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寶安和深圳在歷史上是什麼關係?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暢銷書會


說到寶安和深圳的關係,就不能不提百多年前那段屈辱的歷史。追溯太久遠的歷史已意義不大,我們還是將時間線從水深火熱,戰亂不斷的大清國說起吧。

歷史上的寶安縣

據有據可考的歷史,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初設寶安縣。公元757年唐時,改名東莞縣,直至大明1573年萬曆年間,又由東莞縣分出新安縣。劃定的新安縣便是日後的寶安縣和香港的地域範圍。

近代史上的新安縣

時間來到19世紀中期,此時的新安縣早已改旗易幟,歸屬於大清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的廣東行省廣州府。1839年6月,林則徐虎門銷煙,1839年7月,英國水兵在尖沙咀打死村民。先後爆發的兩件事促成了中英不可調和的矛盾。林則徐下令禁停止一切貿易往來,英國人則認為大清官方侵犯了他們神聖的私有財產,雖然是鴉片,還迫害了英王陛下的臣民。

於是戰爭爆發了。從1840年到1842年,持續了兩年鴉片戰爭結束。戰果就是大清被迫簽定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後面的幾十年間大清龍旗始終威武不起來,邊打邊賠,直至將整個香港割讓完。

  • 1842年8月29日 - 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 1860年10月18日 - 割讓九龍給英國

  • 1898年7月1日 - 英國租借新界,期限99年

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開始,廣州府新安縣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便一分為二,劃界而治,一邊是英屬香港,一邊是少了半截的大清新安縣。此後數十年間,由於各自選擇的道路不同,兩兄弟差距越拉越大,直至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快結束時,終於完成對了離家兄弟的超越......

1866年5月的新安縣地圖

1911年10月,少了半截的新安縣又一次改旗易幟,歸屬民國政府。

1914年,為了區分河南省新安縣,廣東省新安縣沿用舊名改回寶安縣。

當代史上的寶安縣

建國後-至1979年間,寶安縣一直歸屬於惠陽專區(地區),期間曾短暫劃歸佛山專區。

  • 1979年1月23日,廣東省正式將寶安縣改名為深圳市

  • 1979年3月5日,國家正式設立深圳市

  • 1979年11月26日,深圳市成為地區市,宣告正式脫離惠陽

  • 198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

  • 1981年3月,升級為副省級城市

  • 1988年11月,成為計劃單列市

......

在1866年的地圖上,其實已有深圳一詞的出現了,大概位置也就是現今的東門區域。 有據可查深圳一詞最早出現在1688年康熙朝時期。由於深圳靠近深港界河,名字其意是指一條深水河溝。

原深圳靠近廣九鐵路,鐵路兩邊自發聚集形成墟市(集市),通商買賣,成為深港兩地居民重要的通商渠道。1949年照片上的深圳墟三字清晰可見。其中深圳墟由於緊鄰廣九鐵路與羅湖口岸,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使其成為寶安縣墟鎮中發展規模最大最繁華的一個。

在深圳設市之前,廣東省曾考慮過沿用寶安市的名字。後來由於惠陽地委在1978年8月向廣東省委提交的《關於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的請求報告》一文中講到:

“必須把全縣所轄範圍改為市,名稱叫深圳為好,因為深圳口岸全世早已聞名,而寶安縣則很少人知道”。

1979年3月5日,深圳市在原安寶縣基礎上正式成立!從此千年寶安縣走入歷史,由深圳開啟新的篇章。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宣告成立。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伴隨著這句著名的口號,深圳迎來了日新月異飛速的發展。


極度深寒


有人說深圳是一座沒有歷史、建在農田上的城市。這話並不對,深圳的歷史其實很久遠,,寶安區可以證明這一點。

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部,瀕臨珠江口東岸。寶安自古就是廣州對南洋(含中東、歐洲)通商的要塞,只是沒有設置行政單位。東吳在這裡設了一個東官鹽場,而到了末帝孫皓甘露二年,公元265年,東吳在設縣級的司鹽都尉。但這個嚴格來說不算是行政單位,有點像經濟單位,比如某礦、某林場、某農場之類。

