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閱讀時長約:15分鐘

閱讀完,你的人生更精彩!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社會與競爭

上學的時候,考試是簡化版、單一維度的競爭,誰考的好,誰就能贏得機會。走入社會後,你會發現,競爭變成了全面的、多維度的混戰,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什麼樣的人最有競爭力?

本期讀書,長小江想向你推薦這本《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希望你能從這本書裡找到“保持競爭力並笑到最後”的良策。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書不錯


《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

作 者:Scalers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2019年8月

上學的時候,競爭擺在明面上,一張試卷定輸贏,成績高的排前面,成績差的排後面。在張榜公示時,家長老師盯著從高到低的排名,這簡直就是一幅百味人生圖。

在求學的最初十幾年,我們一次次地面對這樣的學業競爭過程,以至於成年後再看到“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天利38 套”,還會觸景生情,懷念那段“疼痛”的青春。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們現在終於不用再做這些試卷,而且還能買來送給親戚家的孩子。

01學生時代的競爭是打小怪練手

繁重如山的應試壓力,讓很多學生產生了應激反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考試是簡化版的競爭,大家一起上考場是一種“降維公平”。

所有的學生,不管性格、才華如何,都被集結到一條跑道上——兩邊修了護欄,顯眼的標識告訴你往哪兒跑,不許越界、不許犯規。

誰跑得快,誰就能贏得機會。人生沒有比這個階段的競爭更單純、更振奮的了。

走上社會後,你會發現競爭升級了,全方位、多維度。

沒有人給你設定跑道,沒有人告訴你應該往哪兒走,甚至有人為你指引錯誤的方向,侵佔你的跑道,或者用挖掘機剷斷你的路。

社會的競爭是一場混戰,絕大多數人在遵紀守法的框架下發揮自己極致的智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社會競爭是學校競爭的延續和加強版。

面對全面競爭,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先打小怪,再挑戰高難度的關卡。先用單一維度的競爭練手,再參與維度更高、更殘酷、更高階的全面競爭。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排斥簡單的初級競爭,總希望一步到位,直接開啟高階的全面競爭。還沒有學會走路,就想跑起來,生活常識告訴我們,這不靠譜。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看清世界


02社會競爭的玩法是:什麼玩法都可以

我經常看到很多人貶低自己接受過的教育,不管是中學教育還是大學教育,然後順帶抨擊中國教育,竟在網絡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這有點像一個人在事業上沒有做出成績,卻責怪小時候原生家庭給的尿不溼不好。

有意思的是,抨擊完教育經歷之後,這些人會加倍推崇自己的社會閱歷,炫耀自己在“社會大學”取得的成就,再教育年輕人:接受學校教育沒有用,還是混社會比較好。

再下一步,他們推出自己的職場課,號召大家一起終身學習。

然而在我看來,這些炫耀自己在“社會大學”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在社會競爭中做得並沒有那麼好。這就像每個學校周圍都有一些小流氓,他們偏偏覺得自己就是當地最厲害的人。

校園競爭的跑道固定,大家往同一個方向努力,你做得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到。

在社會競爭中,跑道縱橫交錯,甚至沒有跑道。你很難一眼看出來一個人跑在什麼位置。沒有了參照系,我們總認為自己跑得還不錯。

你能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是簡單可衡量的,關鍵看你的銀行卡餘額夠不夠支付房款。而你有沒有懂一個道理,卻有很大的幻覺空間。

在學校讀書和在社會闖蕩並不是天然對立的兩面。但是,我們習慣地將其看成兩個涇渭分明的割裂階段。

國內很多家長嚴禁孩子在大學期間談戀愛,卻希望孩子畢業參加工作之後馬上就能找到對象結婚。這就是以割裂的方式看問題。我們如果把問題割裂開來,那麼自然不會發現其中的聯繫,也不能做好過渡工作。

其實,在學校接受教育和在社會上謀求發展,本質上是一回事。

無論是在學校裡讀書,還是在社會上闖蕩,都要面對競爭。學校裡的競爭是簡化版、單一維度的競爭,而社會上的競爭是全面的、多維度的競爭。

單一維度的競爭,其好處是大家只能按照相同的規則行事,只要在規則裡做得好,勝算就高;壞處是如果你擅長的與跑道方向不一致,就會吃力不討好。

相比之下多維度的競爭,並不限制競爭打法,如果你能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反而可以出奇制勝;壞處是如果你沒明白社會競爭的玩法,那麼你會始終不得要領,舉步維艱。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競爭總在身邊


在考場上人人平等,如果你考試作弊,就會被處罰。即使你爸再厲害,你進了考場之後不會做題目,也只能發呆。

但是當你步入社會,面對求職、置業、結婚等人生選擇,章法完全變了。社會競爭的玩法是:什麼玩法都可以。

10 年前的畢業生依靠父母的資助在一線城市買房,還會被人斥為“啃老”。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會認為,靠自己在一線城市買房才是真本事。

