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鄧麗君是你心目中的歌后嗎?為什麼?

詩與遠方L


鄧麗君是歌后是毋庸置疑的

放到現代 我想沒人能把鄧麗君歌后這個位置奪走 不是我誇下海口 大家可以看看她的發展史,會一清二楚的

今天是鄧麗君冥誕68週年,轉眼間,她離世27年了。但她那輕柔的、婉轉的、纏綿的、曼妙的、略帶淒涼的天籟之音,一直盪漾迴響在歌迷們的心田與耳畔。

今天我要為心中永遠的歌后寫點祭奠性的文字,寄託哀思。我想今天也一定是鄧麗君全球歌迷們最傷痛、最沉悶的日子,因為我們共同失去了一位和藹可親、清純靚麗、柔情善良、勇於追求、具有天籟一般嗓音的歌后。

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期間,尤其演藝界可謂龍飛鳳舞,人才輩出,出現了大批明星大腕,諸如李谷一、關牧村、鄭緒嵐、宋祖英、田震、那英;港臺的梅豔芳、徐小鳳、葉麗儀、梁詠琪、鄭秀文、張惠妹、王菲、許茹芸等。可謂群星璀璨,耀眼奪目。

可是,在我心中,我一直認為全球最頂級的華裔歌后唯其一人,她——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鄧麗君。這恐怕也是全球華人眾口一詞、無可爭議的心聲。

我是鄧麗君的鐵桿歌迷與粉絲,對她的歌,我崇拜得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今生今世,我只喜歡聽她的歌,百聽不厭。

但是,對鄧麗君嗓音猶如天籟之音的說法我持保留意見。我曾學過聲樂,對歌唱了解一些。我認為鄧麗君的嗓音不夠明亮、厚實、高亢,相反她的聲音有些沙啞,音域也不夠寬,一句話,她的音質很普通,從這個意義上說她嗓音猶如天籟,我不大讚同。

但是,作為一名歌者,只要有一副金嗓子,便能發出天籟之音嗎?未必。如果說鄧麗君的歌聲聽起來猶如天籟之音,我以為那不是靠她的嗓音,而是靠她對歌唱的專心、對歌唱的用情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所致。

那麼鄧麗君為何能獨享如此至高無上的殊榮?為什麼能在競爭激烈的演藝界力挽狂瀾,拔得頭籌?是什麼力量把她推上了藝術巔峰?其中的奧秘,一定是歌迷想弄明白的。

我認為鄧麗君成功的最大奧秘:首先是她的人格魅力造就了她的功成名就。她的一生始終紮紮實實地踐諾:“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的古訓。這一點很重要,在這個世界上,不乏大牌歌星,但他們為何如同流星或曇花一現?我認為他們缺失的正是人格的魅力。一個人的成功,只在一個方面卓有成就是遠遠不夠的。

歌迷對鄧麗君的認識大都來自媒體,從媒體報道來看,鄧麗君給人的印象,她是善良的、純真的、活潑的、可愛的、浪漫的、彬彬有禮的、極富同情心的、感情豐富的、極富女人味的女人。朋友們一致稱讚她為人熱情、與人為善、善解人意、肯幫助人的品格。這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尤其能一輩子那樣待人更是鳳毛麟角。可喜的是,鄧麗君做到了。據一直生活在她身邊的傭人明姊說,她從不把不開心的事向別人傾訴,從不給人添亂,不想別人為自己痛苦煩憂,只希望用快樂感染他人,這是多高貴的品德。鄧麗君從不把傭人當下人看,而是視為家人。鄧麗君心細如髮,每當從國外回來,她都會送禮物給身邊的工作人員,難能可貴的是,所送禮物通常是受贈者想要的、喜歡的。這說明她的心很細,善於觀察,待人用心。這對一個演藝界的超級巨星來說是多麼難能可貴。

