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混改塵埃落定,格力的估值能否向美的看齊?

琅琊榜首張大仙


10月28日晚,格力電器公告,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從格力集團手中接過格力電器15%股權,正式成為受讓方。

隨著混改超預期落地,嶄新的格力開始估值修復之旅了。格力的優秀我真的不屑跟這些國內所謂品牌公司比,看數據:格力2018年淨利潤262億;而國際主營業務為空調的公司:英格索蘭淨利潤91億、日本大金117億、雷諾士24億,合計232億;

而在市值:英格索蘭市值2106億、日本大金2340億、雷諾士667億,合計5113億,格力市值3500億,利潤是他們三個總和1.13倍,市值是他們的0.68倍。

格力電器416.6億元股權轉讓簽署後,花旗將格力電器評級由賣出上調至買進,稱高瓴資本的戰略投資有利格力的在線和零售渠道改革以及公司治理。花旗將格力標價由50元上調至78元。

目前格力電器的市盈率(TTM)是13.42倍,美的集團的市盈率(TTM)是16倍。

我認為估值超過美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1、格力利潤比美的更高,市場更看好格力

2018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營收1500億元,淨利潤212億元;美的集團營收2074億元,淨利潤191億元。營收上,美的雖佔上風,但淨利潤卻已經被格力超過。

2、混改之後格力電器建立更具市場活力的股權結構。

混改之後,珠海市國資委旗下格力集團出讓15%格力電器股權,困擾格力電器發展數十年的“父子之爭”將不復存在,格力電器建立更具市場活力的股權結構。

3、格力正加快生活電器業務的多元化

2019年初,格力電器投資50億元、首個洗衣機生產基地——成都產業園動工,格力正在佈局電器業務多元化格局。

綜上所述:對於未來,董明珠已瞄準了6000億的目標。在與美的的這場競爭馬拉松中,隨著美的之於格力優勢的逐步消減,格力的估值正在抬升。格力超越美的估值指日可待。


小祥子874


我認為格力的估值能向美的看齊,甚至會更高!


格力未來十年將複製過去十年的輝煌,股價將震盪上漲。格力電器股改終落地,方案整體略超預期。轉讓方案設計非常巧妙地保證了核心管理層的重大利益,並且與未來公司經營表現、市值表現高度一致,

且實現無實際控制人主體,後續二級市場回報更加靈活。雖尚未公告後續具體合作方案的業務細節,但參照高瓴過往經歷以及即將到來的大額股權激勵,長期看好公司股價表現。

格力電器混改塵埃落定,以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成為最大贏家。格力公告顯示,珠海高瓴等同意在本次交易完成交割後,推進上市公司層面給予管理層與骨幹員工不超過4%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權激勵計劃。

格力電器416.6億元股權轉讓簽署後,花旗將格力電器評級由賣出上調至買進,稱高瓴資本的戰略投資有利格力的在線和零售渠道改革以及公司治理。花旗將格力標價由50元上調至78元。

受混改利好消息的刺激,格力電器今日大漲超5%,股價重新站在60元大關。目前格力電器的市盈率(TTM)是13.42倍,美的集團的市盈率(TTM)是16倍。


我從以下簡潔明瞭的4點來說明為什麼格力估值能向美的看齊!


1、以前格力估值低,大家覺得股權管理問題,覺得格力空調問題,這些是壓制估值的原因


2、目前股權和管理問題得到改善,空調問題目前也在改變中。


3、多元化我不覺得是所謂的用低毛利的小家電來擴充,畢竟空調的高毛利才是重點。而且空調有周期性的,不是說需求沒有了,而是如果經濟增長,從1萬到3萬的人均的時候空調的消費空間還有很大的。


4、混改塵埃落定後,國際化,資本化,多元化,都很有很大的機會。更不用說股市預期了,估值肯定會相應提升起來。


專打二板


會,最近半年多,格力電器的漲幅大於美的集團,也是得益於混改,市場把他的估值向美的集團看齊,過去格力電器的估值長期落後於美的集團,主要也是市場對他的產權屬性給與了更低的估值,今年混改公佈後,格力電器的股價就不斷上漲,估值也是向美的看齊。

1、從2019年1月低點到目前格力股價漲幅大於美的漲幅

2019年1月的低點,格力電器的股價跌至33.25元,而當前的股價是60.8元,上漲幅度是83%;而2019年1月份美的集團的低點是34.55元,而當前美的集團的股價是54.53元 ,上漲幅度是58%,漲幅明顯要低於格力電器。

2、目前兩者的估值基本一致

從總股本來看,格力電器的總股本是60.16億股,而美的集團的總股本是69.51億,美的的總股本數量要比格力電器高出將近15%。

從市值來看,格力電器的市值是3658億元,而美的集團的市值是3791億元,美的集團的市值比格力電器略微高一點。

從估值來看,美的 集團的滾動市盈率是16倍,靜態市盈率是18.7倍,而格力的的滾動市盈率是13.45倍,靜態市盈率是14倍 ,看起來美的集團的估值還是比格力略高。

