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条山下小山村,6旬老人当雇工给人摘花椒,一天能挣100元


山西芮城县风陵渡北部中条山区一带,这里大部分是山坡地,山坡面南日照充足,这里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是全国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以中夭花椒基地为中心,辅射分布于中夭、阳城、杜庄、大王、学张等乡镇沿山一带,素有“花椒之乡”的美称。

芮城花椒以其独特优质的品质,畅销于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广东、四川、内蒙等地。主栽品种“大红袍”品质优良、色艳、粒大、皮厚、味浓、晒后不变色、可榨油,含油量高达25—30%,而且是工业用油和医疗保健用品。

入秋后天气依然炎热,在风陵渡六管村路边的一户人家的门洞里,摄影师看到几个人正围坐在小桌前吃饭,一个凉拌菜、一个炒豆腐、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人一碗南瓜小米汤,一大盘馍馍。

上前攀谈得知,这几个妇女是这家椒农雇的摘花椒的雇工,因这家女主人去世,男主人不会做饭,她们摘椒回来自己动手,熬的米汤,炒了两个菜,拌了一个凉菜,菜是主家买好的,馍馍管饱。

雇工里年龄最大的是66岁陈大娘,最小的也50岁了。陈大娘说,她们早上5点天刚亮就出门去地里摘花椒,一直到中午11点天气最热的时候回来,回来洗洗做饭、吃饭,休息1、2个小时,下午3点多到地里继续摘花椒,一直到晚上快8点天黑才回来。

陈大娘说:“我们摘花椒每天要干近12个小时,摘一斤花椒3元钱,一天能挣100多元,手快的年轻人一天能挣一百七八。我们年龄大了,手脚慢,挣一个算一个,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是山下风陵渡的,家里没有花椒,我们村的一个媳妇是六管村的,她听说村里有人要雇人摘椒,跟我们一说,吆喝了几个老姐妹就来了,现在这山村也通了电动公交车,一个人3块钱就坐到了。”

陈大娘说,我们上来就天天连续摘,遇到下雨天,就可以休息,可以回去转转,看看老汉,看看孙子,坐公交车也方便,这一家的花椒估计要摘20多天,这样的活年轻人看不上,现在年轻宁可出去打工去,也不干摘花椒的活,农村的雇工都是我们这样的中老年人。


雇主芦大爷今年66岁,他说,老伴已经去世几年了,儿子儿媳在南方打工,我们这的地全是旱地,靠天吃饭,看老天爷脸色,风调雨顺了,花椒长势好一亩地能产一百多斤干花椒,赶上天旱一亩地也就能收六七十斤,花椒价格最好的时候卖了六万块钱,不好的时候卖二万多块,刨去雇工的钱,基本上就不挣钱。

芦大爷说,摘花椒可是个辛苦活,全靠人一点一点摘,花椒树上刺多,扎手是家常便饭,二个月下来,手上全是老茧和口子,有的人还过敏,摘一季花椒手上的皮肤都是烂的,没办法还得咬牙坚持继续摘。

我们向芦大爷他们告辞,这位常大姐娘家就是六管的,她热情的把我们送出大门,摘花椒这么辛苦,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能人,发明一种摘花椒的机器,可以减轻椒农们的劳动强度,最起码不要扎手了,祝愿芦大爷今年有个好收成!【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