鄧麗君的歌之所以給人以天籟之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對歌唱的專心與用情。據其好友回憶,鄧麗君對歌唱非常用心,具有極高的藝德。她認為觀眾是花錢欣賞她唱歌的,作為歌者不能糊弄觀眾。即使在錄音棚,她對歌曲的每段、每句、甚至在每個字的發音、咬字的處理上,在樂句強弱的駕馭上,她都要精益求精,儘量達到極致完美的程度。這不僅是對歌唱事業的負責,更是對喜愛她觀眾的尊重。這種藝德,在當下已鳳毛麟角,現在的歌手站在臺上毫無廉恥作秀假唱,他們在糟踐自己的同時,也在侮辱觀眾,藝德早被狗吃了。鄧麗君與他們相比,簡直是超凡脫俗,鶴立雞群,天差地別。

除了專心歌唱外,還有她對歌唱的用情。她的每一首歌,讓人聽起來感情都是那麼飽滿細膩,聲情並茂;她的歌,口齒清晰,字句真切,即便從未聽過的歌,一經她的口唱出來,你一定聽得一清二楚,字正腔圓。這對歌者來說非常難得。現在的歌星,有誰會聽得懂唱些什,?一個字也聽不清。更可笑的是,有些歌手還刻意模仿港臺歌星繞口的嗲嗲的吐字發音,故意把字句唱的不清不楚,譁眾取寵,讓人噁心。

而鄧麗君把真情實感全傾注到她演繹的每首歌的每個字句當中。情感傾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有真情實感,不然,就會變的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真情實感是由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以及平時對人情世故的閱讀、留意、積累、總結而來,是對人生真諦的陳年積澱,才能厚積薄發。鄧麗君是酷愛鑽研學習的人,平時喜歡靜靜閱讀,對知識有種不懈的追求與渴望,即使在繁忙的演繹生涯中,也不忘對知識的孜孜以求。她對學習用心刻苦、孜孜不倦、不恥下問,這對藝人來說,更顯出類拔萃。她沒把自己完全置身於燈紅酒綠、喧囂浮躁的社交場合,而儘量尋找機會,安靜下來,一個人靜靜學習、充電。正因為有了如此日積月累的知識沉澱,她才能把歌唱到聲情並茂、爐火純青的境界。我覺得她把每句歌詞都能演繹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餘音繞樑、回味無窮的地步,讓人覺得那首歌、那句歌詞、那個字句就應該那麼唱,只有那麼唱、那麼處理才天經地義,除此無他。這是她對每首歌專心用情打磨的結果,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與辛苦才做到的。一個歌者,如果有幾首代表作唱到這個份上尚且可能,但若把每首歌、每句、每字都演唱得悅耳動聽、沁人心脾,我相信世界上,鳳毛麟角,絕無僅有。不,不是絕無僅有,因為鄧麗君做到了,所以她才成為空前絕後的、擁有十億個掌聲的、超級的、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一代天驕式的歌后。

若想把歌唱成天籟之音,還有一個決不能或缺的條件,那就是歌唱的技巧。對歌唱而言,只有專心、用情還遠遠不夠。因為你想把專心與用情充分發揮到歌唱上,還要歌者具備高超的演唱技巧,只有具備並且能夠熟練運用演唱技巧,才能駕馭演唱時的運氣、發聲、咬字以及情感的處理,才能把歌者的專心與用情充分地表達發揮出來。所以演唱技巧對歌者來說,是不能缺失的,它是歌者藝術生命的守護神,是歌者獨霸天下的利劍,是歌者安身立命看家護院的法寶。因此歌唱技巧在演唱中至少應占半壁江山,沒了技巧,縱使再專心、再用情也無法唱好。只有掌握技巧,才可能把歌者的心、歌者的情通過技巧充分表達出來,感染聽眾。

因此,鄧麗君十分重視演唱技巧,為了學習更高的演唱技巧,她不惜放下當時已經走紅的身價,毅然遠赴日本,深造歷練自己的歌唱事業,這種決心和遠見是普通人力所不及的。可以想見,若是胸無大志、沒事業心、不屑完美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實踐證明,正是她在日本的深造與歷練,才最終成就了一代歌后的美名,老天不負有心人,讓她終成正果。

