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合称,齐文化的发祥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合称,齐文化的发祥地

淄博(Zibo),简称“淄”,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市域面积为5965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淄博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是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被中央文明委评定为第三、四、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一、历史沿革

1、西周初为齐国都营丘,后改名临淄。秦置临淄郡,治临淄。西汉改为齐郡;置般阳县,治今淄川。晋省。南朝宋元嘉五年(428年)置贝丘县,治今淄川。

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治贝丘。开皇十八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隋大业初州废,唐复置,治淄川,今市境大部属之。

3、蒙古中统五年(1264年)改淄州为淄州路,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淄莱路,二十四年改为般阳路。明初为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淄川州,十二年降淄川县,后属济南府。清因之。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淄川县西南设博山县。

4、1914年属济南道。1925年分属济南、淄青二道。1928年直属省。1945年置淄博特区,“淄博”名始此,属鲁中行政区。后几经废置。1948年复设,属鲁中南行政区。

5、1949年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为淄博工矿特区,直属省。1950年与清河专区合并为淄博专区,专员公署驻博山。1953年撤淄博专区,置淄博工矿区。1954年淄博工矿区撤销,置省辖淄博市(地级)。1958年与惠民专区合并为淄博专区,淄博市降为县级市。1961年淄博专区撤销,淄博市复为省辖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4区。1969年临淄县由昌潍专区划入,设置临淄区。1983年桓台县自惠民地区划入。1989年高青、沂源二县分别自惠民、临沂两地区划入后成今域。

二、地名来历

市名由来 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两地煤矿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

三、风景名胜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合称,齐文化的发祥地

1、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淄博市中心文化广场。于2001年4月份在淄博市展览馆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投资改造而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负责设计布展,是一个集陈列、展览、收藏、研究、销售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陶瓷博物馆。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合称,齐文化的发祥地

2、淄博玉黛湖庄园。位于淄博市东郊6公里处309国道路北,占地60万平方米。景区集休闲娱乐、现代游乐、农业观光、餐饮服务为一体。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合称,齐文化的发祥地

3、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占地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墙干挂紫红色陶制紫砂板,底部以陶瓷主要原料晶莹剔透的天然石英石相衬托,象征陶瓷人对窑火的情怀、泥土的依恋。外观恢宏、大气内敛,展现出生活、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大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博山合称,齐文化的发祥地

4、中国课本博物馆。坐落于淄博志鸿教育集团投资建设的印象齐都文化产业创意园内。博物馆的建筑主体是以春秋至今无数个不同形制的“齐”字制成黄金麻瓷砖堆砌形成,主博物馆作为整个园区文化长廊的起点和七星拱月的中心,围绕着主博物馆的7座分馆分别以鼎食、庄周、足趣、陶钧、闻韶、霓裳、班门之名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