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上次一個同樣是媽媽的幼兒園老師和我分享到,其實在面對小孩子,有的時候"慢"反而代表了"快"!這讓我很感興趣,她和我分享了在幼兒園發生的一件小事:

一天下午,幼兒園開始進入下午茶時間,凱凱想要打開一包巧克力包裝袋,但是裡面是真空包裝的,凱凱用手沒有撕開,甚至用上了牙齒也是無濟於事。試了幾次依舊失敗了,孩子走到老師面前:"老師,我打不開,幫我!"

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在幼兒園會經常發生,在家裡也是如此。回想一下,你的處理方式是不是為了追求快捷還會有點不耐煩,馬上就幫孩子撕開。

而老師則是用了搭建腳手架的方法,來幫助孩子。

老師:"凱凱,我剛剛看見你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打開!"

凱凱:"太難了,我撕不開,老師幫幫我!"

老師:"這個包裝太緊了,我們去找找可以藉助什麼工具打開它。"

轉到手工藝術區,凱凱看見一把小剪刀,立馬遞給了老師,老師耐心的告訴他要如何小心的用剪刀打開。過了沒多久,凱凱在遇到比較難打開的物體都會直接去拿剪刀。

這就是不包辦的教育,這就是搭建腳手架,授之於漁。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腳手架"到底是何方神物呢?

腳手架其實藉助了建築學的一個術語,形象簡單。它將成年人對於孩子的幫助和引導比作腳手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憑藉同伴、老師和父母的輔助來完成本來難以自我完成的任務。一旦後面還在能自己能再輔助後,獨立完成同類型的任務,這就好像建築工程的那些竣工後的腳手架被及時撤出

搭建"腳手架"最關鍵的來兩個特點就是"輔助"和"支持",面對孩子的求助,我們伸出援手是應該的,但是隻能是臨時,要引導孩子去掌握技能,下次獨立完成。就好像孩子剛剛學會走路,底盤不穩,父母在最開始牽著孩子前進到後面完全放手,只在孩子快要跌倒時扶一把。

我們成年人要做的事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及時的給予孩子不同程度的輔助和鼓勵。

正確搭建"腳手架"前,先搞清孩子在舒適區還是沮喪區!

在父母想要為孩子搭建正確的腳手架幫助前,我們先要弄清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孩子處於哪個區域!

在孩子面臨最直接的困難,例如一個新的玩具或者難度較大的任務,無論孩子是出於沮喪的崩潰區,苦苦掙扎去逃避;還是想要直接放棄,看都不看;我們要給自己按下思考暫停鍵,不要急於上前就為孩子代勞。

就拿孩子拼圖來講,圓圓上次在商場看見一幅很大又精美的拼圖,苦苦哀求買回來並且發誓會自己拼好。因為圓圓對於簡單的拼圖是很擅長的,但是這個複雜的拼圖他只是給予了一週不到的熱情就厭倦了,到後面他根本就碰都不碰。最後是在媽媽的直接幫助下硬拼而成。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圓圓在前期就是典型的處於學習"舒適區"。但除去三分鐘熱度,他就覺得好難再堅持,且被拼圖的難度難住不肯動手;媽媽為了引起孩子的熱情,經常性的抱出拼圖督促孩子,而且將成品圖給孩子看試圖能激起孩子的奮鬥。

但是對於年幼的圓圓來講這實在是太複雜了,他覺得自己做不好,這就是處於學習的"沮喪區"

如果讓孩子總是呆在自己的舒適區,不去挑戰有難度的事情,就學不到新東西;但是深陷"沮喪區"也會讓孩子逃避甚至直接放棄。

而最理想的狀態,父母就是要引導孩子來到心理學定義的"最近發展區",也就是"成長區"。

"最近發展區",是沮喪區和舒適區的中間狀態,父母根據孩子自身情況為孩子制定可以挑戰的區域。有適度的挑戰感,讓孩子不會太無聊也不會覺得太難。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面對孩子救助,別伸手!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 給出提示和建議,而不是代勞

在孩子遇到困難,我們不能剝奪孩子探索結果的過程,直接上手就為孩子處理好一切,你能為他做一時,卻不能一輩子。孩子始終要學會自己成長。

我們可以給焦急的孩子一些小提示和建議,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例如圖片、語言、文字和手勢等,鼓勵孩子打開思路多想想該怎麼辦!

就像上面的圓圓,媽媽不僅只是給他看成品圖,還得引導孩子如何去拼:"我們可以先找到四個角,然後將同色系的拼圖分好類"。並向孩子演示什麼是圖片的四個角,引導孩子將圖片上的圖案大致認出來分好類。"你看……,這樣可以嗎?"一步步引導卻不代勞,這樣媽媽就給孩子搭建了一個穩固的腳手架了,孩子有成就感也就不會輕易放棄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啟發後就會知道真正如何去做,在孩子多次都不懂的情況下,父母才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方案。

例如:孩子在學蛋炒飯,我們可以喊孩子回憶一下別人是怎麼炒的?"你還記得所有炒菜的第一步是什麼嗎?如果直接放下去是不是會燒掉?對了,所以我們得先放油。"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 多問探究式的問題,開發孩子大腦思維

很多家長會拘泥於一個回答模式,那就是是與不是的封閉型。我們可以改變一下,多用一些探究式,開放性的問題,來打開孩子的大腦,讓孩子進入深度思考。

"你覺得這樣做會發生什麼?"

"不如你給媽媽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吧!"

"嗯,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要用那個……嗎?"

"說幾個你覺得還行的解決辦法告訴我好嗎?"

"不如我們思索一下這個問題?"

"雖然這也是個挺好的方法,但是你還能想到其他的辦法嗎?"

好比孩子用溫水泡藥,我們可以問他:"如果我們用不夠熱的水去沖泡,你覺得藥會全部融化掉嗎?"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 引導孩子將眼前的困難分解成小任務

孩子面對一個大任務往往會表現的手無足措,覺得無從下手,所以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父母要保證,拆分的任務要是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將困難劃分為一個個小關卡,讓孩子慢慢過關,這樣可助孩子增強他的自信心。

就好比:在孩子週末的時候面對一大堆作業的時候,因為不知從何下手而直接放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我們先把最簡單的抄字做完啊!""你看,現在是不是可以看下語文書,然後有點感覺了,再去做卷子,你會做的更好的!"

這樣,孩子就像過關打怪一般,慢慢就會越做越好!

父母不要總是親力親為,在孩子真正遇到問題和麻煩的時候,最需要我們正確領導的時候;可不要在孩子面前就先自亂陣腳,為孩子講了很多次還是不明白,覺得算了,直接幫你弄好或者把答案直接告訴你好了。久而之久,孩子就會依賴,也會急於追求結果,而不顧如何去探索的過程。腳手架是工具,孩子要利用這個我們輔助的架子一步一步攀登向前。

孩子說“我不會”時,別伸手幫忙,最好的幫助是搭建“腳手架”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