鄧麗君最終成為空前絕後的歌后,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精神層面的因素,那就是鄧麗君是懂得浪漫、並享受浪漫、具有浪漫情懷的女人。她給人的印象總是柔美的、恬靜的、香甜的、是一個女人味十足的女人。這從她的穿戴打扮上可以管窺一斑。她的穿著很講究、很得體,衣著的款式與顏色的搭配非常溫馨、非常精緻,給人一種高貴、優雅、氣度不凡的印象,讓人覺得她美的得體、美的高雅、美的飄逸,她的穿著打扮充分展示出她的純真、優雅、激情、浪漫的情懷。她的歌聲是那樣的深情、纏綿、婉轉、輕柔、曼妙,很難想象會與她的浪漫情懷無關,讓我們想一下,如果是一個沒有浪漫情愫的人,她能唱得出那麼的深情、纏綿、婉轉、輕柔、曼妙的歌聲嗎?鄧麗君的歌在充滿了深情、纏綿、輕柔、婉轉的同時,是決不缺失浪漫的。

斯人已逝,天妒紅顏。但是在她的歌迷心中,鄧麗君是永恆的,唯一的。我們祈願祝福她在天堂幸福快樂。再見了,歌迷們心中永遠的歌者——鄧麗君。


金蟬娛樂說事


鄧麗君的唱功另當別論,更重要的是,鄧麗君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這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發生的一件大事。

現在的年輕人也許覺得匪夷所思,音樂為什麼還有“靡靡之音”?什麼是“黃色歌曲”呀?可那個時候就不一樣,不僅僅是鄧麗君,就連李谷一的《鄉戀》也一度被封殺。

鄧麗君有一首標誌性的歌曲《何日君再來》,這首歌曲在當時曾經引起了軒然大波——這首歌曲裡的“君“究竟是誰?所以,這首歌被禁,也是一件標誌性的事件。

那還是發生在1980年,中國音協專門召開會議,展開對鄧麗君歌曲的討論與批判。學院派專家們認為,鄧麗君的歌曲內容灰暗、頹廢,屬於“靡靡之音”、“黃色歌曲”,務必要禁止流行。

不過老百姓向來就有一種逆反心理,越是要禁止的東西,就越是好奇,都想聽聽鄧麗君究竟唱了些什麼?這一聽不要緊,紛紛喜歡上了鄧麗君!

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大陸的聽眾如果要聽鄧麗君,主要有兩種渠道;一是偷聽“敵臺”,二是“翻錄”磁帶(無所謂版權意識)。那時是沒有互聯網的,只有廣播電臺可以收聽,除了國內電臺以外,其它都是“敵臺”。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歌還可以這樣唱啊?原來還有“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一時間,鄧麗君在大陸爆紅,她那個時候的人氣,超過了現在所有流行歌手。

鄧麗君的唱功和風格以及歌詞內容與“樣板戲”和革命歌曲完全不同,用現在的話說,簡直就是“毀三觀”。

其實就是四個字:少見多怪。那個年代的人連“方便麵”都聞所未聞,被當做稀罕物,一碗方便麵都要全家人分而食之,一人一口,嚐鮮!

除了鄧麗君,還有“蛤蟆鏡”,喇叭褲,都是被禁物品;時髦一點的年輕人,手裡提著“三洋”(日產錄音機),盒帶裡放著《何日君再來》招搖過市——那個範兒一點兒都不亞於今天的寶馬!

鄧麗君已經成為歷史;現在人們對音樂、對歌曲風格的選擇更多了;同樣一首歌就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演繹,聽眾也可以各取所需。

換句話說,如果鄧麗君出現在21世紀的中國大陸,很難說她會不會如同當年那麼大紅大紫;這是幸事?還是不幸呢?


閒看秋風999


女神


記者苗偉


鄧麗君不僅是我心目中的歌后,更是一代傳奇,心中女神,只是現在好難聽到女神的歌聲。


王少華ww


會飛的魚,這是一個娛樂情感問答?說不好回答?其實也很好回答?是。以上我的答覆,讀者是否滿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