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01

莆田民間男女到了50歲,逢十都要祝壽,俗稱“做十”。男女祝壽,其禮俗各不相同。夫妻兩人都健在的,男的49歲祝壽,女的50歲祝壽,稱為“做雙壽”,意為夫婦一體。但若女的是守寡,便要按男的禮俗逢九為其祝壽。《禮記》雲: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子。莆田民間做十,是沿襲古代風俗的。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02

祝壽是個大喜日子,其禮儀也十分隆重,祝壽日期按照莆田各地各有不同。仙遊和莆田華亭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初三為祝壽日,這個風俗源於明代嘉靖年間倭寇之亂時,莆仙人為避亂離家,正月初二回家掩埋受害的親人,初三為倖存的老者祝賀,後演變為俗定的祝壽日;有的把每年農曆正月初十作為祝壽日;也有的選雙月雙日作為祝壽日,農曆八月以後的雙月雙日最多;還有的一年到頭,只要選吉利的日子都可以祝壽。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祝壽的前一天,家人和親屬都來家裡,俗稱“暖壽”。按莆仙的風俗,暖壽由嫁出的女兒主辦,備辦酒席,邀清至親好友來歡宴慶賀。參加宴會的親友要留下來守夜,幫助籌辦壽慶典禮,直至第二天凌晨壽慶典禮開始。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03

眾人一起佈置壽堂,先要貼好壽聯,其句子一般都是歌頌父母恩德的,如“壽元高北極,瑞氣映南山”等。祝壽一般要在廳堂進行。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在廳堂正中掛一塊紅布,布上要用金線繡或用金紙貼一個金色的大“壽”字。前面擺著一對銅燭臺,上插大紅燭。靠壽字的近旁,置有紅橘一大盤,壽桃和壽麵兩大盤。紅橘、壽桃和壽麵要從底層疊起,堆成金字塔的形狀,頂上要置圓形的紅色剪紙花,其中間圖案有福或壽字。桌上的中間,要擺一大盤紅龜粿,象徵長壽綿綿。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在壽堂要擺兩張大桌子,放置親友送來的壽酒、壽糕、壽麵以及出嫁女兒或孫女送來的祝壽的禮盤一擔10個,盤內分別盛著豬腳、壽麵、紅團、壽龜,壽桃,還有花生、桂圓、蓮子、紅菇、豆腐皮、黃花菜,以及衣服帽、鞋襪等,每個禮盤裡的食品有的要染成紅點有的還要貼上剪成福祿壽的紅紙花。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如果是為母親祝壽,還要加金或銀耳墜、銀釵、金戒指、手鐲及紅包等。為母親祝壽時,若父親健在,也要加一套衣服給父親,為父親祝壽時,若母親健在,也要加一套衣服給母親。


04

10大禮盤要疊裝在大紅布袋裡,每袋5盤。出嫁女兒、孫女兒都要穿紅衣服,在父母祝壽的前一天,挑回孃家。在給父母做十的壽禮中,一定要有一對帶腿豬腳。莆仙人若生女兒,都會說生女兒有豬腳吃。出嫁女兒送豬腳,表示父母有福氣。收禮時,衣帽、紅包全收,食物,尤其豬腳不能全收,要留部分給女兒帶回家,意在長年來往。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拜壽的時辰,選在壽誕的凌晨。這時,壽公壽媽先要焚香,拜謝天地和祖宗後,然後端坐廳堂中的太師椅上,接受自家內外兒孫的叩頭拜壽。一般是按輩分逐個進行跪拜,跪拜之後壽公壽媽給每人送個紅包,作為回禮。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壽誕的當日,較富裕的人家多在前廳擺香案,請道士做“謝恩”節目,人數為奇數,越多派頭越大,向天地和祖宗謝恩。有的還要演莆仙戲或木偶戲,多在當日凌晨演出,為祝壽增添喜慶熱鬧氣氛;中午或晚上擺上宴席宴請來祝壽的親戚好友。

在莆田“做十”應該是要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