但是現實非常打臉,大部分說要靠自己的人,其收入增長速度並沒有超過房價的增長速度。

過去10 年,一線城市的發展速度要遠遠快於大部分人的成長速度。依靠家人資助買房置業的,在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房價上漲之後,資產已經倍增。

資產增長,不僅讓一個人身心愉悅,也為下一步利用金融槓桿繼續擴大資產打下基礎,他甚至可以把大筆資產當成“傳家寶”。

從資產量來看,在一線城市的生存競爭中,房子就是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

社會的競爭就是多維、全方位的競爭。更要命的是,你並不知道與你一起競爭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資源,會從什麼方向以更快的方式達到目的。

在一次聚會中,一位朋友半炫耀半認真地說,自己幾經周折,終於結交到了某位知名的藝術家。當時聚會中另外一位朋友卻拍著大腿說:“哎呀,你不早點說,我們兩家是世交,可以直接把你引薦給他的。”這就是社會和學校不同的地方。

在學校,大家都在好好學習的道路上前行。在社會上,你在地上跑,卻發現有人開車,有人坐飛機,甚至有人無視規則,直接把賽場毀掉。

03認清競爭環境,及時調整策略

社會上的競爭和學校裡的競爭都是競爭,只是維度不同而已。即便如此,很多職場新人工作時還是沒有章法,時常感到迷茫。

可能這群迷茫的朋友要麼沒有在學校競爭過,要麼沒有意識到競爭環境已經改變。

步入社會後,競爭升維了,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沿用學校裡的競爭思維。尤其是在校成績非常好的學生,仍然認為個人努力和成績好是唯一的晉升標準。

當然也有一些人,在學校成績不太好,卻能適應社會的多維競爭場景。

在大多數時候,你會發現後者取得的成就反而更高。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以前成績好不好,而在於能不能認清社會多維度競爭的本質。

在社會競爭中,最終獲得更好結果的人往往能夠認清社會環境和競爭局勢,並採取相應的措施。誰能先意識到這一點,誰的先發優勢就大。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很多人沒有認識到這個層面的問題,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相關變量(比如成績不好但創業成功的案例)上,於是開始構建新的意義,認為“讀書沒用,不還是要給有錢人打工”。

有的人看到一些成績好的人獲得了一份更穩定的工作,於是相信“高學歷才有安全感”。

如果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學校與社會,那麼你會發現,學生時代的競爭表現與社會競爭中的表現最多是相關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意識到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競爭環境中。

讀書時代的學霸其實是對校園競爭特點很熟悉的人,而在社會上發展好的人,其實是在多維度競爭中如魚得水的人。

對於學霸而言,如果想要在社會競爭中保持優勢,那麼便要消除對原有路徑的依賴,不再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萬事大吉”。學生時代成績不好的學生走上社會後,要知道這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

當我們走上社會後,以前的成績好不好,都成了過去。面向未來才是更關鍵的。精準地感知不同的人生階段中競爭環境的改變,採取相應的策略,你就會成為那個穿越10 天、100 天、1000 天的“迷霧”並且持續保持競爭優勢的人。

04什麼樣的人,最有競爭力

競爭就像打仗,攻城略地。捲入戰爭的雙方自然有進攻和防禦之分,但攻防的形勢並不是絕對的。

進攻方深入敵軍,反而容易被圍困,便會由攻轉防。當防禦縱深有力時,防禦方能成功牽制敵軍,從而挫傷進攻方的銳氣,便會化守為攻。

在戰場上,藉助地形獲得競爭優勢是常見手段。佔領制高點總是必要的,若再加上一圈護城河,更是如虎添翼。

當你守住險要地勢,背靠深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便能用微小的力量牽制敵方,這就是易守難攻。

行軍打仗時要把陣營安置在具有地理優勢的地方,這個要點也被借鑑到了商業競爭中—衡量一家企業的好壞,要看它是否有“護城河”,至少沃倫·巴菲特是這麼看的。

戰爭一直以來都是空間較量,而空間的優勢並不是顛撲不破的。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看清道路

當人類發明了飛行器以後,空軍成了新的打擊力量。即使你把營地安扎在高處,飛機仍然可以轟炸該據點。空軍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戰爭格局,瓦解了地理位置帶來的絕對優勢。

在社會競爭中,我們的競爭優勢來自哪裡?是“險峻地勢”嗎?我們一直賴以生存的優勢,是否可能因遭遇“空軍襲擊”而瓦解?