真正成為行政單位,是在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晉拆出番禺縣設寶安縣。寶安縣的治所就在現在的寶安區。那時的寶安縣範圍很大,包括省級的香港,副省級的深圳,地級的東莞,以及珠江口西岸的地級中山。寶安縣隸屬於公元326年就設置的東官郡,治所今南山區,但當時在深圳一大片區域內,只有一個寶安縣。所以,寶安縣在古代還有一個別稱——東官城。

到了南朝,東官郡治所遷到了惠東以北,然後又跑來跑去,但寶安縣的建置一直在原址。隋朝撤銷了東官郡,把寶安縣劃入南海郡(治所在廣州)。因為南方開發較晚,人口不多,唐至德年間(公元757年),寶安縣換了個名字,就是現在的東莞,縣衙門也遷到了東莞的莞城街道。

兩宋時期,寶安已無行政單位,但這裡多鹽,又重設了東莞(官)鹽場。也就是說,東莞縣治雖然遷到現在的東莞,但寶安在宋元時期也稱為東莞,只不過是經濟單位。明朝前期依然老樣子,朝廷在東莞鹽場沒完沒了的挖鹽賣錢。但由於人口增加,尤其是海盜經常躥上岸搶東西,沒有行政單位是不行的。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朝廷在寶安重新設縣,但縣名不叫寶安,而叫新安。

新安縣的範圍和東晉時寶安縣差不多,清朝的新安縣,開始出現了深圳、鹽田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有人說鹽田這個地名像日本名,實際上早在清朝就有了。

河南省其實也有個新安縣,但和廣東的新安縣各自發展。民國“多事”,說地名不能雷同,1914年就把廣東的新安縣給改了名,又重新叫寶安縣。

七十年代末,國家在寶安縣的基礎上,設立了深圳。由於深圳的特殊性,面積不會太大,那特殊區域之外的地方怎麼管呢?在1981年,又重設寶安縣。此時的寶安縣只管深圳特殊區域之外的地方,相當於深圳郊區。深圳本身就是個特殊城市,發展速度如火箭一樣。1992年,原來相對較小的特殊區域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只能找寶安要地了。這一年,寶安縣正式被撤銷,成為深圳地級市的寶安區。而龍崗區也是這時從寶安區劃出來的。

寶安區被劃出了面積387平方公里的龍崗區,還有392平方公里的面積,在深圳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並不小。而寶安區的人口高達358萬,高居深圳各區之首。

寶安並不在深圳的市中心,略偏西一些,但寶安區的經濟發展非常不錯。2017年的GDP高達3448年億元,在深圳十個區(含大鵬新區)排第四。這個數字如果放在城市的GDP排名,將排在全國第64位,與內蒙古包頭相同。

寶安區還是有點大,在今年的5月,國家把原屬寶安區的光明、公明、鳳凰、新湖、玉塘、馬田六個街道,設立新的光明區。另外,龍華區也是在2011年12月,從寶安區劃出來找。

別看寶安區偏西,又被划走很多塊地皮,但寶安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海內外來深圳最便捷最快速的交通方式,自然就是坐飛機了。而要從天上回到地面,來深圳的飛機只能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寶安機場背靠深圳和香港這兩棵參天大樹,最不用發愁的就是客源,僅在遙遠的2003年,年旅客吞吐量就高達1千萬人次。現在的寶安機場是地球上100強機場之一,中國國內的12個幹線機場,寶安機場也名列其中。擁有寫好寶安機場這隻能“下金蛋的鵝”,寶安區的發展就有了無限動力。

看看能不能這麼講:寶安是深圳之母?

