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以色列为什么放弃了西奈半岛却不放弃戈兰高地?对此你怎么看?

一德格天1


以色列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在历次的中东战争中都是大获全胜,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西奈半岛可是比戈兰高地大上40倍,然而以色列却归还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但对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紧握掌心,宁可得罪全世界也不放弃戈兰高地的掌握权,这是为啥?



最重要一点,通过以色列自身的权衡利弊考虑,戈兰高地对以色列更重要一些。

一;戈兰高地对以色列来说是天然的军事屏障,战略要地,以色列在戈兰高地驻扎了重了重兵,对以色列自身安全得到了巩固。


二,中东地区虽然是石油王国;但淡水资源在中东地区比较缺乏,然而以色列控制的领地大多是沙漠缺水严重,水是生命之源,加上戈兰高地以西相邻的加利利湖是以色列淡水资源重要来源,可以为600万的以色列人提供淡水供应,以色列之所不愿意让出戈兰高地,保护自己的水源才是重点。

以色列通过自己的战略权衡利弊考虑归还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修复了与埃及的关系,当时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也没得美国的支持。只好归还予埃及。




牛头马面两鬼


以色列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以色列不应该在1982年放弃于1967年占领的埃及西奈半岛。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有以下几条理由:

一,以色列地盘太小,现在的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也不过2.57万平方公里。而且,以色列地盘狭长,没有战略纵深。西奈半岛面积6.1万平方公里,是以色列实控面积两倍多。西奈半岛像一个大馒头,南、北长385公里,东、西长210公里,“活动”空间很大。以色列南、北长不过433公里,东、西最宽处也就五十多公里,而特拉维夫走廊,东、西的宽度也就10公里……

二,西奈半岛是亚洲和非洲的天然分界线,西奈半岛西端,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运河——苏伊士运河。谁能控制苏伊士运河,谁能就控制亚洲、非洲、欧洲的经济“十字路口”。苏伊士运河,一直是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大国争夺的战略焦点。以色列控制西奈半岛,就能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西岸。有了苏伊士运河这个巨大战略筹码,以色列就不再是蜗居于中东的“微型超级大国”,而是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大国。

三,西奈半岛虽以沙漠为主,但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平原地区。以色列地少人多,完全可以在西奈半岛北部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减少以色列国内地少人多的压力。

四,西奈半岛石油资源丰富,储量约有1.4亿吨,以色列却严重匮乏石油资源。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有油可用,但毕竟不如自己在自己地盘内开采石油方便。除了石油,西奈半岛还有丰富的煤炭、锰、铜、磷酸盐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以色列所缺少的。

但是,以色列还是把占据15年的西奈半岛还给埃及,让很多以色列人至今感到可惜。同样是以色列占据的叙利亚戈兰高地,面积只有1200平方公里,以色列却宁可得罪全世界,也绝不放弃戈兰高地。

以色列死守戈兰高地,却归还西奈半岛,原因比较复杂。

以色列不但缺油,还严重缺乏淡水资源。位于以色列西北部的加利利海(太巴列湖),面积166平方公里,是以色列人的主要饮用水源,堪称是“母亲湖”。而加利利湖的东岸,就是戈兰高地。以色列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水源,不会把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

图-注意东北部的戈兰高地

归还西奈半岛,仅从事关以色列人生死存亡的角度来看,就没有戈兰高地重要。在中东,淡水是比石油还要珍贵的资源,以色列宁可没有石油,也不能没有水源。这一点,就决定了以色列“重”戈兰高地,“轻”西奈半岛。

再说埃及。埃及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苏联、美国的中东大棋盘上,埃及的重要性不逊于以色列,某种程度上更重要。苏伊士运河事关苏、美争霸大局,只有超级大国才能玩得转。像英国、法国这样的全球二线大国,都没有资格单独控制运河,更不要说以色列这样的地区小霸了。

