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異讀地名系列談之三

邽城·邽縣·邽山·上邽·下邽

“邽”字,在各種工具書裡僅有“ɡuī”一音。義項有兩個。一是用於地名。如:邽,上邽,即:今甘肅省天水市今清水縣。其一個分支遷往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稱“下邽”。②用於人名,讀“ɡuī”。如:宋代有高堂侯邽巽(xùn)。唐代人王審邽: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其扶母隨兄弟王潮、王審知率義軍入閩,後為晉開國侯。唐·杜牧《送薛邽二首》詩裡,還記有薛邽。

實際上“邽”還有另一讀音ji。甘肅與陝西的當地人一直讀作“ji”。為了解決工具書只有一音與當地人發音的的矛盾,陝西渭南人(1978年)改“下邽鎮”為“下吉鎮”。這裡是唐朝名將、宰相張仁願,大詩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準的故里,素有“三賢故里”之稱。“邽”讀“ji”音的地名還有:邽城、邽縣、邽山。邽城:《辭海》對“邽縣”的解釋是:古縣名,本邽戎地,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多數典籍稱在今天水市境內)。由此可見,工具書將“邽”只注有一音“ɡuī”,是有缺陷的。

“邽”之地名的讀音,因為陝西下邽人是甘肅上邽人的分支,加之兩地距離比較近,都屬於關隴方言,所以讀音是一致的,均讀“ji”。有關“邽”之故地的幾個地名,雖然說法頗多,但去偽存真,大體上統一在今天水一帶。①徐日輝在《蘭州學刊》(1985年5期)載文《上邽何處尋》,說:“①古上邽本在清水,‘大約在東漢時從渭水之北的清水遷徙至渭水之南的天水。”②邽山即今清水縣城以北之邽山。③隗囂所據之上邽和西城皆在今天的清水縣城北附近。”②嶽維宗在《蘭州學刊》(1986年第2期)載文《古上邽考辨》稱:“古上邽和邽山究竟在何處?多數人的考證結論基本是一致的,即今之天水市秦城區就是古上邽縣的治所,天水北鄉之鳳凰山就是古之邽山,今建有邽山生態園。③蘇海洋在《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載文《秦國邽縣故城考》稱:“邽縣是我國曆史上最早設立的縣之一。其有6種不同的記載。《水經·渭水注》曰:‘渭水東歷上邽縣(今天水市)北,邽山之陰。’除《水經注》此載外,其餘諸說均誤。邽縣原為邽山東南腳下(今天水市區)的邽戎邑。它可能就是秦國邽縣故城。在今甘肅天水市西北。其得名於邽山。邽山西起今天水市區西北20公里的鳳凰山。《山海經》之《中曲山》(91)稱,指曲山再向西260裡的地方,即今哈薩克斯坦圖爾蓋高原。明顯為誤。原為邽山東南腳下(今天水市區)的邽戎邑。它可能就是秦國邽縣故城。在今甘肅天水市西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