深圳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深圳河是我國香港與大陸的界河。深圳河歷史上稱為明溪,自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起,改稱為深圳河,作為英國租借香港新界部分99年期限時期的界河。

1931年設立深圳鎮,隸屬於廣東省寶安縣,位於現深圳市羅湖區。1979年,在寶安縣基礎上設深圳市,市府駐深圳鎮,深圳鎮建制撤銷。1980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可以看到深圳名稱的軌跡:深圳河->深圳鎮->深圳市(深圳特區)。可以說深圳得名於深圳河。


地圖帝


寶安(深圳)的歷史,通過考古史料來考證,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尚書·堯典》有錄:“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①

南交即為交趾,亦作交州,其位置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北部沿海。

交州示意圖

彼時的寶安(深圳),就正和九州大地一起,從矇昧的原始社會中摸索著文明的曙光。

尋名問道

秦漢至331年

公元前219年,秦朝的戰馬與兵戈指向了他版圖的最南端,始皇帝令秦將屠睢、趙佗率軍五十萬南征。至公元214年,秦用了五年的時間統一嶺南地區,並設立南海、桂林、象三郡來管理嶺南。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採納官辦鹽、鐵的建議,在全國28個郡設立“均輸鹽鐵官”,寶安鹽業發達,東官鹽場設南頭一帶。

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孫皓在南頭設“司鹽都尉壘”。

無論是漢代東官鹽場的“均輸鹽鐵官”,亦或吳國的“司鹽都尉壘”,都不是行政單位,而類似於現在的國有企業如某林場、某農場,但這也可以看出寶安在經鹽這一剛需性產品中的重要性。

貿易帶來的社會繁榮與發展,將推動行政機構的擴大與完善,寶安設縣,已經走向可能。

得寶而安

331年至757年

寶安設縣,始於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

晉成帝分南海郡東南部置東官郡,郡下轄寶安、興寧等六縣,寶安立首縣,這是寶安設縣的開始。

此時的東官郡在行政劃分上相當於現在的省,而寶安相當於省會。

東晉時寶安縣大致轄區圖

寶安設縣之初,境內即有寶山,上有銀礦。

明嘉靖王希文撰《衛邑武坊記》雲:“言寶,得其寶者安,凡以康民也。”

《寶安縣誌》有注:“邑地枕山面海,周圍二百餘里,奇形勝跡不一而足,而山輝澤美,珍寶之氣聚焉,故舊郡名以寶安。”②

“得寶為安”,這就是深圳第一個名字的由來。

剛設立的寶安縣,轄區大致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中山市、珠海市之外,還包括了香港及澳門地區。

西晉末年爆發的“八王之亂”,東晉發生的“五胡亂華”,使名望士族與普通百姓一道舉族南遷。而寶安地區,也就是在這些時候,開始大量接受和吸收中原居民。

因史易名

757年-1573年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在寶安設立軍事機構屯門鎮,駐軍二千餘,以保護此處的鹽業及漁業和商貿往來。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變,史稱“安史之亂”。這場八年的叛亂使得唐朝國力銳減,幾經消耗殆盡,人口也大幅縮減。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肅宗李亨憎惡安祿山的名字,下令全國帶“安”字的地名進行更改,寶安縣改名東莞縣,縣城也遷移到到湧(今東莞市),這是寶安縣以東莞命名之始。

東莞地名由來有二,其一是沿用東官郡諧音。其二為本地盛產莞草,且位於廣州以東。

唐代東莞縣範圍圖

其後一年,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肅宗即南撤南海郡,並恢復廣州府,東莞縣隸屬之。

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宋在唐屯門鎮的舊址上設立屯門寨。東莞縣併入增城縣,縣城遷增城。於次年又恢復東莞縣建制。

革故鼎新

1573年至1912年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在南頭和大鵬分別設立東莞守禦千戶所和大鵬守禦千戶所,並別分設立所城。

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東莞縣周域,流民盜寇一時猖獗,海賊外患不斷。因地方官紳的強烈要求,明神宗批准分東莞縣制新縣,並親賜縣名“新安”,縣城置南頭。寓意革故鼎新,轉危為安。