很多人從小到大並沒有思考過社會競爭優勢的問題。我們只是一直遵循家長的教誨,好好學習,考好學校,選好專業,找好工作,娶好媳婦(或嫁好老公),過好日子,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安靜等待退休。

以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節奏沒有那麼快,技術革新也沒有那麼頻繁,一份工作做到老,還是很容易的事情。 未來30 年,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持續發展,我們還能像長輩那一代人一樣選擇安靜穩定的生活嗎?我們還可能一份工作幹到退休嗎?

前幾年網絡上有一個視頻非常火。

某地取消了一批高速公路收費站,收費站員工失業,於是去找領導理論:“我今年36 歲了,收了十幾年的高速公路過路費,現在只會幹這個,沒有工作,我怎麼養活一家人?”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失去一份工作的庇護,自己在社會上就沒有什麼競爭力了。假設為我們提供工作崗位的企業在未來沒有了競爭力,或倒閉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社會競爭既然是多維的,很有可能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你以為你在險要地勢設好防禦關卡便能高枕無憂,不曾想敵人的飛機會在你的上空扔炸彈。

我們確實要好好審視一下現在的競爭優勢是否穩固,是否能夠經得住未來跨界的攻擊和考驗。於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如果一個人非常有競爭力,他的競爭優勢究竟應該來自哪裡?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哪怕再高的山峰,都有人可以爬上去;哪怕再遠的星球,我們也可以想方設法地去探測。

不過,目前人類還是無法逆轉的恐怕只有時間的流逝,終究不能回到過去。如果你要構建強大的競爭優勢,最好充分利用時間無法逆轉的特點,想方設法地佔到時間的便宜。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時間

時間就像一趟列車,當我們開始了生命旅程,就只能隨著列車的腳步不斷穿行。對已經發生的事情,任何人都無法逆轉,至少目前不能做到。我們能不能利用時間的這個特點,把競爭優勢建立在時間的單向性上呢?有什麼樣的優勢既可以讓我們佔到時間的便宜,又無法讓競爭對手彎道超車呢?

在時間維度上,我們永遠都是被困在當下的,既無法穿越到過去,也不能跳躍至未來。 我總結了三個觀點:

1、如果未來某個時刻需要一種能力,而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具備這種能力,但別人還不具備,而且這種能力無法快速獲得,那麼我們的競爭優勢將會非常明顯。

5G技術(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有些發達國家不採用華為的技術,華為並不擔心,因為華為的5G是做得最好的,比其他公司都要好。如果不買,那不是傻嗎?

你看,華為一直在開發5G技術,而全球各國需要開展5G網絡建設的時候,就是華為賺大錢的時候。這個時候,其他的公司如果要追趕華為的技術,那麼會非常困難,因為時間窗口已經過去了。

這就是所謂的佔到時間的便宜。

但有一個問題,未來某個時刻需要的這種能力很難在短期內獲得,這就意味著我們應該立足當下,早做準備,搞能力建設。

這裡的“搞能力建設”其實就是坐冷板凳,即你雖然努力了卻很可能得不到即時的反饋。

很多人會因為看不到未來而選擇不投入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相反,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在沒有即時反饋的情況下,持續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直到未來正好需要某個能力時便能一觸即發。

這個未來在什麼時候到來,並沒有那麼明確。

一個人要做出這種判斷,不僅需要遠見卓識,還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但是更多的人習慣於看到股票價格漲了以後再去追漲,而不是在股票下跌通道中頂住壓力,低價建倉。所以,大部分人總是在高點進入時被套牢。

未來是難以判斷和預測的,少數成功者最終成為典範,形成倖存者偏差,失敗者卻暗暗地躲在角落中,不為人所知。

如果你能持續領先於時代發展,在每次技術革新的時候都已經準備好,那麼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沒有競爭力。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2、既然無法預知未來,那就參與塑造未來的過程,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

正因為未來如此難以預知,我們不如退而求其次,參與塑造未來中,影響未來。既然未來是不確定的,那麼努力按照自己的預期,打造符合自身利益的未來,也是構建競爭優勢的有效方式。

我們可以注意到,當一家企業做得很大的時候,它往往採取各種方法向該行業輸出價值觀,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和議程設置,甚至提出新的概念,試圖影響社會、影響媒體、影響公眾認知。

所以,我們看到各位行業大佬在發表演講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暢想未來。 為什麼企業家要暢想未來?因為只有讓未來朝著對自家企業最有利的方向發展,才能最大程度上利用企業現有的佈局謀求利益。

讓未來發展成符合企業設想的樣子,其實就是一種主場作戰。

這有點像每年高考命題,國內重點中學的老師有可能被抽調過去成立封閉式命題組。

如果一個學校被抽調的老師越多,其實該校考生在考試中越有優勢,畢竟在高考試卷上,學生們會看到自家老師命題風格的一些影子。

參與創造未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影響行業規則的制定。

我曾經有幸參加過一次國際會議,與會者針對一項技術標準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一項標準被技術委員會採納通過以後,就會成為世界各國遵照執行的技術標準。