以色列其实很重视西奈半岛以及苏伊士运河。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修建著名的巴列夫防线。巴列夫防线长170公里,宽7公里,最高处20米。该防线就是为了以色列控制苏伊士运河,必要时,可以引爆埋在地下的油管,让苏伊士运河变成苏伊士火墙。

以色列的这个举动,先不说美国和苏联怎么看,就是埃及,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埃及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但以沙漠为主,石油资源也不是特别丰富。埃及主要的收入,就是靠苏伊士运河收取过路费。以色列修建巴列夫防线,等于断了几千万埃及人的财路,换了谁也不答应。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10月6日,8千名埃及敢死队就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一举攻克巴列夫防线,成功夺回苏伊士运河的东岸,保住了埃及的“金饭碗”。

失去了苏伊士运河的西奈半岛,就相当于失去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战略价值大打折扣。如此,西奈半岛之于以色列的意义,就没有巴列夫防线被突破之前那么大了。

还有就是美国的因素。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就支持埃及,大量武器卖给埃及,给美国的中东战略造成很大麻烦。美国需要以色列和埃及议和,议和的前提,自然是以色列把西奈半岛还给埃及。毕竟,埃及只控制苏伊士运河以东10公里,还是不太安全。

1979年,以色列选择了与埃及议和,把西奈半岛约60%的地盘还给埃及。1982年,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所有占领的地盘。


地图帝



以色列不放弃戈兰高地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一些答案:


1. 【从双方地理位置来看】

西奈半岛:它位于苏伊土运河以东,东北边境与巴勒斯坦相邻。面积约六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三万三千。半岛境内大部是沙漠,在靠近苏伊士湾的地区有一些油田。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是战略要地,它控制着亚喀巴湾通往红海的出口。西奈半岛大部分是沙漠,而且面积过大,人口较少,易攻难守。

戈兰高地: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部边境内的一个狭长山地,面积约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约六千人。由于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以色列的交界处,就像一个天然的分界线,是一块战略要地。

单从地势上看,戈兰高地北高南低,两端长,中间宽,站在戈兰高地的顶端可以俯瞰四周,能将整个以色列北部的平原尽收眼底。而且这里处于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四国的焦点地域,再加上这四国的战略纵深都比较浅,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占领了这里,都会给其他国家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震慑。可见,戈兰高地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所以以色列非常重视它,更不可能放弃。


2.【从自然资源来看】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严重缺水,尤其是巴勒斯坦地区,水就是生命之源,比任何资源都要重要。而戈兰高地上有丰富的雨水,还有充足的地表和地下水,分布着大量的积雪融水,以及泉眼水塘和湖泊。

并且,在以色列占领区,有一条湖泊叫做加利利海,阿拉伯人管其叫太巴列湖。这个湖不大,面积只有166平方公里,但是,这个湖可是以色列的生命源泉,其蕴含的8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能够养活以色列600万以上的人口,被称为以色列的命脉,是以色列生存的基础。

所以,单从自然资源来看,戈兰高地每年年降水量约500-800毫米,水资源就能为以色列提供40%的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东水塔”,而且由北到南纵贯以境内的输水线路,起点也在戈兰高地脚下。


3.【从历史角度来看】

戈兰高地所处的地方正是 数次的中东战争中几乎都是在以色列境外发生的,而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每次都是以色列取胜。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据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还有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后来以色列归还了西奈半岛给埃及,但是却宁死不愿归还戈兰高地给叙利亚。

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在以色列,无论哪个政客,只要是提出要归还戈兰高地给叙利亚,一定会被骂成“犹奸”,立场不对。比如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期,总统甚至跑到戈兰高地上去开内阁会议,将戈兰高地看做以色列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从现实政治因素来看】

如果以色列一直占领西奈半岛不归还,那就会面临与埃及没完没了的战争,后果会更严重。而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之后,就迎来了与埃及建交的良好局面,埃及也是第一个主动和以色列恢复正常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所以,对于以色列来说,宁愿放弃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也坚决不能放弃戈兰高地。


欢迎关注「文景书院」,一起走进历史!


