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邓丽君是你心目中的歌后吗?为什么?

诗与远方L


邓丽君是歌后是毋庸置疑的

放到现代 我想没人能把邓丽君歌后这个位置夺走 不是我夸下海口 大家可以看看她的发展史,会一清二楚的

今天是邓丽君冥诞68周年,转眼间,她离世27年了。但她那轻柔的、婉转的、缠绵的、曼妙的、略带凄凉的天籁之音,一直荡漾回响在歌迷们的心田与耳畔。

今天我要为心中永远的歌后写点祭奠性的文字,寄托哀思。我想今天也一定是邓丽君全球歌迷们最伤痛、最沉闷的日子,因为我们共同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清纯靓丽、柔情善良、勇于追求、具有天籁一般嗓音的歌后。

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期间,尤其演艺界可谓龙飞凤舞,人才辈出,出现了大批明星大腕,诸如李谷一、关牧村、郑绪岚、宋祖英、田震、那英;港台的梅艳芳、徐小凤、叶丽仪、梁咏琪、郑秀文、张惠妹、王菲、许茹芸等。可谓群星璀璨,耀眼夺目。

可是,在我心中,我一直认为全球最顶级的华裔歌后唯其一人,她——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邓丽君。这恐怕也是全球华人众口一词、无可争议的心声。

我是邓丽君的铁杆歌迷与粉丝,对她的歌,我崇拜得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今生今世,我只喜欢听她的歌,百听不厌。

但是,对邓丽君嗓音犹如天籁之音的说法我持保留意见。我曾学过声乐,对歌唱了解一些。我认为邓丽君的嗓音不够明亮、厚实、高亢,相反她的声音有些沙哑,音域也不够宽,一句话,她的音质很普通,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嗓音犹如天籁,我不大赞同。

但是,作为一名歌者,只要有一副金嗓子,便能发出天籁之音吗?未必。如果说邓丽君的歌声听起来犹如天籁之音,我以为那不是靠她的嗓音,而是靠她对歌唱的专心、对歌唱的用情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所致。

那么邓丽君为何能独享如此至高无上的殊荣?为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演艺界力挽狂澜,拔得头筹?是什么力量把她推上了艺术巅峰?其中的奥秘,一定是歌迷想弄明白的。

我认为邓丽君成功的最大奥秘:首先是她的人格魅力造就了她的功成名就。她的一生始终扎扎实实地践诺:“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的古训。这一点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不乏大牌歌星,但他们为何如同流星或昙花一现?我认为他们缺失的正是人格的魅力。一个人的成功,只在一个方面卓有成就是远远不够的。

歌迷对邓丽君的认识大都来自媒体,从媒体报道来看,邓丽君给人的印象,她是善良的、纯真的、活泼的、可爱的、浪漫的、彬彬有礼的、极富同情心的、感情丰富的、极富女人味的女人。朋友们一致称赞她为人热情、与人为善、善解人意、肯帮助人的品格。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尤其能一辈子那样待人更是凤毛麟角。可喜的是,邓丽君做到了。据一直生活在她身边的佣人明姊说,她从不把不开心的事向别人倾诉,从不给人添乱,不想别人为自己痛苦烦忧,只希望用快乐感染他人,这是多高贵的品德。邓丽君从不把佣人当下人看,而是视为家人。邓丽君心细如发,每当从国外回来,她都会送礼物给身边的工作人员,难能可贵的是,所送礼物通常是受赠者想要的、喜欢的。这说明她的心很细,善于观察,待人用心。这对一个演艺界的超级巨星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

邓丽君的歌之所以给人以天籁之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对歌唱的专心与用情。据其好友回忆,邓丽君对歌唱非常用心,具有极高的艺德。她认为观众是花钱欣赏她唱歌的,作为歌者不能糊弄观众。即使在录音棚,她对歌曲的每段、每句、甚至在每个字的发音、咬字的处理上,在乐句强弱的驾驭上,她都要精益求精,尽量达到极致完美的程度。这不仅是对歌唱事业的负责,更是对喜爱她观众的尊重。这种艺德,在当下已凤毛麟角,现在的歌手站在台上毫无廉耻作秀假唱,他们在糟践自己的同时,也在侮辱观众,艺德早被狗吃了。邓丽君与他们相比,简直是超凡脱俗,鹤立鸡群,天差地别。

除了专心歌唱外,还有她对歌唱的用情。她的每一首歌,让人听起来感情都是那么饱满细腻,声情并茂;她的歌,口齿清晰,字句真切,即便从未听过的歌,一经她的口唱出来,你一定听得一清二楚,字正腔圆。这对歌者来说非常难得。现在的歌星,有谁会听得懂唱些什,?一个字也听不清。更可笑的是,有些歌手还刻意模仿港台歌星绕口的嗲嗲的吐字发音,故意把字句唱的不清不楚,哗众取宠,让人恶心。

