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以翔的死和網易員工被辭退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驢打滾之噗噗愣愣


昨天是很悲哀的一天,打開各個app,演員高以翔的去世消息刷屏了。一個演員以這種方式謝幕,讓人悲傷,也表現了滿滿的敬業精神。

加上上週日爆出的大廠員工因病被離職的消息,都在提醒我們,我們在職場打拼之時,身體健康是我們奮鬥中最大的本錢,也可能是我們最大的瓶頸。

所以,不論怎樣,忙裡偷閒也要動幾下。我知道的一位程序員,自己編了個小程序,強制電腦每小時黑屏10分鐘,而且不可撤銷此命令。在這10分鐘裡,他喝水,去洗手間,做幾組下蹲動作,為的就是別整天坐著工作把身體坐垮了。

從今天開始,不熬夜了,恢復運動的習慣。累了就休息會兒,渴了就喝水,按飯點吃飯。我們都把身體鍛鍊得棒棒噠!





青青生涯原小青


高以翔35歲就離開了,的確很讓人惋惜,可見生命其實很脆弱,而最近炒的沸沸揚揚的網易員工被辭退則說明:生活不易,其行且珍惜。

壓力越大動力越大?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合行各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明星為了保持一定的曝光度,拍各種節目,參加綜藝的也很多,普通大眾看著也就圖個開心,以為很多都是劇本設計好的,但是有些節目就算有劇本,還是要明星親力親為的去實踐。

長時間的高負荷工作,長此以往,身體就會表現出來不適,高以翔的事情告訴我們,累了一定要休息,今天也許你堅持下去回去休息一下就恢復了,但也許明天你就倒下了,我們努力工作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過的幸福。

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沒了健康就什麼都沒了,所以適當的壓力可以督促我們不斷前行,但壓力太大的時候也要停下來抱抱自己,適當的放鬆下,要給身體緩衝的時間。

裁員是常有的事

其實早在18年下半年,IT行業就不怎麼景氣,裁員的公司不在少數,很多人都不敢跳槽,生怕找不到工作,不過就算你不跳,有時也免不了被裁的命運,公司一旦經營有問題,或者呈現負增長,就必須開源節流,裁員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不能太依賴公司,要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就算被裁也不怕找不到工作,這個覺悟還是要有的,辭退本來就不犯法,所以譴責公司無濟於事,提高自己,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也就不怕被裁了。

生活不易,健康第一

不管因為什麼,不管發生什麼,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高以翔猝死事件的發生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其實近些年,隨著生活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猝死自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加體育鍛煉,身體健康是無價的。

以前聽過一句話:40歲之前拿命換錢,40歲之後拿錢買命!說的很貼起,年輕的時候拼命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無可厚非,但一定要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不然等年紀大了可能真的就得整天和醫院打交道了。


娛大強


金錢掛帥,以GDP論英雄已經不符合現代的發展了。用人單位應該以同理心對待員工,畢竟人不是機器,會病。機器壞了可以淘汰,換新。人這樣的話就非常漠視,對待人性的淡薄了。那些想著自己利益的單位,讓員工996 997 35歲後退下來的等等做法,是不是要反思呢?


星斗K先生


27日凌晨,有爆料稱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休克暈倒,生死未卜。今日中午《浙江新聞》已經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搶救9小時後宣告不治,享年35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高以翔突然的離去未免覺得非常遺憾。一直以來,高以翔以高大帥氣的影視形象展示眾人,看起來也非常的健康。據外界猜測這次的突然離去是因為高以翔帶病去參加節目錄制。而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是一款明星競技類節目,需要依靠自己的體力去拼搏,遊戲規則通常為你追我逃,這類奔跑的形式出現,這種形式通常要在比賽氛圍中突破體能極限。錄製一期像《追我吧》這種的綜藝工作的難度還是挺大的。

首先,時間長。一般八點半左右去到錄製現場,然後藝人他們可能九點多吧開始錄製,要一直錄製到凌晨三、四點或者更長,這段時間是真的累又難熬。

其次,人數多。工作人員就要有幾百人。有導演組,攝像機團隊,道具團隊,化妝師,安保團隊等等。如果更換檔期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最後,錄製的次數多。這樣的節目要出來效果,一個鏡頭需要錄很多次,這個鏡頭奔跑錄製完,錄製不好,可能還要有下一次。因為這樣會給後期的剪輯提供多種素材。

總之,出了這種不幸的事情,是否和高以翔敬業有關係呢?還是看後續的報道吧


a黑米134104638



陳節7


1、不要熬夜

2、經常鍛鍊身體

3、要讓自己保持進步、保持學習

4、有存款(被辭退後還能活下去)

5、多和親人溝通(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誰先來)

6、記得擁抱


聽說關懷小組


你拼盡全力的工作,最後並沒有善待你。就如聯想老總說的:員工本就不該把公司當做家!


苑小仙呀


熬夜等於慢性自殺,心臟需要休息,年輕人不信,血的教訓!

給再多錢,也不要熬夜,生命只有一次,錢沒有命重要,知足常樂吧!


奇珍異寶10


人生苦短,別把自己逼得太苦,有錢很重要,盡力而為就好,不是人人天生都會賺錢。


廖桂芬2


勞動換報酬,別動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