文景历史


西奈半岛位于亚洲和非洲交界处,约占埃及国土的6%左右。在1967年的“以阿战争”期间,以色列派出重兵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但是又在1982年将之归还给了埃及。

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约旦河谷地东侧,总面积为0.18万平方公里,属于叙利亚,其中有0.12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在以色列手中。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这里大部分。



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以色列不想要西奈半岛,而是西奈半岛太大了,当时才建国不久以色列根本吞不下。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也在舆论上支持埃及,使得以色列处于一种孤立的地位。

那么,西奈半岛到底有多重要呢?众所周知,西奈半岛的西部就是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东部是亚喀巴湾,北部是地中海,南部靠近红海。谁控制了西奈半岛,谁就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对于以色列而言,这当然是梦寐以求的。

可是占领西奈半岛后,国际形势对当时的以色列十分不利。在1967年以色列出兵西奈半岛时,美国正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无法回头支援以色列。而美国的死对头,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公开支持埃及叫板以色列。

西奈半岛的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是以色列自身国土面积的3倍。在占领西奈半岛时,以色列的控制区曾一度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如果以色列能牢牢控制西奈半岛并往那里移民的话,是完全有潜力发展为地区大国的。不过,以色列根本无法牢牢控制西奈半岛。



在苏联的支持下,埃及于1973年发动了一场十月战争,从以色列手里夺回了西奈半岛的小部分土地。以色列权衡再三后,为了避免内外交困,最终决定了将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缔结了和约。随后,以色列军队便陆续从西奈半岛撤军回国。


世界人文通史


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对以色列意义重大,犹太人掌握这两块地盘之后,最好的结果是都不用还,其次是守住戈兰高地不还。

西奈半岛有着宗教和历史的意义。当年摩西带着犹太人逃出埃及,跨越红海进入西奈半岛,并在西奈山上接受神启。当然,西奈半岛的现实意义也很大,可以是以色列防范西边埃及的缓冲带,而事实上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的前提之一就是“非军事化”。

戈兰高地有着致命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戈兰高地俯视以色列的加利利谷地,叙利亚占据时期一直让山下的犹太人活得战战兢兢,以色列占据后让60公里外的叙利亚大马士革就开始紧张。另一方面戈兰高地每年降水量约在600-900毫米之间,拥有丰富的地表和地下水,有着中东“水库”的美称,以色列国内40%的水源都在这里。

因此,二选一的话,以色列只能选择:放弃西奈半岛,选择戈兰高地!

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跟埃及的表态很有关系,你没有诚意的姿势,以色列可不会鸟你。

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11月来到以色列,他是第1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相当于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存在。

大局上作出附合以色列期盼的表态,那么2国之间的各项交流就顺畅起来,消除敌意的和平进程也能够加速开展。

此外,以色列也受到西方国家的压力,让他不得不考虑归还的问题。西方国家受到什么压力呢?就是“石油危机”,阿拉伯国家集体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制裁,石油的禁运、提价都是要命的事情。

以色列占据戈兰高地后,不仅1981年通过法律将其非法吞并,还部署大量的军事部队以及开建定居点,目前已有40多个定居点宫10万犹太人生活在高地。

1981年联合国安理会第497号决议已经明确,以色列将其法律、管辖权和行政机构强加于戈兰高地的决定是“完全无效的,不具国际法律效力”。另外,阿拉伯国家联盟、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德国、俄罗斯等国也纷纷驳斥以色列的相关声明。

至于戈兰高地,以色列是死活不交,尽管一度向叙利亚提出“高地换和平”的幌子。国际上的各种意见,丝毫不影响以色列的立场,不交就是不交。

总之,戈兰高地于以色列,就像函谷关于秦国,那是不可能交出去的。至于比戈兰高地大30倍的西奈半岛,以色列还是很爽快地交割给埃及。


子屠龙


以色列放弃西奈半岛是迫于无奈,不放弃戈兰高地,原因很复杂,控制戈兰高地,对叙利亚起战略上的压制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为和平谈判预设条件。