新安,是繼寶安與東莞之後,寶安縣(深圳)的第三個名字。

新安縣境圖(嘉慶版《新安縣誌》)

新置的新安縣面積大致只有今天的深圳市大部、香港全部、東莞市東部和東南部的小部分地方。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為有效打擊鄭成功勢力,下令四省沿海地區向內陸內遷五十里,1664年再遷三十里,此時的寶安縣全縣面積去除三分之二,十室九空。

清康熙遷海示意圖

因人口銳減,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縣不得不撤銷建制,併入東莞縣。終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決定宣佈弛禁,到1683年收復臺灣,全部解除海禁,而新安縣也在解除海禁後,得以恢復建制。

解禁後,大量被迫內遷的人在途中就已死去、失蹤或變賣為奴,剩餘遷民早已遠走他鄉。此時大量移民進入新安縣,這些人主要為客家移民。

客家遷徙圖

一直到晚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並簽訂《南京條約》,將新安縣下轄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1856年,英國又通過《九龍半島南部租借契約》佔領新安縣九龍半島的岬角至尖沙咀一帶。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條約內加入《九龍半島南部租借契約》內容。

1898年,英政府又與清政府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

英國侵佔香港示意圖

經過多次割佔,新安縣一分為二。新安縣所轄今深圳大部,而沙頭角海至深圳灣以南成為現在的香港地區。

黎明曙光

1912年至1979年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三年(1914年),中華民國內政部統查全國縣名,相同縣名者以歷史久遠者保留原有縣名,餘者易名。新安縣因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遂改回舊名寶安縣。

大革命時期的寶安地圖

民國27年(1938年),日軍侵佔寶安縣,縣城於次年搬至東莞縣石馬村,日本投降後,又搬回南頭。

1949年10月,解放軍接管深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寶安縣境域進行了多次調整。

一、1950年初,將寶安縣的大鵬半島的王母、葵沙、鵬一、桂崗、南平等5鄉規劃惠陽縣管轄。二、1952年2月,將原屬東莞縣的大坪、沙湖、平山村南面的觀瀾河東、河西部分村莊劃入寶安縣管轄。三、1958年10月,將東莞縣大朗的新美小鄉劃歸寶安縣管轄。四、1958年11月,把惠陽縣的大鵬(包括葵涌、南澳)、坪山(含坑梓)、龍崗(含橫崗、坪地)3個公社劃歸寶安縣管轄。③

1952年,寶安縣屬粵中行政公署。其後一年,將縣政府從南頭遷往深圳鎮。寶安縣政府遷往此處,是看中這裡交通便利,發展迅速。

深圳之名始見史籍於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圳”在本地方言中是指田間縱橫交錯水溝,深圳一名最早是指面積廣闊的農間水田。廣九鐵路通車後,深圳墟逐漸成為寶安縣最繁華的地方,為日後寶安縣城東遷奠定基礎。

60年代的寶安縣汽車站

大步向前

1979年至今

1979年3月,國務院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深圳市作為副地級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的雙重領導。同年10月,深圳作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領導。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市設置經濟特區。一年以後,寶安縣各直屬機構相繼重新組建。12月1日,寶安縣委、縣政府正式掛牌辦公。

1986年深圳地圖

1992年底,深圳改革開放十二年,急需解決土地問題。這一年底,國務院撤銷寶安縣建制。1993年1月1日,寶安、龍崗兩區作為深圳市直轄區同時出現,掛牌工作。

深圳老地圖

現如今,深圳已經成為廣東省下轄的副省級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化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目前深圳下轄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寶安、龍崗、龍華、坪山、光明九個行政區和大鵬一個功能區。

2019年深圳市標準地圖


土生土長深圳人


寶安與深圳的關係?