其實是差不多的,因為去年格力衝業績,有向經銷商壓貨的嫌疑,導致去年的增速大幅快於同行,但是今年已經恢復到了行業的平均速度,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n,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的增速都是個位數,基本是相等的。

所以,動態市盈率兩者是一致的,格力是12.4倍,而美的集團是13.3倍,兩者的估值只差了1倍。

總結:格力的估值是在向美的靠攏,兩者趨於一致,目前的動態市盈率都是13倍左右。


壹號股權


應該放眼世界

最近隔離的混改也已經落地,題主再問格力的估值是否向美的看齊。我覺得這樣的看法還是太簡單,更多的有意思功利的意思。

走向世界

我覺得無論是格力還是美的,都是中國企業。這些企業都是出色的家電企業,我們何必內部競爭呢,應該放眼全球,我覺得格力應該努力超過日本企業。我更期待格力可以超過索尼或者東芝。

資本的好處

這次珠海明駿(高瓴資本)從格力集團接受格力電器的股份之後,相信從格力電器自身來說,應該會有一定的新鮮血液注入。加上資本是逐利的,所以我覺得對於資本的到來,格力無論是在股市和業績上都會有一定的突破。很多人會因此受益,可能成就很多人的財富增長。

資本的壞處

我覺得資本的進入,可能很多時候看的更多的是利益,這樣就會掣肘格力電器的自身發展。而且因為資本的介入,很多時候會出現短視的決策,我擔心的是,民間資本的到來,可能撼動董明珠的決策權利,最後導致格力電器最後,因為短視行為,在經過一段時間持續增長之後,開始進入衰落期。

最後總結:

格力電器本來換水和我們都沒有關係,只是因為他是民族電器品牌的一個支柱,都希望他能走得更好,希望這次格力的混改,能讓格力都向好的方向發展,期待格力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名牌。


張敬醫


高瓴資本買下格力15%的股權,市場對於格力電器的未來發展,預期是正向的,因為高瓴資本投資一家公司,往往是長期持有,並非為倒賣股票差價,高瓴資本以做實業的心態做投資,在投資機構中是少見的,比如,藍月亮的成功,張磊的功勞巨大。

格力電器與美的的估值差異,最重要的是兩個公司的發展戰略,美的從整體上市到收購機器人公司庫卡,再到收購以色列自動化控制系統公司servotronix,美的戰略佈局清晰可見,並且實際行動,反觀格力最近七年,並沒有清晰的發展戰略,停留在2012年以前的狀態,因此股票市場對美的給的估值水平比格力電器高,格力電器13倍市盈率,美的則可以達到16倍。

高瓴資本的持股,對於格力電器的未來戰略規劃,會有一定的積極參考作用,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只是有可能,因此,至少目前格力電器的估值水平不會等同於美的,只有等到格力表現出清晰的戰略方向,如果方向優於美的,執行強於美的,市場才會給出等於或者高於美的集團的估值水平。目前不會。


西格瑪的化學


格力的混改格局意料之中,年初我在回答類似問題的時候,回答是珠海國資委的股權最終是分為兩到三份,最終董小姐會佔很大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股權,強化內部人控制,從經營上來說有利於長期戰略的規劃和實施。

然而,私以為,格力過去幾年為了提升財報盈利水平,將大量產品壓到經銷商倉庫中,所以應收賬款大幅上升,而這兩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電器行業不景氣,形成事實上的消費降級。目前來看,格力電器的應對稍顯無措,通過雙十一所謂百億大促銷,消化了一部分庫存,具體銷售數據看不到,但近期好像又要來一輪,側面說明庫存壓力仍然很大。

所以,最終結論是沒什麼明確結論,格力想要超越美的,需要董小姐拿到這麼大一筆激勵後,好好幹,提升經營水平,避免品牌老化,拓展營銷渠道。但是,我可能更看好美的管理層,消費品製造業,領頭人真的得稍微安靜一點。


陳小哥扯閒篇


格力這次混改之後,高瓴張磊總很是給力,給了管理層接近4.2%的股權激勵,但大家一定要相信,股權激勵肯定會有相應的對賭方案,對格力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將會起決定性的作用,未來有很大的可能性,格力的估值不僅僅是向美的看齊,同時有可能會階段性的超過美的。


股道邏輯


從當前的市盈率來看,兩者是差不多的,所以不存在估值向美的看齊的問題。

如果要看未來發展前景的話,我更看好美的,與格力相比,美的是一家家電綜合企業,企業多元化道路走的要比格力更成功,綜合實力更強些。而格力主要業務還是在空調上,佔營收九成以上,隨著美的,海爾,奧克斯等在空調上的發力,必將蠶食格力的市場,格力在其它方面佈局也基本上沒成功,發展後勁不足。

再者格力當前是和董明珠綁在一起的,如果董明珠犯了錯誤,對格力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美的則是靠制度來管理運作公司,風險相對會小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