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紅樓夢》中,相比於驚天動地的愛情糾葛,女孩子們之間的友情要顯得溫暖平和得多。上至黛玉和湘雲中秋佳節徹夜聯詩,下至藕官和藥官衣食起居共扮夫妻,一切體現友情的溫馨場景,情誼之真摯與深刻,無不令人動容。

而整部《紅樓夢》裡,最使人難忘的友情,來源於最“給力”的閨蜜——黛玉的丫鬟紫鵑。紫鵑這個忠誠而高情商的姑娘,和她那細膩敏感的主人黛玉一起,書寫了友情的動人篇章。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一〉對黛玉,她是個通明事理的知己。

紫鵑本名“鸚哥”,原是賈母身邊的二等丫鬟,黛玉進府以後賈母心疼外孫女孤苦伶仃,才把她派到黛玉身邊。可是,她卻與黛玉從蘇州帶來的小丫頭雪雁不一樣,紫鵑不僅年齡上更大一些,心智也成熟得多。

紫鵑來到黛玉身邊,見得最多的就是寶黛二人吵架,鬧小脾氣。其中鬧得最厲害的一回,應數張道士提親那次。張道士想要把一個十五歲的姑娘許給寶玉,雖然被賈母婉拒,但是在兩人心裡各自留下一個結。回家之後,他們又為此事吵到黛玉大哭大吐,寶玉摔玉剪墜,直到被賈母王夫人拉開才罷。

作為黛玉的貼身丫鬟,紫鵑卻沒有任何偏袒她的意思。兩人吵鬧起來,她不護著把消暑湯都吐了出來的黛玉,卻分別用了兩大段話來規勸她:

“雖然生氣,姑娘到底也該保重著些。才吃了藥好些,這會子因和寶二爺拌嘴,又吐出來,倘或犯了病,寶二爺怎麼過得去呢?”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這話看似數落黛玉,卻是寬慰黛玉。一則,紫鵑是自己替黛玉的身子著想;另一則,則是設身處地替寶玉為黛玉的身子著想。而黛玉不正是糾結於寶玉的不懂她的心,對寶玉不放心麼?一句“倘或犯了病,寶二爺怎麼過得去呢?”當是一下就能夠化解掉黛玉心中許許多多的鬱悶。

當然,這之中除了寶玉回體貼黛玉,也有著黛玉因為他們之間吵架病得厲害,會讓寶玉感到難堪。黛玉聽了,不會不懂,她也會因此而不再生氣下去吧。

再看,“若論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別人不知寶玉那脾氣,難道咱們也不知道的。為那玉也不是鬧了一遭兩遭了。”“好好的,為什麼又剪了那穗子?豈不是寶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兒,常要歪派他,才這麼樣。”

回到家中,寶玉不在的地方,她便更加理性地勸導了不明所以的黛玉。她在話語中先下結論:“還是姑娘太浮躁了些。”然後點明寶黛的關係:“別人不知寶玉那脾氣,難道咱們也不知道的。”意思為,二人這麼吵著,實在會讓人覺得意外,他倆的關係都那麼樣了,寶玉也是也是他們最瞭解的,本不該如此。黛玉聽了自是灰心。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好好地,為什麼又剪了那穗子?豈不是寶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則是提醒黛玉往後要注意,不能因為那麼深沉的愛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

“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則又給了黛玉吃了一顆定心丸。以旁觀者的角度,讓黛玉重新審視寶玉,從此自可不必再多心了,彼此之間不必再有那麼多的假意。

可以說,這番話說得有條有理,完全說到了黛玉的心坎撒花姑娘,黛玉想必不會不聽。

寶黛二人的心思,偏是紫鵑看得最明白。他們都因心裡裝著對方,卻每每“用假意試探”,於是產生許多莫名的嫌隙。紫鵑見兩人爭吵,不僅將背後的原委看得清清楚楚,還適當地點了出來提醒二人,可謂“旁觀者清”了。

事實上,紫鵑的勸告還挺有效果。第二天,寶玉再來,雖然二人又小小地拌了幾句,但很快也就“拉著手哭”了起來。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二〉對寶玉,她是個溫柔機敏的“紅娘”。

紫鵑不僅看得出黛玉的心思,也看得出寶玉的心思。黛玉面前,她有話直說;面對寶玉,她同樣有心,方式卻委婉多了。

她選擇了“試”,於是有了“慧紫鵑情辭試莽玉”的情節。

“林家雖貧到沒飯吃,也是世代書宦之家,斷不肯將他家的人丟在親戚家,落人的恥笑。所以早則明年春天,遲則秋天。這裡縱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來接的。前日夜裡姑娘和我說了,叫我告訴你:將從前小時頑的東西,有他送你的,叫你都打點出來還他。他也將你送他的打疊了在那裡呢。”

紫鵑“忽悠”寶玉的那段話實在太長,暫且只截取一小部分;總之她從林家說到黛玉自己,說得頭頭是道,有情有理,寶玉真就傻乎乎地信了。這一信不要緊,寶玉又瘋瘋癲癲地大病一場,驚動了賈府上下從賈母到林之孝家的各色人等,人人都知道寶玉聽說黛玉要回蘇州去,病得差點“不中用了”。

賈母在上一次寶黛吵架的時候還罵了襲人紫鵑,這次面對紫鵑這麼一通折騰,居然僅僅是流淚抱怨“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你又知道他有個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麼?”沒有絲毫責備的意思。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薛姨媽更是當著眾人的面勸說道:“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姊妹兩個一處長了這麼大,比別的姊妹更不同。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雖然作為寶釵的母親,她自然只會把寶黛的感情定義為“姊妹兩個一處長了這麼大”而產生的友情,但是紫鵑卻實實在在地為這一對“刷”了一次“存在感”。

另外,紫鵑在事後又認真地感嘆道:“你知道,我並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夥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極好,比他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我如今心裡卻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閤家在這裡,我若不去,辜負了我們素日的情常,若去,又棄了本家。”

《紅樓》好閨蜜,都數她第一

不難看出,紫鵑對黛玉的命運一字不提,卻裝作感嘆黛玉嫁後自己的著落,對外不失封建女子的教養,難以被那些多事的下人們詬病,能夠保住寶黛二人的名聲;對寶玉,也能讓他少犯些痴狂之病,以免再說出些“‘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叫你疊被鋪床”的話來——那一次兩人為這事鬧脾氣,紫鵑不可能不記得。

紫鵑的試探還頗為有效。不僅黛玉從此更加深刻地認清了寶玉的真心,更將兩人的秘密以毫無破綻是方式宣告於整個賈府。後來興兒也說:“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紫鵑作為黛玉的丫鬟,成功“僭越”為她最貼心的朋友,不僅幫她疏導心情、排憂解難,還親自當起了寶黛愛情的“神助攻”。看她們兩人的對話,從來不覺得是主子和丫鬟,只覺得是兩個無話不談的姐妹一般。這一點就連續書作者也深諳其道,在黛玉焚稿一節,令她掙扎著對紫鵑說:“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雖是老太太派你伏侍我這幾年,我拿你就當作我的親妹妹。”紫鵑這個好閨蜜,即使放在現代,又何嘗不是女孩子們所期望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