深圳市是原來寶安縣的一個鎮,寶安縣又是惠陽地區(惠州市)下屬的一個縣,寶安縣的縣政府位於現今的市公安局,也就是現在的地王大廈的位置。深圳鎮原來只有二條路,人民路、解放路,其他地方都是農田村莊,向西村∽羅湖海關都是五豐行各省的出口基地,深圳市成立後寶安縣轉到新安鎮辦公。


閒雲野鶴毛人同


終於有人說清楚了,以前給人講我們在寶安,別人第一句就是關外啊,我們趕緊再補一句,我們是新安的,人家又搖頭了,新安在哪,寶安就知道西鄉,福永沙井,唉(估計那會宇宙中心大龍華都會跟著哭會);深圳的正根是我大寶安,也是大新安。

現在老司機照樣遇到新問題,新安在哪兒,寶安中心區比較好吧,再次暈,中心區也曾經屬於大新安,可憐啊,再也不解釋了。

握個爪,為在這塊熱土上掙扎但還沒放棄的自己加油。


卞人和釋道


第一、我來解釋一下寶安和深圳的關係。總的來說在經濟發展中是一個倒立的關係!

1、在清朝,寶安縣管轄包括香港東莞部分地區,因為鴉片戰爭後香港被租借出去了。

2、在改革開放前,寶安是縣級單位,而深圳是隻是寶安縣的一個鎮。

3、在改革開放後,成立了深圳市,寶安縣就搬離深圳到了新安,由深圳市管轄寶安縣。

所以,寶安縣越管越小,而深圳越管越大,形成倒立關係。

第二、深圳的名字由來。中國地名的起名大多數與當地人的叫法有很大關係,深圳也不例外。深圳很多原住民都是客家人,“圳”字在客家話中是水溝,而深圳那就是很深的水溝。因為當時深圳屬於鎮級單位時是目前羅湖口岸到東門這一帶的,而現在所說的深圳河也就是當時的很深的水溝,那就是深圳的由來。


在旅途中的老劉


寶安本不是深圳,而深圳本是寶安。 深圳原是寶安縣的一個地轄區。 深圳名諱得來於香港與大陸的界河,當地人稱此河稱為深圳河,深圳這個名字在從客家人翻譯過來就是深深的水溝或田溝。 1931年在此區域設立了深圳鎮歸屬寶安縣管轄。

改革開放後國家設立了經濟特區——深圳特區。 深圳得以迅速發展,原本小區域已不能滿足深圳的發展趨勢,所以撤銷了寶安縣制,劃分成了深圳的兩個管轄區即-寶安區,龍崗區。

不管怎麼樣,深圳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也希望中國能夠出現更多的“深圳”一起邁向繁華,邁向世界吧!


行行看看


有人說深圳是一座沒有歷史、建在農田上的城市。這話並不對,深圳的歷史其實很久遠,,寶安區可以證明這一點。

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部,瀕臨珠江口東岸。寶安自古就是廣州對南洋(含中東、歐洲)通商的要塞,只是沒有設置行政單位。東吳在這裡設了一個東官鹽場,而到了末帝孫皓甘露二年,公元265年,東吳在設縣級的司鹽都尉。但這個嚴格來說不算是行政單位,有點像經濟單位,比如某礦、某林場、某農場之類。

真正成為行政單位,是在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晉拆出番禺縣設寶安縣。寶安縣的治所就在現在的寶安區。那時的寶安縣範圍很大,包括省級的香港,副省級的深圳,地級的東莞,以及珠江口西岸的地級中山。寶安縣隸屬於公元326年就設置的東官郡,治所今南山區,但當時在深圳一大片區域內,只有一個寶安縣。所以,寶安縣在古代還有一個別稱——東官城。

到了南朝,東官郡治所遷到了惠東以北,然後又跑來跑去,但寶安縣的建置一直在原址。隋朝撤銷了東官郡,把寶安縣劃入南海郡(治所在廣州)。因為南方開發較晚,人口不多,唐至德年間(公元757年),寶安縣換了個名字,就是現在的東莞,縣衙門也遷到了東莞的莞城街道。