在這個時候,不同公司的代表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一經分析,我就發現,假如大會採納了某個公司提供的技術方案,未來5年這家公司可以多賺上百億元。

這就是為什麼在出臺一項政策時,往往需要公開徵集社會各方面的意見。

政策影響利益的分配,影響未來的社會。關於未來要成為什麼樣子,社會各界都在進行角力,紛紛希望自己在未來可以多多受益,但最後需要各方經過商議才能形成方案。

長江商學院:只有認清社會的本質,才有資格談競爭!收藏


當你想獲得競爭力的時候,你就需要想方設法地影響未來,讓未來按照你的預期發展。你要把歷史的列車引導到你的軌道上,等它開到你的主場,你就能發揮最大的優勢。

所以那些掌握了傳播技巧,能在公共領域發聲的企業或者個人,其實更容易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因為擅於使用傳播手段的人更容易影響群體的看法,繼而影響未來規則的設定。

在一家公司,好的老闆除了管好公司的經營外,還要通過公共渠道更多地傳播公司的價值觀和影響力,這樣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

3、如果以上兩點做不到的話,再退而求其次,追隨一位商業領袖足夠長的時間,成為核心團隊的一分子,也可以獲得很強大的競爭優勢。

商業領袖往往會選擇創立自己的事業,而你作為這個偉大事業當中的一分子,也會水漲船高。

職場發展並不僅僅依賴於個人能力和努力,而在於你上了一輛什麼樣的列車——如果是一輛復興號高鐵,那麼你將飛奔向前;如果是一列K字頭綠皮火車,那你可能一直要給高鐵讓路了。

但是,很多職場新人並沒有跟著一個老闆打天下的概念。他們可能更在意的是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最需要抱團的普通員工,反而有一顆單幹的心,而最有能力單幹的老闆,其實更注重團隊建設。

我們如果只盯著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就沒有辦法佔到時間的便宜。

和一個人建立信任關係,是需要花費時間的。信任度越高,越需要時間的沉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繞過時間的門檻,直達目的。

一個行業領袖更容易相信跟隨自己南征北戰十幾年的人,哪怕他的能力稍微差一點,而不會輕易相信一個能力很強但剛認識3 個月的人。

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個行業裡的巨頭都有自己的核心班底,而這些班底人員未必會在媒體上成為焦點,甚至完全不為大眾所知。但是這些人伴隨著商業大佬一起成功,怎麼會過得不好?

人與人在互動的過程中積累的深度信任,其實才是我們的競爭優勢。當然,你能不能選擇到這樣的好老闆,就要看你的眼光了。

回顧以上三點,你會發現,它們最明顯的共同點是時間足夠長。沒錯,競爭到最後,我們就是在拼時間的長度。

我們千萬不要忽略時間長度產生的影響。哪怕在一開始,你在時間上完全不佔優勢,但是競爭到最後你會發現,如果你在一個領域持續行動的時間不夠長,這將成為你的短板。

你的競爭對手如果表現得比你好,那他一定是找準了一個角度或者方向,並且投入了比你更多的時間,積累了更大的優勢。

我在前面說了,競爭的態勢和環境一直在發生變化,你在這一時刻的優勢未必會成為下一時刻的優勢。

當競爭環境切換到另一個維度時,如果你最擅長的不再具備優勢,那麼便不能迅速切換到新維度的競爭中。

如果其他人或者企業在全新的維度上積累了足夠長的時間,那麼這些人或者企業就會在競爭中獲得勝利。這就是為什麼在行業格局發生變化時,有的企業迅速沒落,而有的企業迅速崛起。

在持續行動的道路上,時間才是最好的試金石。我們把時間拉長時,就能看到經過時間的洗滌,事情最終會演變成什麼結果。

如果你持續行動的時間不夠長,就會更容易受到偶然事件的影響,打下的基礎反而是不夠牢靠的。

如果我們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在經歷了各種波動變化之後,還依然堅持著。我們要在一個領域裡做得更好,必須做好長時間的準備,從10 天到100 天再到1000 天。時間的長度代表著時間容量的大小,代表著我們可以覆蓋多少種可能。

我們在競爭的時候需要思考一些事情,比如什麼事情是我們做到了,但別人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的,什麼是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才做到,而別人無法超越的。

如果我們在這個方向上有足夠的積累,那麼當別人想得到同樣的結果時,就必須經歷相同的階段。而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在這個方向上足夠領先,必然會輸出更大的價值,這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當我們獲得競爭優勢的時候,我們還要再思考,競爭環境裡有沒有新的維度出現,以及要不要在那些維度上繼續積累新的時間長度,從而鞏固我們的優勢。

不要羨慕那些比你厲害的人,他們只是佔了時間的便宜而已!


所學,所思,所悟,所用,所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