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究竟是什麼意思?

日月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特別是前半句,在現代許多的小說裡面經常會出現這句話。以前最喜歡的一部小說《誅仙》,序章第一句便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般理解都是天地不公,人間不平,把人不當人,藐視天下人。

但這種意思明顯不符合老子的本意。

瞭解這句話,首先要先了解老子這個人。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者,而道家以“道”為核心,思想核心歸納為“重仁守禮”,講求“三綱五常”,認為大道無為,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看過老子的思想,你還會覺得這句話有可能是表明天怒人怨的意思嗎?

老子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在春秋時代,當時世風敗壞、王政不綱,諸侯兼攻掠地。互爭雄長的霸業思想已經興起,功利觀念已然盛行,但問題就在於當時那些爭王稱霸的作為,幾乎都是以“仁義”號召,以“聖人之道”宣傳,現在我們去讀一讀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的著作,你就發現,裡面動不動就稱“聖人”,且滿口的“仁義”,屢見不鮮。

這就導致那些專以學術思想來追求功名的知識分子,也紛紛跟風“聖人之道”。於是聖人遍地走,仁義為權謀。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就直接罵上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七棄利,盜賊無有”等等,這說的就很是露骨了

批評了這些偽聖人,老子就定義了一個真正的聖人:

應當效法天地自然孕育萬物,不分是非,都照生不誤,不管是人還是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都是平等不分軒輊的,真正的聖人,救世贖人,也是如同天地之心一般無二,平等無私,沒有目的和條件,”行其義所當為“而已。所以他便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從以上看,絕不是天地把萬物看成芻狗、聖人把百姓看成芻狗的含義,而是主張聖人應和天地一樣,不分貴賤,沒有偏愛,平等無私的對待所有百姓。


汴梁一書生


天地不仁,天地為什麼要不仁?

聖人不仁,聖人又怎麼會不仁?

在上天與大地的眼裡。

看見的是宇宙萬物的生滅變化。

比如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飛禽走獸,蚊蛾卵蟲,風雲雷雨,塵埃氣味,諸般萬象森羅,人類也只是其中的一物。

天地有道而無心,無心則無仁慈。

天地歸屬於自然,在自然眼裡,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狂風暴雨,本無差別。

如果要用芻狗(用草扎的狗)來比喻,那麼在天地的眼裡,萬物(包括人類)和芻狗是一樣的。

在聖人(孔子、孟子等)的眼裡。

看到的是人類蒼生的不平等和人性的善惡

比如爾虞我詐,陰奉陽違,弱肉強食,豪宅土屋,騎馬走路,奸佞邪惡,諸般善惡貧富,連芻狗也成為其中一類,隨著使用它的人的身份不同而變得不同。

聖人無道而有心,有心則生仁慈。

聖人歸屬於人類,在人類的眼裡,無論是善良正義還是名利權益,都有差別。

如果要用芻狗來比喻,那麼在聖人的眼裡,百姓和芻狗在祭壇上下是不一樣的。

天地代表者萬物,天地仁即萬物仁;

聖人代表者百姓,聖人心即百姓心。

天地仁慈,萬物生長,五穀豐登;

天地不仁,天災地震,洪旱無糧。

聖人仁慈,國泰民安,和諧富餘;

聖人不仁,人禍民難,百姓受苦。

天地仁慈,茅草會變成芻狗被供於祭壇;

天地不仁,祭壇上的芻狗如同茅草。

聖人仁慈,貧苦如草的百姓會身份提高;

聖人不仁,身份高的百姓也會成為茅草。





南山禪月


你好,這是《道德經》道經第五章的內容,今天我們以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中的情節,來探討一下它的含義。

《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及釋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音chu)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音tuo yue)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無所謂仁愛,把萬物當做芻草紮成的狗(讓它們自生自滅);聖人無所謂仁愛,把人民當做芻草紮成的狗(讓他們自生自滅)。天與地中間,不像風箱(橐龠)嗎?中間雖然是空的,但不會枯竭,鼓動起來產生更多的氣流。人們說話太多,反而會字斷理窮,不如把話藏在心中。

老子認為應當遵循發展規律,統治者不要“濫施仁愛”,讓萬事萬物自然發展生長。

諸色人等在這片古老秦川大地上的來來往往:

罌粟帶來的巨大收益,鼓舞了白嘉軒,也鼓舞了白鹿原的鄉親,三五年間,原來耕種小麥、玉米的平原和河川的優良土地,都被種植成了罌粟,白鹿原往日的糧食集市被煙土市場代替了。

清帝退位後,白鹿原謠傳白狼出沒,流言四起,白狼恐怖的爪印出現在原上農戶的豬圈、窗臺、牛棚.....牲畜被害,人心惶惶。老百姓自發的巡邏放哨,災禍臨頭、悲愴激昂的氣氛籠罩著白鹿原,老百姓的心被揪緊了。

愚弄老百姓的保障所,趁亂核查白鹿原的土地和人口,按土地目數和人頭收繳印章稅,抗拒不交者,處以革命軍法。白嘉軒與賀德敖等老百姓暗中組織鄉親,去縣城交農具,逼迫當局罷免了縣長。

軍閥更甚於土匪,他們在白鹿原橫徵暴斂,反覆徵糧,白鹿原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苦。共產黨趁勢發動農民協會,著手建立地方組織。農協風暴席捲白鹿原,地主惡霸鄉紳的惡行被揭露,直逼國民黨地方組織。“四.一二”後,國共分裂,農民運動失敗,國民黨重新執掌白鹿原地方組織。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滋水縣的縣長撤換了四任,這是自秦孝公設立滋水縣以來破紀錄的事,鄉民們甚至搞不清縣長們的名和姓就走馬燈似的從滋水縣消失了。”

大自然的懲罰出手了,旱災來了:

相對於原來出現在五、六、七月的伏旱,這年的乾旱從春末夏初就開始了。太陽俯瞰著大地,熱浪舔舐著白鹿原,土地裂開了口子,池塘、旱井、窪地、小溪裡面的水在短時間內消失殆盡,一批批被僥倖的撒下包穀、豆子都成了酥酥的粉末.....千里蒼涼,滿目灰白。

四月的乾旱一直持續到臘月,一場大雪不期而至,半年時間沒有見過一滴雨的大地,貪婪的擁抱著、熱情的嗜吸著,大雪稍一接觸地面就風乾了。像乾旱的夏天一樣,這年冬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乾旱、極冷。

這一年是白鹿原歷史上少有的極端乾旱,大自然凜然的懲罰永遠鐫刻在幾代人的記憶中!

旱災引起年饉,年饉抽打著人性:

肆虐的旱災中,最先倒下的是家畜、田間各種小動物,一批樹木倒下了;接著是一個一個老人、孩子離開了人世,然後是一家一戶的絕種,最後是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滅絕。

賣兒賣女者有之,相易食子者有之,賣地賣房者不計其數,藉機報復坦露嘴臉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之.......也有少數富家地主盡顯仁義之舉,慷慨解囊襄助窮人。

年饉抽打著人性,更多人的禮義廉恥、仁義道德在飢餓中泯滅,一些人的道義、善良在暗淡的日子中得到了昇華!

結語:

親愛的朋友,人與自然、統治者與被治理者的關係,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給出了相處之道,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生活中迷失、學習、領悟、醒悟,我想,你應該有答案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