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南方车站的聚会》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国产电影,可作为出品人的李力很清楚,除了国际市场,该片的核心问题是在国内市场“打破圈层”,既能吸引欣赏《白日焰火》的原始受众,也能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令更多普通观众产生共鸣。

但并不是所有现实主义题材都能引发共情,《南方车站的聚会》即使试图平衡作者性和商业元素,却仍然过于注重形式主义,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却令观众产生割裂感。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只有角色,没有人物


片名《南方车站的聚会》听起来颇有文艺感,但从故事来看原名《野鹅湖》更贴合,这个“三不管”之地,是所有矛盾的聚集地,阴冷污浊,乱象频生,日夜不休。

黑色电影一般都会满足两个设定:关注底层人民的命运,人性没有绝对的黑白之分。《南方车站的聚会》同样如此,通过真实新闻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盗车团伙的帮派老大周泽农在帮派乱斗中失手枪手一名警察,被下令悬赏30万全城追捕,无奈躲进了野鹅湖。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在逃亡途中,他始终平静冷淡,显得游刃有余,因为他早已打定主意主动献身,将自己当作诱饵为妻子和孩子拿下30万,也算死得其所。然而事与愿违,曾经为你两肋插刀的兄弟在金钱面前轻易便能插你两刀,周泽农被出卖,被利用,整个过程中只见到了原本全然陌生的“陪泳女”(陪客人一起游泳,从事色情服务的女性)刘爱爱。

刘爱爱在周泽农朋友华华手底下谋生,被生活所困的她对30万也充满欲望。一方面抱着拿2万抽成的目的卷入事件,一方面又试图成为周泽农老婆的替身,用情欲虏获周泽农,独吞30万。作为周泽农唯一与外界联系的线人,她的立场摇摆不定,也形成事件不断反转的重要因素。

野鹅湖是天然的围猎场,周泽农是猎物,刘爱爱是意外卷入者,昔日的兄弟和对手则都是伺机而动者,影片看似由这些平面人物组成一出立体的追逐故事。却因为导演始终将对于小人物的刻画停留在服务剧情上,缺乏深层次的挖掘,无法令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以周泽农为中心点来看,他和华华的友谊交代的模糊不清,使得人物遭遇背弃的凄凉感略显苍白;而他和妻子杨淑俊为何五年不见,又执意在死前为妻子留下悬赏金的动机亦不清晰。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胡歌在映后访谈中直言:“周泽农五年没有回家,不是在外面有了新的家庭或者新的人,而是他觉得给不到老婆和孩子好的生活,他本身对人生没有什么希望,是社会的边缘人,而当他知道自己的命值30万时,才突然发现人生价值。”但这种转变,导演既没有通过细节伏笔来展示,也没有利用角色台词来揭示。

在观众看来,周泽龙更像是传统中国男性,在输得一败涂地之前总想为家庭和儿子留下什么。从这一层面来看,角色的救赎感荡然无存。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过于形式化的现实主义影片


刁亦男曾说,“《南方车站的聚会》就是希望将观众带入导演所营造的世界,每一次进入特定空间和黑夜的方式都是精心设计的。”

然而,过多的设计在精致之余更会让观众感到不真实。

影片的暴力美学有很明显的昆汀风格的影子,比如叉车割喉、人群中的枪战、透明雨伞上四散的血浆等。但其实导演刁亦男更为推崇的是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影片与其代表作《亡命驾驶》的气质高度吻合。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亡命驾驶》气质阴郁,动作戏犀利大胆血溅荧幕,一切的语言和情感都用氛围的营造来突出。将欧洲电影的视听风格和美国黑色电影的暴力美学完美融合。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如《纽约时报》所说“影片成了自身空虚的囚徒,用情绪和借来的大胆的暴力风格取代了感情。”

这一点上,《南方车站的聚会》如出一辙。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影片的环境营造很成功,选择小人物在特定时期内的生存场所,它脏旧、老破,又集中在夜间,自然光消逝,晕黄的荧光灯、广告牌的红色光晕成为主色调,天气多是阴雨,潮湿压抑。每一点都隐藏着暗流涌动的人心,和一触即发的围猎。

但整个故事略显生硬扭曲。一群底层人民,虽然被生活的枷锁所困,但视人命如草芥,不分场合就能动刀动枪,事后还要审视人生,寻求救赎,显然并不合理。同样是现实主义题材,《少年的你》中的边缘人物小北是为了拯救陈念,人物动机充分,行为具有奉献意味,更容易引起普世价值观中的共情。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另外,影片中的某些设定很明显是在取悦外国观众的猎奇心态,比如在一个帐篷中摆着一个马戏团的瓶中女(花瓶上摆放着女性的头颅),往里面投钱,整个装置便会旋转起来,瓶中女开始放声歌唱。影片的背景是2009年,而瓶中女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游乐场中十分“流行”,这种失真感对于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来说,并无意义。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南方》只是胡歌电影的开始


胡歌饰演的周泽农本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闯入者,但因为影片利用了回忆插叙的手法,以刘爱爱视角出发,使得他看上去更像是游离主战场的局外人,或者说从主角沦为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

这种局限性下,胡歌的表演同样也是受限的。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桂纶镁饰演的刘爱爱人物层次相对饱满一些,既有风情陪泳女无情无义只认钱的一面,也有被男性社会压迫,只能被迫听从多方势力的命令,但也不放弃机会,试图获得自由的一面。而胡歌饰演的周泽农好像从始至终就是一个被事件驱动,并没有太多私人情感,只有给家人赚赎金这个唯一目的的工具人。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因此,胡歌在表演的处理上也相对平缓,变化不大,面容沧桑,眼中没有希望。不过,他不同于古装戏中的打斗戏令人耳目一新。拍摄之前,为了在外形上让自己接近周泽农,胡歌通过晒灯让自己皮肤变的黝黑,同时减肥和锻炼增加肌肉力量,让自己从外形上接近角色;之后便是学习武汉话,和导演交流分析人物的情感,从心理层面相信和融入人物。从演员个人来说,他做到了最好。

胡歌已凭借《南方车站的聚会》走向戛纳,票房又有何惧


胡歌在谈及演员的瓶颈期时说:“经历了人生当中的挫折,不能仅仅只是再红一次。如果要继续做演员,至少我不能重复。”《南方车站的聚会》对于胡歌来说,既圆了文艺片之梦也打开了电影之路的新征程。

《南方车站的聚会》或许市场反馈难以“破圈”,但胡歌已然凭借此片走向戛纳,完成转型。未来,他的电影之路会更加多姿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