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職業高中和五年一貫制怎麼選擇?

人生哪有都如意


職業高中和五年一貫制該怎麼選擇?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兩種類型的學校,再做選擇吧。

先來看職業高中:

職業高級中學在改革教育結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等職業學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學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培養目標與中等專業學校類似。職業高中屬於初中畢業後考入,畢業後可以參加對口高考繼續升學。

職業高級中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種職業教育學校 。職業高級中學與普通高中不同之處在於職業高中重點培養中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中級技術工人和從業人員,職業高中分各種專業,而普通高中不分專業。職高要求知識性和技術性並重;而普高則要求文化性重要。

再來看五年一貫制:

五年一貫制又稱"初中起點大專教育",學制五年,招收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達到錄取成績後,進入高等職業學校學習,進行一貫制的培養。學業期滿頒發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此學歷為國家承認的全日制專科學歷,修業年限註明"五年一貫制"字樣,與三年制專科基本無異。畢業生具有繼續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資格。畢業生就業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五年一貫制的培養模式:

學生五年均在同一所高職院校或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學校採用4.5+0.5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程和相關專業課程;第四年開設大學專科層次的公共課和專業課,最後半年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學生學籍前三年按照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後兩年納入高等教育管理範疇。

兩者的區別:

職業高中學制為三年,而五年一貫制學制為五年,時間上要比職業高中多兩年。但五年一貫制畢業後取得的文憑為專科,而職業高中取得的文憑為職高,在找工作的時候專科文憑會比職高文憑有用一些。

所以,我認為,如果一定要在職業高中和五年一貫制當中選擇一個的話,建議選擇五年一貫制。


江夏浪花一朵


三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高中畢業生或三校生,而後就讀三年大學,畢業證註明學制三年;五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而後就讀五年大專(前三年或2年就讀中專,後兩年或3年就讀大專),學歷註明學制五年。

五年制大專,是國家承認學歷的,按五年的課程全部通過,由在讀學校發正規國家承認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專學歷,而不是成人教育的大專學歷;如果想繼續深造,還可以專升本,再考研,都是可以的.

五年大專文憑與高考三年制的文憑效用是一樣的,學的課程也大致相同,只是五年制大專要多花兩年時間補高中的課程,所以兩者在時間上存在差異,其他的都是一樣的。

5年制大專班,就是直接從初中畢生考取,有關高校經批准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的五年制大專班學生,實行分段收費。前三年按中師或中專學校學費標準執行(其中,國有民辦高校按照現行學費標準執行),後兩年按普通高校的對應專業學費標準執行。學生必須按5學年學完所有課程才能畢業,前三年,學習普通高中及中等專業的課程.

3+2,就是在職業中學讀完三年高中課程,職業高中也相當於中等專業學校,但只是職業高中,讀完三年職業高中後,如果不想再繼續深造,學校發職業中專的畢業文憑;如果想繼續深造,參加全國統一的普通高考,並被相關高職或高等專科學校錄取.然後在專科院校裡按全部課程讀完並通過,發正規大專普通高等院校畢業證書;

3+2是在職業高中讀完三年後,發相應的職業中專證書,後再繼續讀完2年,再發大專文憑.這是職業高中與5年制大專不一樣的地方. 五年一貫制和3+2分段制高職的招生計劃都由省級教育部門統一安排,只招收當年參加全省中招考試而且成績達到一定錄取控制線的考生。學習期限都是五年,相當於高中畢業後再上兩年大專。

兩者的區別是,五年一貫制高職由普通高職院校舉辦,實行五年連貫教學,學費按高職收費標準分年收取。3+2分段制高職顧名思義就是指5年學習時間分為兩段,即前3年在普通中專學習,後兩年在相應的高職院校學習,教學計劃由普通中專和高職院校共同制定,分段教學。學費前3年按中專收費標準分年收取,後兩年按高職收費標準分年收取。這種形式較為適合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的考生。


3+2大專班及五年一貫制大專文憑與通過普通高招錄取的高職的大專文憑相同,所不同的是,五年一貫制錄取的是應屆初中畢業生,而高職錄取的是參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畢業生。這樣說來,初中畢業生因成績不好上不了普通高中,一樣可以通過這兩種形式上大學,選擇上3+2高職和五年一貫制大專的初中畢業生和通過參加高考報考高職的學生,在畢業後拿到的大專文憑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