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

可见阅读对于提高成绩的重要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人民日报也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

作为父母,加大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孩子取得好成绩,可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么,阅读,具体是如何帮孩子们提高成绩的?

01 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成绩往往更好

经常有家长和我说:“我家孩子小学成绩特别好,成绩排名也不错,可为什么一到初中(高中)成绩就掉下来了?”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

网上一则调查指出:

在小升初的过渡期,仅有18%的学生能顺利过渡,适应初中学习状态。30%的学生会出现成绩直线下降、甚至厌学的现象。剩下52%的学生则往往因为不会学习,导致上初二时成绩暴跌。

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小学时期阅读不够。

小学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小学时期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简单、结构单一,仅靠大量写作业或者是头脑聪明,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阅读能力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到了初中,需要面对大量的、复杂的学习任务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上面的“成绩突然暴跌”的现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与之对应的是那些从小就大量阅读的孩子。他们上小学时可能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时培养的阅读能力、快速接受复杂知识的能力等,往往能让他们在上初中时,成绩一鸣惊人、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正如著名教育家、作家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的:

酷爱阅读的孩子,学习更有爆发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所以家长切记:

小学时期,千万不要过分看重孩子成绩,用作业和习题大量挤占孩子的时间。这恰恰才是孩子在初中学习时后继乏力的主因,无异于是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捡芝麻。

02 补课不如补阅读

孩子数理化成绩不好,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给孩子补课。

这其实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办法,效果极其有限。

一位从教20年的老班主任,在回答家长“如何帮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个问题时,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

“孩子想要学好数理化,必须得多读书,特别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读书多的孩子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到了初二更能显露出明显的优势。您如果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必须从现在起就让她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我再怎么辅导,孩子数学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大量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这恰恰是学好理科,甚至是每一门学科所必备的基本学习能力。

同时,从小就培养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 智力上后天的发展和塑造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阅读。

  • 人通过语言来进行思考,而获得大量优质语言的最佳途径便是阅读。
  •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迁移。在已有旧知识的前提下,理解、学习新知识效果更好。而阅读可以拓宽见识、让人获得大量知识,提高知识获取和转化效率,吸收新知识更加容易。

想提高成绩,补课不如给孩子补阅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再怎么补课都是补不回来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03 5个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技巧

既然大量阅读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家长可以用哪些技巧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力呢?

笔者认为,不妨从下面5个方面着手,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营造阅读环境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这句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比如,《少年派》中闫妮削尖了脑袋,也要将女儿林妙妙送进重点高中。谈到为啥要这样做时,她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下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俗话说:“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也是这个道理。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具体可以这样做:

  • 有条件的话,给孩子单独布置一间书房;或者,退而求其次,在孩子的卧室中布置一个读书角。
  • 收起家中的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
  • 将电视机从客厅转移到父母的卧室。
  • 将图书放在孩子随手可及的地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2、家长以身作则

小孩子是没有分辨能力的。

通常是,家长看电视,他就跟着看电视;家长玩手机,他就跟着玩手机。

所以,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习惯、行为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培养出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家长自己首先就要热爱阅读。

想让孩子热爱阅读,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放,是行不通的。

当然,这不是要家长完全放弃娱乐时间。

笔者更建议的是,家长每天规划出一小块时间来,陪着孩子阅读,做好表率作用。这个时间可以不长,但却一定要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另外,在玩手机、看电视等时,尽量避开孩子。否则孩子心里也会不平衡:凭什么要我看书,你自己却能玩手机呀?进而催发出孩子对阅读的抵触情绪,得不偿失。

3、固定每天读书的时间

我们习惯了一日三餐,到点吃饭。做这个就像是印在脑子里一样,不会觉得费力气。这就是养成习惯的好处。

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也是一样,贵在有恒,每天读一点,养成习惯,而不是某一天突然读很多,剩下的日子就不读了。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时,笔者也建议各位家长:

找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读书,一开始不必追求读书的时长,而是追求每天坚持读下去。

这样,随着时间的累积,到点读书,对孩子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了。

4、巧用悬念引导孩子自主读书

一开始读书时,很多孩子会觉得没兴趣,不想读,坚持不下去。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这时候着急上火、逼着孩子读书是没用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这时候,就可以学学著名教育家、作家尹建莉老师的做法:

尹建莉老师的女儿,一开始也不爱读书。尹建莉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她先去挑选出有趣的、孩子能听懂的长篇故事童书,每天给孩子讲一点儿书中的故事,故事是连载的,可尹建莉老师每天只讲一点,讲完就不讲了。像追剧一样, 孩子被故事吸引,特别想知道接下来的发展情节,最后挨不住,就自己主动捧过书去看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兴趣引导案例。

我们不是要逼着孩子读书,而是要让孩子爱上读书,这样孩子才能更长久的看书、汲取书中的知识。

5、给孩子表现自己读书内容的机会

人都有表现自己的天性。

如果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夸奖,会做的更起劲。比如我们工作中,如果被领导表扬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更加细心、努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在培养孩子读书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让孩子的读书成果,获得表扬等正向反馈,有利于激励孩子继续读下去,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具体,父母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 让孩子讲故事给父母听,表现出兴趣,并且向孩子“催更”
  • 让孩子在亲戚面前讲述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故事
  • 鼓励孩子讲读到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 录制孩子讲故事的视频,发到朋友圈
  • 在亲戚、朋友面前,不吝于夸奖孩子的读书成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补课不如补阅读|5个方式,培养孩子阅读力

最后,总结一下:

1.酷爱阅读的孩子,学习更有爆发力。初中时,成绩更加有可能一鸣惊人、快速提高。

2.补课不如补阅读,更能帮孩子提高成绩。阅读可以培养孩子总结、归纳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是学习所有学科必备的基础学习能力。

3.想要帮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父母可以从营造阅读环境、家长以身作则、固定每天读书的时间、巧用悬念引导孩子自主读书、给孩子表现自己读书内容的机会等5个方面入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你对于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有什么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讨论。

更多学习方法、家庭教育类文章,请点击我的主页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