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全市典型!鳳陽這個人被點名!

全市典型!鳳陽這個人被點名!

為大力學習宣傳先進典型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將“榜樣”先進典型事蹟

分享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向他學習!

鳳陽縣小溪河鎮金莊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繼

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繼,2017年5月被選派到鳳陽縣小溪河鎮金莊村擔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為村民精準“把脈”拔“窮根”,村裡的貧困戶人人向他豎起大拇指。前段時間,得知張繼因為工作原因要調離,金莊村的村民聯名寫下請願書並按下紅手印挽留他。“既然鄉親們這麼信任我,那我就繼續留下來,帶領他們脫貧致富。”張繼說。

精準把脈拔“窮根”

“人心在哪裡,工作的方向和重心就在哪裡。”2017年的5月,張繼剛到金莊村時,首先意識到的就是人心問題。“要脫貧、想致富,必須先凝聚人心,改變村民的思想和意識,形成全村‘一盤棋’。”張繼說。

於是,張繼緊抓黨建這個核心,抓班子帶隊伍,通過對黨員的不斷教育,讓大家充分認識到扶貧攻堅是村兩委、廣大黨員不可推卸的責任。張繼還動員黨員在家門口掛上“我家有黨員 鄉親向我看”標牌,讓黨員給鄉親們做好榜樣。通過一系列舉措,黨員幹部思想覺悟漸漸有了提高。

“扶貧先扶志,只有貧困戶自身有了脫貧的動力,他們才能真正脫貧。”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張繼制定個性化幫扶措施,精準施策。

貧困戶老潘父子帶“五保戶”哥哥一起生活。由於家貧,正在讀高中的兒子不願再繼續讀書,老潘自己也整天喝酒解悶。對此,張繼帶著工作隊多次登門,協調資金為他買了幾隻山羊,並積極協調解決了老潘兒子讀書經費問題。老潘終於樹立起生活的信心,戒了酒,養了羊,挖了蝦塘,沒事還到附近的小河溝裡捉魚蝦。2018年,老潘家收入達3萬多元,兒子也考取了大學。

據統計,金莊村2017年整村出列後至2018年底,成功脫貧59戶151人。

用心用情真扶貧

金莊村地處高崗,用水困難,這也是致貧的重要原因。張繼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四處奔走爭取項目、跑資金,終於爭取到了水利改造項目,從附近的小溪河通過機站和暗管,把水提到村裡幾十面當家塘裡,徹底解決了金莊村祖祖輩輩缺水的難題。

剛到村時,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張繼依據扶貧政策,組織安裝了180千瓦村級光伏,年固定收入15萬元左右;爭取支援資金購買了兩臺收割機出租給種地大戶,每年租金3萬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爭取50萬元和80萬元扶貧工程款實施稻蝦連作,按投資額6%標準,2018年為村裡增收4萬元,2019年將會更多。

此外,村裡還建設了連體和單體大棚,每年增加集體收入3萬多元。建立了村級電商平臺,註冊成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老房子品牌商標,已獲國家工商總局批准。此項工作不僅解決了農產品銷售的難題,且為村裡提供了長久可持續的收入,也打消了種養殖戶的顧慮。

多項舉措讓村集體有了豐厚的家底,村民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65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2萬元。貧困戶實現了自來水全覆蓋,改造了3個臺區電網,完成了所有貧困戶的危房改造。

一條寬敞的水泥路穿村而過,精緻的農家小庭院綠樹成蔭,昔日的荒土地上村部、廣場、公園錯落有致……村容村貌“脫胎換骨”,金莊村美了,貧困戶脫貧了。這兩年,金莊村由一個貧窮落後村,成為“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獲得“優秀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8鳳陽縣扶貧考核第一名……

看完後請轉發本條信息

或許能對他人有幫助

投稿郵箱:fyxww@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