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不見“雙黃蛋”,不吝“一炮三響”,金雞獎打造華語電影奧斯卡


注:本文首發於南都娛樂週刊。


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揭曉,收穫了幾乎零差評的高口碑,堪稱近年來最成功的一屆。就像優秀的電影一樣,高口碑基本和高票房成正比。它的“高票房”,將體現在對中國電影再出發的歷史貢獻。

獎項花落誰家,自然是這場大戲的最高潮。結果與公眾期待基本一致,“黑馬”也在情理之中。《流浪地球》力壓《我不是藥神》獲得最佳故事片,有點意外,第一次頒給科幻片。《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的重工業開端,足以讓好萊塢驚呼“狼來了”,意義顯然大於《我不是藥神》。

不見“雙黃蛋”,不吝“一炮三響”,金雞獎打造華語電影奧斯卡

《地久天長》成為最大贏家,包攬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編劇。柏林電影節帝后同框一幕再度上演。更老的戲骨,《人生》中演“巧珍”的吳玉芳,獲得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後,此次憑藉在《送我上青雲》中的表現,時隔32年又摘得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屬於《古田軍號》的王志飛,呈現了一個全新的朱德。

最佳導演頒給執導《紅海行動》的林超賢。這個獎份量極重,資歷和過往成就不可少。從提名可以看出,就是林超賢和王小帥PK。“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項的設置即為印證,文牧野獲得此獎,是對他個人和《我不是藥神》的雙重肯定。

這些“壓艙石”似的獎項奠定大局。本屆沒有“雙黃蛋”,卻不吝“一炮三響”。過往一部影片獲得兩個獎項不鮮見,但《地久天長》這樣霸氣地橫掃重要獎項,還是首次。“分豬肉”不可取,該獎不獎也讓人寒心。一切以作品說話,迴歸專業。

過往評獎,“雙黃蛋”飽受詬病。表面上皆大歡喜,實際上造成了更大的怨氣。這樣重大的獎項並不適用“文無第一”,頻現並列冠軍,顯得極不嚴肅。業界戲言:不是“雙黃蛋”,“金雞”不叫;獎項不併列,“百花”不開。最高電影獎的權威性,一度受到質疑。名導作品不參評金雞獎,拿到海外去評。頒獎禮人氣慘淡,不得不炒作明星緋聞以吸睛。

專業,正是金雞獎的靈魂。中國電影三大獎,華表獎是官方評價,百花獎是觀眾評價,各有“任務”和“從眾”的印記。金雞獎是業界評價,同行的眼光最挑剔,多數演員視為最高榮譽,“表演專業主義”,哪怕有“高冷”的印記。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由《紅花綠葉》摘得,算是一個冷門。《過昭關》傳播更廣,本屆獲得四項提名。但《紅花綠葉》主題表達更深刻,敘事更流暢,更符合“以小見大”的獎項初衷。張藝謀八次“擒雞”,迄今仍是最高紀錄。他的《影》得到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兩項提名,均未折桂,證明不以名氣排座次。同理,創下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戰狼2》,本屆甚至無一項提名獎,表明在金雞獎評委心中,票房絕對不是第一考慮的因素。

不見“雙黃蛋”,不吝“一炮三響”,金雞獎打造華語電影奧斯卡

以票房論,《地久天長》4500萬的成績並不耀眼,但從劇情和表演角度,達到近年文藝片巔峰。王景春演鉗工,拱背幹活,指甲縫裡都是油,微小細節傳神。詠梅本人沒有子女,為了演好失獨母親,花了數月走進這一群體。中年女演員陷入群體性“戲荒”,詠梅以實力完美逆襲。

專業,不等於孤芳自賞,辦成小圈子的唱和。金雞獎歷史上,有過獲獎名單與社會期待大相徑庭的教訓:因為獲獎,影片和演職人員才被知道;有的影片“一輪遊”,觀眾想看片無從找尋。專業,意味著不以票房論成敗,但必須要考慮口碑。在數據越來越嚴謹透明的當下,口碑指數越來越有說服力。《地久天長》在各平臺口碑評分高企,在美國影評網站“爛番茄”的新鮮度達到100%。“一炮三響”底氣十足。

不見“雙黃蛋”,不吝“一炮三響”,金雞獎打造華語電影奧斯卡

迴歸專業,金雞獎以頒獎為核心,又不止於頒獎,還有更大的願景:打造成華語電影奧斯卡。海報和獎碑全新設計、頂級電影人悉數到場、頒獎典禮華美大氣、產業學術論壇前沿高端,金雞獎真正成為中國電影界的高峰盛會,展示了空前的團結進取。今後五屆落戶廈門,避免以往被“踢皮球”的尷尬,獎項與城市雙贏。華語電影“三金”獎,金雞獎以不再活在別人陰影下的姿態,引領風騷。這是中國內地電影應有的姿態。

開幕式上兩個節目的震撼度,不亞於大片。一個是詩朗誦《奮鬥的力量》,一個是大合唱《星辰大海》。前者由吳京、陳坤、梁靜、周迅、杜江、周冬雨、王俊凱、易烊千璽、朱一龍完成,正能量代際傳承;後者由32名年輕演員共同演唱,這首歌是“星辰大海演員計劃”的主題曲,將開幕式推到最高潮。32人由周冬雨領銜,還有易烊千璽、王俊凱、劉昊然、陳學冬、宋祖兒、許魏洲、陳飛宇等。這是“中國式造星”的獨特優勢,也讓金雞獎變得“年輕”,未來更值期待。

不見“雙黃蛋”,不吝“一炮三響”,金雞獎打造華語電影奧斯卡

金雞獎最大的喜訊,是恢復一年一評。2005年起兩年一評,緣於當時的無奈,國產好片太少,如今局面已根本性改變。一年一評,基於對電影產質的信心,也必將更好地引導創作,“強刺激”催生更多好片。華語電影獎項的格局正在改變:中國內地電影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不需要仰人鼻息。相反,它昭告全世界:這就是我們的標準,這就是中國人愛看的電影,要進入中國市場,請對標。

就像NBA代表世界籃球最高水平,但世錦賽也在進步。美國隊要奪冠,“休假式參賽”是玩不轉的。你就得派最好的隊員來,而且要適應我的規則。

一年一評,意味著有更多觀影的眼福,也有看頒獎禮的眼福。頒獎禮上,獲獎明星是主角。但對一個立意高遠的電影節來說,聚焦點不應該只是“數星星”。本屆金雞獎星光熠熠,卻並未搶主題的鏡。

這個主題,就是中國電影的再出發。有理由相信,金雞獎的終極目標,不止於華語電影,而是要站在世界電影之巔。


(作者鄒高翔為南都週刊主編、公眾號“率性觀影”號主、廣東省電影家協會會員)


不見“雙黃蛋”,不吝“一炮三響”,金雞獎打造華語電影奧斯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