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因為攝影的原因,五年時間“神鵰俠侶”一蕊和小強去了八次大理,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而每一次大理行的首站,永遠會選在喜洲,它沒有大理古城的熱鬧,雙廊的喧囂,多的是大隱於市的安逸。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老舍先生曾經寫過:“喜洲鎮是個奇蹟,我想不起在國內什麼偏僻的地方見過這麼體面的市鎮。進到鎮裡,彷彿是到了英國的劍橋,街旁到處流著活水;一出門便可洗菜洗衣,而汙濁立刻隨流而逝。街道很整齊,商店很多,有圖書館,館前立著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貼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宮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樑畫棟。有許多祠堂,也都金碧輝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間有這樣一座市鎮,真是世外桃源啊!”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初讀文章,只覺天方夜譚,一座古鎮竟然被老舍先生與劍橋大學相提並論?一個無知少年奮鬥多年,終於去了一趟劍橋大學,煥然大悟。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雖不像劍橋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那般莊嚴肅穆宏偉高貴,但在同一個時代,中國西部雲貴高原的大山深處,能興起著這樣一座古樸典雅的城池,同樣偉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目前擁有明、清、民國以及當代各個時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

完美的建築結構,規劃巧妙合理,莊重雄渾而又不失輕巧靈透,古樸典雅而又不乏自由灑脫的美感,難怪能贏的老舍先生的讚歎!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從氣派的正義門入古鎮,可以看到翻新後的戲臺、拱橋和千年的榕樹,屋簷上精雕細琢著各色圖案,彰顯白族工匠的匠心獨運。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正義門後的古戲臺最近幾年才翻新過,戲臺不僅僅是中國建築中的一個形式,更是一種文化的展現,從金代三面觀的戲臺就逐漸定型,明清時代就遍佈各個城鎮鄉村了,戲臺像是當地人民的生活縮影。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廣場上翻新後修的橋和舊時保留下來的樓,新舊碰撞,時刻彰顯時代變遷的縮影。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古樹能擋風避雨,好遮陰乘涼……” 幾乎每一個古鎮都有一個關於古樹的傳說,每個村落的古樹都是標誌性的地標,歷經歲月的風霜雨雪,鬱郁蒼翠、參天挺拔。

而喜洲這顆古樹特別大!那蒼天的古榕樹上棲息著百餘隻白鷺,從樹下經過要特別迅速,隨時擔心掛彩。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自古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經濟、文化集中的重鎮,有悠久的經商曆史,是白族工商業發展的搖籃。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清光緒年間,形成了馳名三迤的喜洲商幫;孕育了以“ 嚴、董、尹、楊”四大家為首和“八中家”、“十二小家” 的民族資本家。

目前我們看的很多國產電視劇裡,明清時代的古宅家族傳奇劇大都是有原型的。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作為大理白族文化的發祥地,隨處都能清晰的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我們曾在古鎮的古董店裡發現一塊清代的“進士”牌匾,特別的喜歡,無奈要加太高,沒能成交。

在喜洲和周邊的古董店裡,認真鑑別,或許能淘到真正的“舊貨”。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鎮上至今依舊保持著毛筆字手寫的佈告和各種對聯。

仔細觀察,這些字行書遒勁自然,樸拙或秀巧,方剛或圓柔,含蓄或張揚,體現書寫者的性格;使用電腦手機多年未提筆寫真的我們,能力嚴重退化,慚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遊覽古鎮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古鎮多數人家門口都貼著紙質的“標籤”,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鄉評:慈惠、忠檏、勤檏等等...

後來跟老鄉打聽,這鄉評就好比城市裡的五好家庭,但它更具體,更有人情味,讓人忍不住想了解每個字背後的故事。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沿著立體的街巷網路,深入古鎮腹地,那些巷子末端的院落,成為我們搜尋的節點,喜洲古鎮留存了很多以姓氏命名傳承至今的古宅,如今有些成為博物館,有些成為商店和學院。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大部分依舊可以居住,參觀付費成為大家默認的規矩,這點我很理解,每天一批又一批的好奇寶寶不停跑人家屋裡東瞅西瞅確實很影響生活。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白族民居大都是下圖這樣封閉式的外觀, 這種源於秦漢時代的廊院式住宅,經隋唐的演變,到宋代已成定式,門口住著自家的“保安”,裡屋才是主人住的地方庭院。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白族民居一般分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進兩院”、“一進四院”等樣式。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幾乎每家的庭院中都種植著花卉,錯落有致,爭妍鬥豔,應了老舍先生筆下所寫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建議主動付費並在徵得主人的同意的前提下拍攝;而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坐下來跟那些留守的老人們嘮嘮嗑,你會知道很多關於古宅的故事。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房東說其實老院落的維修成本比新建高的多,當地人當然希望住上新房有更良好的生活條件,於是拆舊蓋新曾經一度風靡,政府和遊客就不樂意啦!有特色的舊居都拆完了,還能看什麼?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好在很多人逐漸意識到保留傳統會更有價值,或許遷出去居住,或者改舊院為民宿,或者出售手工藝品用於參觀等等,解決途徑多了,自然這些老傢伙就保留下來了。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一個白族的阿婆跟我們聊天,說自打她扎辮記事,到如今一頭銀絲,最終都沒能走出這個院子,年輕時也曾出門闖蕩,幾十年後膝下子孫圍繞,始終住不慣樓房,落葉歸根。

