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蒙甘川青行(2)朝聖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拉卜楞寺

電影《天下無賊》中劉若英金盆洗手前,虔誠的要去拜佛,她朝拜的那座喇嘛廟,就是拉卜楞寺。

蒙甘川青行(2)朝聖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拉卜楞寺

鏡頭中那些恢弘的建築,虔誠的磕著長頭、轉著經桶的藏族信徒們,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那個傻根,在寺廟做著修繕工作,還掙下了6萬元。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南部(俗稱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其面積幾乎佔據半個夏河縣城。

拉卜楞,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

蒙甘川青行(2)朝聖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拉卜楞寺

解放前,拉卜楞寺還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佛教界最高學府,目前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在藏傳佛教中,拉卜楞寺的地位,僅次於布達拉宮。

朝聖這座有名的寺院,是這次藏地遊很重要的一項內容。10月10日一早,我們告別了額濟納的胡楊林,一路奔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城而去。

1360公里的路程,兩天的奔波,從甘北到甘南,幾乎跨越整個甘肅省。這一路走讓我體會了什麼叫“風光無限”:參觀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領略了戈壁灘、沙漠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欣賞了秀美原始的湖光山色,綠草如茵的廣闊草原,更有祁連山脈的皚皚白雪一路相伴。

到達夏河縣城時,已經是11日下午6點了,這裡住宿並不緊張,但價格奇高。

從我們的住處到拉卜楞寺,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距離,12日早8點,我們就趕到了寺院,見寺院門口白塔處有很多人在轉塔,我們也跟著一起轉了起來。

轉塔者多為穿著藏袍的藏族信徒,中間也夾雜著一些遊客,信徒的表情是嚴肅和虔誠的,手上都拿著佛珠,嘴裡唸唸有詞。還有一些人在磕著頭,五體投地的那種,渾身髒兮兮的,在一些建築物前不停的磕頭。

拉卜楞寺有著世界上最長、最多的轉經長廊。1700多個經桶,總長3.5公里,繞寺院一週。這些經桶個很大,木質結構,紅色,筒外包有綢緞、牛羊皮等,並印著六字真言和圖案,筒裡則裝滿了經文。轉動這些轉經筒得靠手推,轉動起來即意味著將這些經文也念了起來。

蒙甘川青行(2)朝聖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拉卜楞寺

據傳,當年,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受邀,從拉薩回到自己家鄉修建拉卜楞寺,選寺 址時,有三個選擇舉旗不定。於是,他在三個地方點了三盞燈。結果,第二天早晨,左右兩盞燈均滅,唯有中間一盞燈仍亮著,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與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合稱我國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

但拉卜楞寺在藏傳佛教的寺院中,學術地位最高。共有六大扎倉(學院)。分別是修顯宗的聞思學院,修密宗的續部上學院、續部下學院,修天文的時輪學院,修醫藥的醫藥學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剛學院。

蒙甘川青行(2)朝聖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拉卜楞寺

如今拉卜楞寺的執事嘉木樣,是第六世。現任甘肅政協副主席、甘肅省佛教協會會長

信徒們繞著寺廟轉動經筒,喇嘛們來來去去做著自己要做的事情,零零散散的遊客悠閒地散步其中。轉完這些經桶需要2個小時,我跟在轉經的人群后面,奮力的轉動經桶,直到胳膊發酸。

拉卜楞寺的標誌建築——貢唐寶塔,是重建的,原塔在文革中被毀。塔高五層,由塔剎、塔瓶、塔座三大部分組成。塔剎是光彩奪目的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銅浮雕鎏金八大菩薩,塔內正中是兩層相互貫通的四座佛殿。正殿收藏有1032尊銅佛。第四層寶瓶之中,供養著近兩米高的阿彌陀佛。

大經堂既聞思學院,是拉卜楞寺的主殿,佔據了寺院的中心位置。

走進大經堂,裡面燈光稍有昏暗,酥油燈特有的香味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正殿內,懸掛著乾隆皇帝御賜“慧覺寺”的匾額。殿內南端的中央,設置著嘉木樣總法臺的座位,黃錦裝束,華麗莊重。依次往南,為僧人誦經、集會打坐的座位。座位是木製的,高約十多公分,上鋪彩色圖案的羊絨毯,一字型分列,由南向北鋪開,上千個座位,蔚為壯觀。這裡還是全寺六大學院舉行聚會、誦經和大法會的大經堂。

除聞思經堂外,其他幾個經堂分別是,時輪學院經堂、醫學院經堂、喜金剛學院經堂、續部上學院經堂、續部下院經堂。

除各學院的經堂外,拉卜楞寺還有眾多佛殿,較為著名的有宗喀巴佛殿、千手千眼觀音殿、彌勒佛殿、釋迦牟尼佛殿、白傘蓋菩薩殿、救度母殿、白度母殿、壽安寺、悟真寺、普祥寺、圖丹頗章和護法殿等。

蒙甘川青行(2)朝聖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拉卜楞寺

我在拉卜楞寺院內溜達,發現這裡宮殿、僧舍之多,儼然是個小社會。僧侶、學員出出進進,汽車、電動車、施工車穿梭往來,信徒們分散在自己供奉的佛殿前,磕著長頭。

拉卜楞寺前後有山,登上前山可拍攝寺廟群全景,尤其是早晨,柔和的晨光灑向寺院金碧輝煌的各個建築上,美輪美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