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利好來了!A股再次被“呵護

就在滬指在2900點關口“岌岌可危”之時,管理層的“呵護”來了。

首先是減持新規的消息。據媒體報道,證監會有意對減持規則進行修訂,已形成相關方案。近兩個交易日,某券商股連續跌停,市值蒸發約68億元,原因就在於其首發原始股解禁規模達18.3億股,被視為“天量”解禁。解禁雖然不是減持,但還是帶來潛在的巨大減持需求,無形中給投資者情緒和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減持新規對“花樣”減持方式、集中解禁減持加以約束,無疑是一個長期利好。

其次,原先本週有17家新股密集申購,投資者擔憂由此帶來的資金分流效應。不過,根據有關規定,本週募資體量最大(126億元)的浙商銀行,其新股申購可能會被延期。而本週科創板14只新股發行募資合計125億元,市場資金面的壓力減弱。

  • 最後,證監會召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座談會,再次提到了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與社保基金會簽署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達到9660億元,其中有7992億元的資金到賬並開始投資

上述利好對市場的提振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今日(10月22日),A股市場呈現普漲格局,滬指小幅上揚,最終收漲0.5%,收報2954.38點;創業板指收盤上漲1.36%,收報1666.87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滬市成交僅有1303.82億元,是今年春節以來的新低。如果這個階段性“地量”能夠得到確認,那麼則意味著自10月14日以來的調整已經結束。在做空動能完全釋放之後,市場有望展開新的升勢。

但新的升勢可能依然是節奏比較拖沓的。因為在10月下旬,A股市場仍處於經濟偏冷、業績分化和新股密集發行的環境之中,即使有政策面的“呵護”,來自政策的暖意能否驅散籠罩在投資者心頭的寒意仍是個未知數。

尤其是本文之前列舉的利好消息,集中在證監繫統層面,而且屬於比較朦朧的中長期利好。至於更為清晰的政策信號,還是得等待10月末的高層會議召開之後才有可能出現。因此,在月末重磅會議定義新的逆週期調節和穩增長政策基調之前,A股市場有望保持震盪攀升,緩步上行的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