐,其实质是认为应该修身养息。其中最核心的力量是后主刘禅!费祎执政时期,姜维被授予录尚书事,同时担任将军的职位。姜维一直想大规模北伐,每次都遭到费祎的限制,费祎给他的人不超过万人。这样小规模的北伐,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后主刘禅默许了费祎的安排。费祎去世后,姜维执政,随后则展开了连年的北伐,将蜀汉国力掏空了。这样的局面,后主当然不愿意继续,反战派应运而生,而其中的著名实力派人物就是诸葛瞻。《三国志.蜀书》记载,景耀五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可见,诸葛瞻是蜀汉内部反北伐派中的代表力量!而且,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子的特殊身份,有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诸葛孔明这一个最大北伐派的儿子都站出来反对北伐,你姜伯约又有什么理由继续北伐呢?!后期姜维不得不在沓中种麦,既是北伐不力的结果也是诸葛瞻为代表反北伐派力争的结果。

综上不难看出,蜀汉帝国到了后期,尤其是刘备、诸葛亮等开创型巨头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后,事实上存在了权力分化、集权弱化的情况,刘禅又是一个放手不管的主,所以在帝国何去何从这样本身就很有争议的问题面前,权力层出现高度的分化甚至斗争!题主所议诸葛瞻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感慨,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写照!权力分化,内部斗争,国力积弱……种种不利因素堆叠,蜀汉帝国的衰亡也就不难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