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有那么一座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行走到何方,总是一直牵绊惦念着。

去过江南很多的古镇村落,小桥流水人家。其实想想,老家桐城也是江南的一部分,这个文都小城古街、小桥、徽式建筑也是一个不差。

01 一条走了数千次的老街

老街并不宽敞街道铺着麻条石,路也并不直呈微弧形,从小到大走了数千次。沿街房屋应该是明清风格的建筑,青瓦灰墙,雕花楼阁,但是已经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这些房子大多都成了保护建筑,国庆期间家家户户都插着国庆,鲜红的国庆在古朴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靓丽。

很久以前,街道两侧应该有不少店铺,只是现如今大多都已经关闭,街道上也多是老人居多,路上还有小孩子打打闹闹。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古街边的房子有些已经修缮,有些却岌岌可危。不知道那些危房最后的命运会如何,希望这样的街道还可以被保护,不要在某一天被夷为平地。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02 每年总是要看一看的母校

每次回家,总是习惯性的和表妹回学校走走,再买一些学校门口的小吃和饮料。

学校的风景一直很好,亭台楼榭还有一些极具纪念意义的碑石。后乐亭、半山阁、石刻柱、左忠毅公祠、惜抱轩银杏树、"毋忘国耻"纪念碑、渡江指挥部旧址……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偶尔还会碰到以前的班主任,就想到班主任的那些站在窗口边盯梢的岁月。那时MP3、MP4是被班主拉入黑名单的东西,一次MP3坏了,和同桌两个人正在纠结怎么修理它时一抬头就看见班主站在窗边朝我们笑的很灿烂,那个笑容真记忆犹新……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教室和操场之间最近的门永远是关着的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最喜欢那颗百年的银杏树,一到秋天银杏叶漫天飞舞。只是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再也见过那景象了,回想竟没有一次是在那个季节回家。

03 一些惦念的风景

小小的城,有着很多值得惦念的风景。每一处山水,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龙眠河,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烟雨中,远山烟雾缭绕;晴朗时,碧空如洗心旷神怡。其实它曾经在暴雨季节她威胁过河边的房屋,也曾在旱季干涸长满荒芜的杂草。

周而复始,这些年一直养育这这个小城,成为记忆里不可分的一部分。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六尺巷,一个关于礼让的故事,小小的巷子几次去真的都会有游客。记得那一年春晚赵薇唱了一首六尺巷,第二天就听说六尺巷人爆满。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庙,算是桐城文化的标志,建成于元朝,明清进行过多次修复。文庙之中设有桐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据说有多件珍宝但是去过两次也未见展出。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花间塘,近两年才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以花为主,零星的建筑和动物,面积不大,景色与门票并不匹配。相对于外面的景点不值得一提,但是在家里好像还很受欢迎。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孔城老街,算一个开发失败的景区。记得最新修建的时候如一般古镇无二,有着众多的店铺油纸伞、当铺、小吃饭店、笔墨纸砚……只是经营不善,现在去看都是大门紧闭,多是孤寂冷清的感觉。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小城这些年开发了不少景点,只是山水风光古宅民居还有游乐场游乐园……除了免费的景点,其他似乎都有着一个通病门票的价格与景点的体验度严重不符,导致大多都成了失败的景点。

04 一些有着地方特色的美食


小小的城,自然也少不了美食。觉得最具特色的是一种蒿子粑和丰糕。

蒿子粑,一种名为蒿草的也才与糯米粉、腊肉等糅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略带绿色草类清香,一般会在三月三左右食用。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丰糕,籼米制作而成口味有一点点像发糕,味鲜香甜,冬天似乎是家家户户都会购买自己吃或是送人。

文都桐城,小城的故事总是令人眷念

▲图源于网络


还有每次回家必有唯一这次没有的山粉圆子烧肉,佳佳同学在国庆之前还交给了我一个艰巨的任务学习,只可惜跟妈妈进行了理论学习并没有实际操作,所以学习成果没的验收。

一直觉得特产说多美味道称不上,更多的是寄予了一种家乡情,一种地方的特色。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