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每年網購花三萬多,古藺馬嘶的農村大叔也很“潮”

“劉大哥,這是你昨天到的快遞,簽字就可以拿走了。”


12月3日,在瀘州市古藺縣馬嘶苗族鄉場鎮中通快遞代理點,工作人員王芳將一個包裹遞給前來取快遞的村民劉孝均。對於王芳來說,劉孝均已經是熟面孔了,雖然她剛剛經營快遞代理點2個多月,但劉孝均已多次前來取快遞。


今年來,劉孝均網購的花費已超過了3萬元,主要是買衣服、褲子、鞋,還有養豬用的獸藥、農具等。劉孝均說,近幾年他和妻子的生活用品大都通過手機APP購買,很少去鄉鎮趕集或去縣城的商場購買。


劉孝均是馬嘶苗族鄉茶園村8組村民,3年前開始接觸網購,先是找別人“代購”,註冊了淘寶和支付寶賬號後,他開始自己下單。最近兩年,每年網購的花費都超過了3萬元。


每年網購花三萬多,古藺馬嘶的農村大叔也很“潮”

劉孝均取快遞


每年網購花費超過3萬元,這和很多“城裡人”的消費水準相當。在瀘州最南方的偏遠大山裡,一個農民為何有如此大的購買力?劉孝均表示,主要是通過發展產業賺了錢。今年靠養豬和種茶炒茶,劉孝均一家的純收入超過了17萬元。


錢袋子鼓起來了,讓越來越多的村民想要改善生活,在手機APP上購物就是一個方便的選擇。


每年網購花三萬多,古藺馬嘶的農村大叔也很“潮”

劉孝均用手機網購


“以前只有在趕場天買東西,很多東西經常買不到。去古藺縣城買來回(路程)又要80多公里,還嫌懶得和老闆討價還價。”


茶園村8組村民樊龍成說,價格便宜,取快遞方便是他選擇網購的主要原因。如今“組組通”硬化水泥路已全面修通,從他家到場鎮取快遞,騎摩托車只要10多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