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深得郎平的器重,张常宁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平?

首先对张常宁做个小小的简介,张常宁1995年11月6日出生于一个排球世家,身高195公分,体重72公斤,爸爸张友生曾经作为国家男排主攻手参加过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哥哥张晨也曾经是国家队男排主攻手。


张常宁小的时候打过沙排,后转入室内排球,2014年进入郎平的视野,入选国家队,身披9号战袍。经过一年的磨练,技术全面的张常宁在国家队站稳脚跟,在大赛中一次次稳定的发挥,进入了郎平的核心队员行列。2018年即便伤势并未全愈,郎导依然带张常宁出战世界锦标赛,到底张常宁身上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导,让郎导如此的器重?我们来一探究竟。

深得郎平的器重,张常宁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平?

首先,除了强攻得力,张常宁能胜任六轮一传,是个攻守平衡、全面的主攻手,这点是郎导最看重的。195公分的大高个,能接六轮一传,而且一传稳定,后排防守和小球串联同样出色,除了已经退役的惠若琪,真还没有哪个高个子球员具备这样的水平。随着惠若琪的退役,攻守均衡的张常宁成为朱婷对角主攻的不二人选。

深得郎平的器重,张常宁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平?

其次,跟其他主攻手不同的是,张常宁目前是唯一一个主攻、接应双线发展的球员。张常宁在入选国家队之前,在江苏队主打接应的位置,入选国家队后,因为主攻位置缺人,在郎导的建议下,张常宁主攻接应双线发展。在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巴西队的比赛中,因为惠若琪被巴西队限制,发挥不佳。郎导果断变阵,派张常宁出任接应,刘晓彤打主攻,这一变阵,巴西队果然不适应,张常宁、刘晓彤与自由人共同撑起了中国队后排的一传和防守,彻底解放朱婷,让朱婷专注进攻,中国队最后战胜巴西,昂首进入半决赛。即便在现有的国家队阵容中,张常宁在郎导心中,肯定也是强力接应的不二人选,一旦场上有需要,主攻手张常宁立刻变身强力接应,是郎导变阵的重要的一枚棋子。

深得郎平的器重,张常宁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平?

第三、除了一传、防守,张常宁的发球、拦网、串联也很出色。发球,一直是张常宁的特长,举个例子吧,2015年世界杯第一场对阵塞尔维亚,张常宁的发球,直接把对方的主攻米哈发蒙圈了,当时场上中国队局面被动,正是张常宁的发球,带动了全队,扭转了被动的局面,最后的结果是中国队赢得了世界杯上最重要的一场比赛;还有一场比赛,那就是里约奥运对阵巴西的决胜局,大家可以回看,决胜局已经上了10分,张常宁的一个发球,直接破坏巴西队的一传,防反中,朱婷下球得分。什么是好发球?在世界大赛关键场次的比赛中,敢于发球,并能保持发球的攻击力,破坏对手的一传,甚至能直接得分,这才叫好发球,这一点,张常宁做到了。

深得郎平的器重,张常宁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平?

第四、张常宁的比赛气质出众,敢于发挥,不怯场。从2014年初进国家队至今,代表国家队打了无数场比赛,就很少看到张常宁有发挥失常的时候,除了2018年世锦赛,那是因为张常宁有伤在身,腿上绑着厚厚的护具,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正是因为看到了张常宁身上的这种特质,郎导才敢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和决赛的赛点上,两次换上张常宁上去发球,最后,张常宁果然不辱使命,两次发球,都是在第一个赛点帮助球队拿下了比赛,帮助中国队拿到了奥运冠军。

深得郎平的器重,张常宁的哪些特质打动了郎平?

最后我想说,要想得到教练的器重,不是靠嘴上说的,真的是要靠在一场场重大比赛中的优异的表现积累出来的。张常宁正是用自己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打动了郎平,赢得了郎导的器重。


原创文章,与大家共享。今后博雄会给大家持续带来女排的原创文章,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你们的喜欢,是我最大的动力。喜欢的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