西奈半岛位于亚非大陆的连接部,紧挨西奈半岛的就是半岛西部的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是欧洲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没有之一。控制了西奈半岛就相当于控制着亚非欧三大陆的咽喉。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两大帝国迫于美苏的强大压力和制裁,退出埃及,让出了运河。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以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虽然将国土面积扩大了四倍还多,但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所形成的那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会让其陷入长期的战争泥潭,这是以色列无法承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埃及总统萨达特曾公开宣称,埃及已经准备好“牺牲1百万名士兵”与以色列作战。不管这是不是心理战,还是为了讨好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但都充分说明了埃及的战争潜力以色列无法相提并论。




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因为有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教训,苏联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的进攻性武器,如米格23、SA6防空导弹、RPG7反坦克榴弹、AT3反坦克导弹等,尤其T62坦克,都属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埃及方面也改组了军队,撤换了在“六日战争”中造成失败的无能将领。所以,扭转了阿拉伯国家军队“逢以不胜”的颓势,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最关键因素是,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11月对以色列的访问,成为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萨达特的访问等于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存在,这就加速了埃以之间的和平进程。另外一个原因,阿拉伯国家为了报复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援助,集体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造成了石油危机,迫使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向以色列施压交出西奈半岛。(据称,1973年8月,埃及总统萨达特秘密访问沙特,组织了这次阿拉伯国家的集体报复行动。)




在戈兰高地问题上,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与萨达特看法不同。“六日战争”后,叙利亚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备战,他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夺回戈兰高地,然后再和以色列进行谈判,逼以色列交出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但由于叙利亚与约旦和伊拉克关系紧张,开始并没有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初战失利。约旦和伊拉克派出援军后,埃及第三军团在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军队围困,为了避免第三军团全军覆灭,埃及方面展开了外交解决,联合国下达了停火令,令叙利亚有所顾忌,不得不取消准备好的攻势,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



戈兰高地的目前现状,是叙以根据国际社会调停,于1974年5月31日达成的一个停火协议形成的。即,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东部的狭长地带,让出库奈特拉城,中间设立缓冲区,由联合国部队进驻。

在几次中东和谈中,关于戈兰高地出台了多个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1992年,俄罗斯提出将高地一分为三,分别由叙利亚、以色列、联合国管理。以色列将占领戈兰高地的60%交还叙利亚、20%“租借”90年,余下的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控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曾准备交出戈兰高地以“换取和平”、1999年以色列议会通过了从戈兰高地撤军的“戈兰高地议案”、2008年在土耳其的主持下叙以双方进行接触谈判。但是都没有最后的结果。



叙利亚坚持“以土地换和平”,将归还戈兰高地作为和平条件;以色列则视戈兰高地为战略生命线和水源地,要求叙利亚停止对哈马斯、真主党的支持,断绝与伊朗的关系。

双方的这些条件无疑都是解决戈兰高地的障碍,但是不解决戈兰高地,叙以之间就无法实现和平,以色列也就无所谓“放弃不放弃”。因为在戈兰高地问题上,以色列始终处在孤立的地位。

针对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以色列所考虑的不是放弃不放弃,而是叙以之间的和平。如果没有和平,什么“生命线”、“水源地”,都没有切实的保障。这也是叙利亚战乱以后,以色列并没有出力支持叙反对派的原因,因为那些反对派并不能保证戈兰高地的安全。



由于近来叙利亚局势逐渐明朗,所以才有了与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协作,如何处理与叙利亚的关系,俄罗斯起关键性作用,包括限制伊朗在叙利亚的存在。

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虽然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但是安全问题仍然是主要问题。尽管戈兰高地的现状已经维持了40多年,但在和平没有到来之前,仍存在未知变数。


燕北林丛


说来说去,都没说到点子上,其实以色列死守戈兰高地,放弃西奈半岛只因为一个字:水!