而邓丽君把真情实感全倾注到她演绎的每首歌的每个字句当中。情感倾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有真情实感,不然,就会变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真情实感是由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平时对人情世故的阅读、留意、积累、总结而来,是对人生真谛的陈年积淀,才能厚积薄发。邓丽君是酷爱钻研学习的人,平时喜欢静静阅读,对知识有种不懈的追求与渴望,即使在繁忙的演绎生涯中,也不忘对知识的孜孜以求。她对学习用心刻苦、孜孜不倦、不耻下问,这对艺人来说,更显出类拔萃。她没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灯红酒绿、喧嚣浮躁的社交场合,而尽量寻找机会,安静下来,一个人静静学习、充电。正因为有了如此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她才能把歌唱到声情并茂、炉火纯青的境界。我觉得她把每句歌词都能演绎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地步,让人觉得那首歌、那句歌词、那个字句就应该那么唱,只有那么唱、那么处理才天经地义,除此无他。这是她对每首歌专心用情打磨的结果,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辛苦才做到的。一个歌者,如果有几首代表作唱到这个份上尚且可能,但若把每首歌、每句、每字都演唱得悦耳动听、沁人心脾,我相信世界上,凤毛麟角,绝无仅有。不,不是绝无仅有,因为邓丽君做到了,所以她才成为空前绝后的、拥有十亿个掌声的、超级的、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代天骄式的歌后。

若想把歌唱成天籁之音,还有一个决不能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歌唱的技巧。对歌唱而言,只有专心、用情还远远不够。因为你想把专心与用情充分发挥到歌唱上,还要歌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只有具备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演唱技巧,才能驾驭演唱时的运气、发声、咬字以及情感的处理,才能把歌者的专心与用情充分地表达发挥出来。所以演唱技巧对歌者来说,是不能缺失的,它是歌者艺术生命的守护神,是歌者独霸天下的利剑,是歌者安身立命看家护院的法宝。因此歌唱技巧在演唱中至少应占半壁江山,没了技巧,纵使再专心、再用情也无法唱好。只有掌握技巧,才可能把歌者的心、歌者的情通过技巧充分表达出来,感染听众。

因此,邓丽君十分重视演唱技巧,为了学习更高的演唱技巧,她不惜放下当时已经走红的身价,毅然远赴日本,深造历练自己的歌唱事业,这种决心和远见是普通人力所不及的。可以想见,若是胸无大志、没事业心、不屑完美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实践证明,正是她在日本的深造与历练,才最终成就了一代歌后的美名,老天不负有心人,让她终成正果。

邓丽君最终成为空前绝后的歌后,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层面的因素,那就是邓丽君是懂得浪漫、并享受浪漫、具有浪漫情怀的女人。她给人的印象总是柔美的、恬静的、香甜的、是一个女人味十足的女人。这从她的穿戴打扮上可以管窥一斑。她的穿着很讲究、很得体,衣着的款式与颜色的搭配非常温馨、非常精致,给人一种高贵、优雅、气度不凡的印象,让人觉得她美的得体、美的高雅、美的飘逸,她的穿着打扮充分展示出她的纯真、优雅、激情、浪漫的情怀。她的歌声是那样的深情、缠绵、婉转、轻柔、曼妙,很难想象会与她的浪漫情怀无关,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没有浪漫情愫的人,她能唱得出那么的深情、缠绵、婉转、轻柔、曼妙的歌声吗?邓丽君的歌在充满了深情、缠绵、轻柔、婉转的同时,是决不缺失浪漫的。

斯人已逝,天妒红颜。但是在她的歌迷心中,邓丽君是永恒的,唯一的。我们祈愿祝福她在天堂幸福快乐。再见了,歌迷们心中永远的歌者——邓丽君。


金蝉娱乐说事


邓丽君的唱功另当别论,更重要的是,邓丽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外一个时代的开始;这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一件大事。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觉得匪夷所思,音乐为什么还有“靡靡之音”?什么是“黄色歌曲”呀?可那个时候就不一样,不仅仅是邓丽君,就连李谷一的《乡恋》也一度被封杀。

邓丽君有一首标志性的歌曲《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在当时曾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这首歌曲里的“君“究竟是谁?所以,这首歌被禁,也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

那还是发生在1980年,中国音协专门召开会议,展开对邓丽君歌曲的讨论与批判。学院派专家们认为,邓丽君的歌曲内容灰暗、颓废,属于“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务必要禁止流行。

不过老百姓向来就有一种逆反心理,越是要禁止的东西,就越是好奇,都想听听邓丽君究竟唱了些什么?这一听不要紧,纷纷喜欢上了邓丽君!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大陆的听众如果要听邓丽君,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偷听“敌台”,二是“翻录”磁带(无所谓版权意识)。那时是没有互联网的,只有广播电台可以收听,除了国内电台以外,其它都是“敌台”。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歌还可以这样唱啊?原来还有“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一时间,邓丽君在大陆爆红,她那个时候的人气,超过了现在所有流行歌手。

邓丽君的唱功和风格以及歌词内容与“样板戏”和革命歌曲完全不同,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毁三观”。

其实就是四个字:少见多怪。那个年代的人连“方便面”都闻所未闻,被当做稀罕物,一碗方便面都要全家人分而食之,一人一口,尝鲜!

除了邓丽君,还有“蛤蟆镜”,喇叭裤,都是被禁物品;时髦一点的年轻人,手里提着“三洋”(日产录音机),盒带里放着《何日君再来》招摇过市——那个范儿一点儿都不亚于今天的宝马!

邓丽君已经成为历史;现在人们对音乐、对歌曲风格的选择更多了;同样一首歌就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演绎,听众也可以各取所需。

换句话说,如果邓丽君出现在21世纪的中国大陆,很难说她会不会如同当年那么大红大紫;这是幸事?还是不幸呢?


闲看秋风999


女神


记者苗伟


邓丽君不仅是我心目中的歌后,更是一代传奇,心中女神,只是现在好难听到女神的歌声。


王少华ww


会飞的鱼,这是一个娱乐情感问答?说不好回答?其实也很好回答?是。以上我的答复,读者是否满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