現在就喜歡坐在院裡享受每天那幾小時的日光浴的日子。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家不論新舊、不言好壞,在中國人心中就是那一片四方的天地。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除了戲臺,喜洲古鎮上還有很多標誌性的建築,比如古鎮東邊一個十字路口上這棟弧形外觀的圓角樓。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聽本地人說,這棟樓還曾經作為解放軍的醫院使用,如今這裡成了地標和拍攝聖地,它像一個時代的象徵,是現代與過去緊密聯繫紐帶,也是當地人的交通和生活中心。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還有一家手工紡織店,可以參與體驗紡織的樂趣,瞭解紡織技術,工藝等;而喜洲刺繡屬於蜀繡的變通,傳入喜洲有五百年曆史,一幅上好的手工刺繡需要上百天才能完成。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的標誌建築中,我們最喜歡的是喜林苑,這座被稱為楊家苑的大宅(原著名喜洲商幫中楊品相老先生的府第)現在是喜洲古鎮裡唯一的五星級酒店;由來自美國的林登夫婦一手創辦的,兩口子在亞洲遊歷20多年,最終選擇喜洲,足見這裡魅力之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林苑內部公共區域可以參觀,而最適合拍照的是外部的黃牆,我和小強幾年前拍的標誌性動作,目前已經成為很多遊客拍到此一遊的參考。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有時像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有時又像一位市井的老太,每條街道每個院落,門口看一種感覺,走進去又是另一番天地,讓我們探索其中,樂此不疲。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最適合逛古鎮的時間是日出後2小時或日落前2小時,若是天氣好出太陽,這段時間也是最佳拍攝光線。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每次遊走在古鎮,發現喜洲的居民們都挺熱情好客,至少對於我們這樣笑容燦爛又有禮貌的遊客,運氣好時還會遇見主人家邀請吃喜宴!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融入當地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請小強去比他年齡還大的理髮店剃個寸頭!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這家理髮店是我們14年在這裡拍照時發現的,從此之後每年都會來照顧店主一位70多歲老太太的生意。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老太太佛系經營,天氣不好不開,串親戚一走就半個月,奶奶說這家店開了三十多四十年,這生意做夠了。

年紀大了,難免有點眼花,手可能也有點抖,作為一個生日禮物,剪完小強就崩潰了,於是頂著這凹凸不平的髮型被我嘲笑了半個月。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不過這樣有歲月感的小店,一瞬間讓我們回到了小時候用開水壺洗頭,用噪音超大的吹風烘乾,用毛刷子在脖子上來回摩擦的時代,滿滿回憶。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每天午餐後是喜洲街上人最少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午睡去啦,就連貓貓狗狗也捲縮在斑駁的陽光下,打著盹。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古鎮上很多酒店都是白族舊居改造而成,我很珍惜那些在庭院裡度過的閒散時光,就連偶然落下的一米陽光有時都會讓人心花路放。

淡泊了心境,將所有的紛雜瑣事通通拋諸腦後,享受一刻的靜謐,這大概就是住在此地的奧義吧!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來過好多次跟當地人聊天就覺得大家心態很平和,與世無爭的處事態度,這或許也是因為喜洲的佛教發達,古鎮裡的寺廟幾乎每天都有香火,偶爾也會遇見成群結隊的白族人民在祈福。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有學者說:喜洲它承載了生活在蒼山洱海間白族人民的倫理學、民俗學、建築學、和生活藝術,是歷史的縮影,成為凝固於是時間之河的一葉扁舟。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是大理目前保留最完整的白族民居聚集地,也是普通人最容易且輕鬆瞭解白族文化的方式。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喜洲的夜也比大理古鎮和雙廊來的更早,當太陽落入蒼山身後,華燈初上,整個古鎮瞬間沉靜下來,很多商店關門閉戶,沒有喧囂的酒吧也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有時寂靜能讓人更好的思考和安靜的閱讀,或是跟至親面對面的暢談。

雲南的古鎮那麼多,為何偏偏就獨愛這一座?

你說這是老年人的生活,可我們逃離城市不就是想要尋找這一份難得的清靜嗎?

【喜洲遊覽指南】

1.交通指南:

自駕,可直接導航喜洲古鎮,古鎮內部不能開車,可以將車停在古鎮外的正規停車場內。

公共交通,可在大理古城外搭乘從古城到喜洲的交通車或私家車,半小時車程。

2.喜洲古鎮遊覽時間建議在1-2天比較合適,可以深度遊覽古鎮中各種老宅和周邊靠近洱海的公園。

3.喜洲古鎮內需取門票的景點是嚴家大院,除此之外的私人院落有些會象徵性收取一些費用。

4.喜洲古鎮建築有特色,特別適合拍照,大家前往古鎮可以提前準備好合適的服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