从作战能力上来看,叙利亚胜过埃及,从面积上来看,西奈半岛远远大于戈兰高地。占据西奈半岛,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以色列的战略纵深,而且可以有效的牵制埃及,甚至威胁整个欧洲的石油供应。

但无奈犹太人虽然有很多智慧传说,但毕竟是人不是神。他们没有传说中摩西那样移山倒海的能力,虽然犹太人在内盖夫沙漠开发出了一些绿洲城市,但他们治理沙漠的能力远不及中国人。

对于西奈半岛上的漫漫黄沙,犹太人也只能是仰天长叹,无力回天。

而戈兰高地,素有“中东水塔”之称,以色列人近40%的淡水来自于戈兰高地。因此,当叙利亚要在戈兰高地建立水坝的时候,以色列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动空军炸毁大坝。而后又武力占有后盘踞不去。

这一切都是因为水对于以色列太重要了。

至于说什么西方不愿意以色列染指苏伊士运河、美国约束、苏联压力……相比水源短缺都微不足道,甚至牵强附会,本末倒置。


baby爱科学


迫于美国压力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西奈半岛以色列不得不放弃,归还埃及;而戈兰高地对以色列来说至关重要,是天然战略屏障,且叙利亚相对较弱,占领戈兰高地不会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反弹,因此,不仅要占,而且还有慢慢试图永久占为己有。不久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特在访问以色列时,以色列方面就提出要求,让美国承认戈兰高地为以色列领土,考虑到阿拉伯国家的感受和可能引发的新的地区动荡,美国也没有造次,贸然宣布戈兰高地为以色列领土。

中东战争虽然发生过多次,但真正把以色列打痛的还是第四次中东战争。那次战争初期,埃及军队的突袭迅速摧毁了以色列精心构筑的巴列夫防线,令以色列方面措手不及,加上埃及和叙利亚同时从两个方向进攻,以色列十分被动。若不是美国直接出手,以色列恐怕早已成为历史。

数次中东战争几乎都是在以色列境外发生,狭长的以色列国土没有遭到致命攻击。正式意识到国土狭小说面临的危险,以色列人对土地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即使迫于美国压力和埃及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也并没有马上把西奈半岛马上归还埃及,以色列在西奈半岛的统治长达13年,有着很好的基础。

西奈半岛以色列想吃掉,但是会后患无穷,根本消化不了,权衡利弊,必须放弃。而戈兰高地则不同,不仅可以占领,而且有被慢慢据为己有的可能。因此,对于戈兰高地这个战略屏障来说,以色列绝不会轻言放弃。


埃及微生活


放弃西奈半岛而占领戈兰高地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

以色列现在确实是中东一小霸主国家,军事实力很强,且有美国的支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色列始终是一个人口国土面积都很小的国家。且与周边国家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以色列只能全民皆兵。

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胜利了,但是每次都胜利的很惊险,以色列的实际情况注定它只能胜利不能失败,败一次就可能亡国。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叙利亚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但很快放弃了西奈半岛,却不放弃戈兰高地。原因如下:

1,埃及是中东大国,且与美国关系不错,以色列不敢过于得罪埃及,西奈半岛面积很大,关乎着埃及的切身利益,埃及不可能放弃,所以以色列为了缓和矛盾只能放弃。

2,而戈兰高地不同,对以色列来说属于战略要地,同时叙利亚国力较弱,以色列有实力和条件强硬!


影观天地


戈兰高地俯视特拉维夫,是特拉维夫的屏障,要是落在叙利亚手里则特拉维夫成为前沿,而特拉维夫是以色列原首都,现在迁都耶路撒冷但许多国家反对,许多国家的大使馆还在特拉维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