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孩子動不動就暴躁?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成為情緒控制者

前幾天我同事跟我抱怨說,他的孩子最近有點反常,遇到問情緒題很容易暴躁,做作業的時候一遇到不會的就會撕本子,摔鉛筆,然後我就教訓他,他就突然變得很暴躁,拿起東西就摔,杯子已經被他摔碎了好幾個了。

這位同事跟我關係不錯,有去他家串過幾次門,也見過他家孩子,一個很聽話的小男孩子,看起來性格挺溫順的,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最近我也有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有很多父母也表示她們的孩子有一段時間突然很暴躁,在我們看來一個單純的,沒經歷過磨難,不會有煩惱的小孩子怎麼會有“暴躁期”呢?

孩子動不動就暴躁?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成為情緒控制者


孩子為什麼經常情緒暴躁?

1、生理原因

大腦裡的杏仁核在“作祟”

人的大腦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即使是現在這樣發達的科技也沒能把大腦研究透徹。大腦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功能,這裡面有兩個杏仁核,雖然它們沒有儲存記憶的功能,但是它們可以對某些事物產生反應,有“提示”危險的功能,這種功能是與生俱來的。

原理是這兩個杏仁核通過反射作用,在人們受到驚嚇,威脅的時候,發出信號,驅使人體攻擊或者逃避危險,就像孩子小時候在洗澡的時候被嗆過水,雖然長大後不記得了,但是還是對水有一種懼怕的情緒。而我們一般的情緒反應也都是來自這兩個杏仁核,所以我們一出生就具有情緒反應。

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

我們知道人都有一顆同理心,它能讓我們能夠推己及人,換位思考,但其實“同理心”並不是真的指心臟,讓我們有“同理心”的是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前額葉皮質從2、3歲開始發育,6歲到達一個發育高峰,真正發育成熟是在25歲左右。

所以在前額葉皮質發育還不完善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反應是上文所說那兩個杏仁核在主導,產生的情緒反應是很原始的,基本就是“違害就利”,所以在孩子的世界裡對錯是很分明的,有時還會出現單邊主義。就比如他打你一下,他不會覺得你收到了傷害,但是你輕輕碰他一下就有可能會引起他們劇烈的情緒反應,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就是因為他們的主管“同理心”的前額葉皮質還沒發育完善。

孩子動不動就暴躁?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成為情緒控制者


2、心理原因

抗挫折能力差

現在的孩子會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很脆弱,稍微碰到一點挫折和傷害就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就像是全世界都欠他的。他們就像一朵嬌嫩的花,一受風吹雨打就會枯萎,一遇到一點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或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特別容易崩潰。

不良好的家庭氛圍

如果你的家庭成員之間不和睦,父母經常鬧矛盾,老是吵著要離婚。這樣的家庭怎麼能給孩子一種被愛的感覺呢?孩子一直處於這種缺愛的狀態下看到父母老是爭吵,就會很容易讓自己的情緒失控,並覺得這情緒崩潰是一種正確的情緒處理方式,這會導致他們以後在人際交往中遇到問題時,還不知道問題的所在。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有一些父母可能自身性格比較暴躁或者是性子比較急,在孩子犯錯或者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只會打罵發脾氣,在孩子沒有學習情緒管理之前,經常處於這種情況下的話,會變得不懂得去表達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如何跟父母溝通,時間一長就會影響他們的情商發展。

孩子動不動就暴躁?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成為情緒控制者


什麼是加法思維?

我們都知道1加1等於2,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計算題,但是加法思維並不是1加1等於2,而是1加1大於2,它有多種表現形式,它有著不可思議的效果。在生活中合理的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可以幫他們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好更健康的成長。

怎麼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

1.培養孩子的積極心態

總的來說我們看待事物都會從兩個方面去看,積極和消極。積極的人懂得化悲觀為樂觀,遇到困難和痛苦時,不會洩氣,而是笑著去面對並解決它們,對明天充滿著美好的期望,有著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消極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一遇到事情和困難,就會一蹶不振,並一直陷入悲觀的情緒無法自拔,對未來沒有期望,控制情緒對他們來說會變得非常難。而加法思維就是通過引導,使孩子能擁有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孩子保持一種向上的生活態度,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2.突破性思考,創新性思考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米商有三種米,這三種米各具特色,但是各自的銷量平平,米商為此差點愁白了頭髮,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把三種米合起來賣沒想到銷量火爆。這個米商用一種創新性的思維讓他的生意火爆起來了,而加法思維就是有突破性的,用新的思維去思考。父母可以利用加法思維,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用粗暴的方式來表達情緒,要保持冷靜,保持積極的態度,這樣才可以提高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

3.多角度思考

生活多有不如意,但是不是每次不如意都是壞事,要知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在孩子遇到煩心事的時候,要引導孩子多角度的思考遇到的事情,以此來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全面的思考問題,不能讓孩子任性的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情緒,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

孩子動不動就暴躁?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成為情緒控制者


總結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作為父母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自己的孩子,當發現孩子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要及時的去安撫他們,引導他們用積極的方式釋放自己的壞情緒。要合理的去培養孩子“加法思維”,達到甚至超出 1加1大於2的效果,讓孩子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提高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避免孩子動不動就“暴躁”。

育兒問題洛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媽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