兩宋時期,寶安已無行政單位,但這裡多鹽,又重設了東莞(官)鹽場。也就是說,東莞縣治雖然遷到現在的東莞,但寶安在宋元時期也稱為東莞,只不過是經濟單位。明朝前期依然老樣子,朝廷在東莞鹽場沒完沒了的挖鹽賣錢。但由於人口增加,尤其是海盜經常躥上岸搶東西,沒有行政單位是不行的。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朝廷在寶安重新設縣,但縣名不叫寶安,而叫新安。

新安縣的範圍和東晉時寶安縣差不多,清朝的新安縣,開始出現了深圳、鹽田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有人說鹽田這個地名像日本名,實際上早在清朝就有了。

河南省其實也有個新安縣,但和廣東的新安縣各自發展。民國“多事”,說地名不能雷同,1914年就把廣東的新安縣給改了名,又重新叫寶安縣。

七十年代末,國家在寶安縣的基礎上,設立了深圳。由於深圳的特殊性,面積不會太大,那特殊區域之外的地方怎麼管呢?在1981年,又重設寶安縣。此時的寶安縣只管深圳特殊區域之外的地方,相當於深圳郊區。深圳本身就是個特殊城市,發展速度如火箭一樣。1992年,原來相對較小的特殊區域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只能找寶安要地了。這一年,寶安縣正式被撤銷,成為深圳地級市的寶安區。而龍崗區也是這時從寶安區劃出來的。

寶安區被劃出了面積387平方公里的龍崗區,還有392平方公里的面積,在深圳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並不小。而寶安區的人口高達358萬,高居深圳各區之首。

寶安並不在深圳的市中心,略偏西一些,但寶安區的經濟發展非常不錯。2017年的GDP高達3448年億元,在深圳十個區(含大鵬新區)排第四。這個數字如果放在城市的GDP排名,將排在全國第64位,與內蒙古包頭相同。

寶安區還是有點大,在今年的5月,國家把原屬寶安區的光明、公明、鳳凰、新湖、玉塘、馬田六個街道,設立新的光明區。另外,龍華區也是在2011年12月,從寶安區劃出來找。

別看寶安區偏西,又被划走很多塊地皮,但寶安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海內外來深圳最便捷最快速的交通方式,自然就是坐飛機了。而要從天上回到地面,來深圳的飛機只能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寶安機場背靠深圳和香港這兩棵參天大樹,最不用發愁的就是客源,僅在遙遠的2003年,年旅客吞吐量就高達1千萬人次。現在的寶安機場是地球上100強機場之一,中國國內的12個幹線機場,寶安機場也名列其中。擁有寫好寶安機場這隻能“下金蛋的鵝”,寶安區的發展就有了無限動力。

看看能不能這麼講:寶安是深圳之母?

深圳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深圳河是我國香港與大陸的界河。深圳河歷史上稱為明溪,自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起,改稱為深圳河,作為英國租借香港新界部分99年期限時期的界河。

1931年設立深圳鎮,隸屬於廣東省寶安縣,位於現深圳市羅湖區。1979年,在寶安縣基礎上設深圳市,市府駐深圳鎮,深圳鎮建制撤銷。1980年,建立深圳經濟特區。可以看到深圳名稱的軌跡:深圳河->深圳鎮->深圳市(深圳特區)。可以說深圳得名於深圳河。


南山城下刀筆吏


棗莊叫蘭陵,石家莊叫常山,包頭叫九原,揚州叫廣陵,看看以前的名字多美,現在的呢,能服嗎


拉離夢境56


深圳是廣府圍頭話,因為深圳本地人是廣府圍頭人,不是什麼客家話,深圳市區也沒什麼客家人,客家人在深圳東部山區龍崗。日本文字也有些和中國一樣的,難道說中國漢字是日本人的嗎。圳在南方很多方言都用,湖南,江西廣東,白話,客家話也用,意思也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