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54次投诉无果,相关部门的“懒散病”得治

事件回放

2017年6月,江苏省金湖县某新建小区开发商在未经验收合格、未取得交付使用备案情况下,违规提前向购房人交付新房。部分业主入住后,违章搭建阳光房,影响周边业主采光,引发不满,周边业主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54次向政府相关部门投诉。面对政府热线的交办单,负责住宅小区管理的县综管办,未采取有效措施,没有切实强化小区物业公司管理和违建拆除工作,导致违建未拆反增。

金湖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赴该小区实地调查,发现不作为的不仅仅是县综管办一家,在群众“络绎不绝”的举报以及不断“壮大”的违建中,该新建小区竟顺利通过了县住建局城乡规划科、县城管局执法大队的规划竣工验收,以及县住建局房地产开发管理科的交付使用备案

54次投诉石沉大海

,足以证明,相关部门的“思想麻痹症”“作风懒散病”“工作敷衍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对于群众的诉求无动于衷,置身事外。以至调查人员都十分气愤,“只要有一家能进行制止,就能把违建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不会出现群众投诉54次却无人解决的情况。说到底,就是没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

54次投诉无果,相关部门的“懒散病”得治

现实中,确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作为不担当,惯当“二传手”,乐于“倒手转卖”,不愿亲力亲为,热衷“打太极”,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问题能绕就绕、能躲就躲。诸如此类庸懒散慢的行为,不仅会贻误发展机遇,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疏远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啃食群众的获得感。

《官场现形记》中讲,一些官员“敷衍的本事是第一等”。封建时代“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官场中人“无利不起早”不是啥稀罕事。共产党人“做官”为的是做事,与封建官员不可同日而语。拿陈云同志的话说: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佣劳动的态度来对付党的工作,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书记强调,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也是给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党员干部一个警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自己做“官”。如果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做样子、浑浑噩噩混日子,这样不仅会丢面子、挨板子,还会挪位子。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切理解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必须始终牢记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作为、不担当,漠视群众疾苦的党员干部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其危害却是极大,对于这样的党员干部要下猛药抵病灶,挥鞭亮剑严肃问责,让不作为不担当者无处藏身,庸政懒政难以遁形。

审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