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提起张蕴钰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他是中国国防发展史上永远也避不开的人物。

张蕴钰,河北省赞皇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参谋长、兵团副参谋长、兵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1958年,他被任命为核武器试验靶场主任,1961年改称基地司令员,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贡献。

电影《横空出世》曾经感动了无数观众,影片讲述了将军冯石和科学家陆光达带着科研部队在西北荒漠克服困难,最终完成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故事。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电影中,李雪健扮演的冯石将军可爱又可敬,他的原型是我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老将军曾说过,他的一生丰富也简单,总结起来,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打了上甘岭,一件是建了核基地!

三上上甘岭与美军血战到底

1952年初冬的朝鲜,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对志愿军守卫的3.7公里的狭小地带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役打了整整43天,岩石被炸成焦土,山头被削低两米。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都想不通,这小小的地方为什么会打不下来。这个地方,就是上甘岭。二战以来最惨烈的战场,更是中国人的一座精神丰碑。而张蕴钰就是参与这场战役的重要指挥员之一,作为志愿军第15军参谋长他只有33岁。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在战役反复争夺的关键阶段,张蕴钰提出为减少伤亡,保存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入坑道斗争。白天钻洞,夜晚打仗,用小分队袭击阵地的敌人。这一正确建议成为上甘岭战役由被动挨打转变为积极出击的关键一环。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时任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左二)与军参谋长张蕴钰(左三)在上甘岭前线指挥所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在1952年秋季的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在坑道里的战士准备夜间出击

在朝鲜战场,我们抓了一个美军俘虏,一个小小的下士,竟敢在我的面前大声喊叫着扔个原子弹让我们尝尝,给我们做个外科手术,气得我逼得他用咱们的中国话唱'打败美帝野心狼!'

武器落后,受气啊,我忘不了我们的士兵被凝固汽油弹炸成了火人,他们挣扎着、喊叫着,喊着爹喊着娘。伤员更是可怜啊,没处躲没处藏,就在我的身边,我……救不了,救不了他们。

尽管这样,咱屈服了吗?没有!咱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人就从没怕过他美国!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1953年在朝鲜的张蕴钰将军

将军的这一番话,说到了中国人民的痛处,落后就要挨打!

1954年,抗美援朝归来,张蕴钰先是任旅大防卫区副参谋长,后任第三兵团参谋长。正当张蕴钰打算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安定下来的时候,陈赓副总参谋长举荐他去建设原子弹靶场。

“陈赓就说,张蕴钰,叫你去搞原子弹靶场,这是我推荐的。好好搞,建设好了交给别人。我父亲从陈赓那儿领受了任务,二话没说就去了西北戈壁。”从繁华城市到荒凉戈壁,张旅天觉得父亲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1958年10月20日,张蕴钰乘上火车,会同4名苏联专家,西去敦煌考察靶场。张蕴钰看了材料之后感到十分地震惊:美国在比基尼岛已经试验了15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了,我们中国的核试验场为什么只能试验2万吨级的原子弹?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苏联的意思两万多万吨你有一个就行了,这跟咱们国家想法是不一致的。”张蕴钰认为,建这样的基地太小了!2万吨支撑不了一个6万万民族!

随后,张蕴钰带领大家对敦煌场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对它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全方位的权衡,最后决定:否定现定场址,并向北京汇报。

带领5万建设大军开进罗布泊,建起我国第一座核试验基地。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1959年5月下旬,张蕴钰率领5万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罗布泊。这是继王震部队之后,新中国史上军队又一次大规模开赴西北边陲。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核爆炸试验准时进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张蕴钰在回忆文章里这样记述当时激动的心情:“在试验场区,我们所有人都长久的持续在一种高度亢奋和激动之中,在那种时刻,无论是谁要保持一种平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程开甲(左)张蕴钰(右)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合影,合影中有中国的两位核司令一位是核试验基地司令张蕴钰,一位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核司令”程开甲。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永远都不会忘记在“吃窝窝头搞原子弹”的艰苦岁月里,张蕴钰曾给了自己和所有科研工作者多么大的尊重,多么大的支持。

1976年地下核爆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坑道临近出口处的宽度成了争执的焦点,程开甲认为出口过宽

如果不进行封堵就有泄漏的危险。当时,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时候,张蕴钰站了出来坚决地说这个问题,听老程的。

1998年,程开甲去探望张蕴钰,两位“核司令”都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然而,回忆起22年前张蕴钰说的那简单却充满力量的八个字,程开甲默默流下了眼泪。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2008年,91岁的张蕴钰住进了医院,他惦记着这一年是马兰基地创建50周年。他几次对儿子说真想再回去看看在那里,他曾和所有人一起,在艰难的激情岁月里,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马兰,是一生他最惦念的地方。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张蕴钰将军在去世前为基地写的藏头诗

2008年8月29日

这位一生只干了“两件事”的老将军

走完了他91岁的人生路

他的骨灰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

——马兰

今天,长眠在马兰烈士陵园的

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有开国将军

而更多的

是普通的士兵和科技工作者

一生干了两件事,打了上甘岭,建了核基地!他是基地首任司令员

致敬

民族英雄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