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李迅雷:未來投資來自於結構性機會,看好權益、債券、黃金

李迅雷:未來投資來自於結構性機會,看好權益、債券、黃金

外匯天眼APP訊 : “資本市場應該還是一個結構性的機會。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會議,都表明了對資本市場是前所未有的重視,將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近日表示。

2019年,科創板正式落地,金融科技也成為推動我國金融業轉型升級和高質發展的新引擎;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入人心。但與此同時,新形勢下的金融行業如何應對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國際國內複雜多變的環境將給我們帶來不小的壓力。國際金融危機陰霾未散,國內經濟運行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經濟從長期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考驗也依然存在。

變局下的行業已現新生態,2020年,又將面臨哪些新變化?

在十七屆中國財經風雲榜金融峰會上,李迅雷表示,近年來國家前所未有的重視資本市場,嚴格退市制度,通過引入做空機制來監督和規範市場。同時加大開放力度,發展機構投資者規模來穩定市場。所以隨著政策效應的顯現,今後資本市場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李迅雷說:“退市的目的就是優勝劣汰,也是倒逼上市公司提高質量。舉個例子,美國納斯達克股市10年牛市,從2016年到現在退市了606家,A股市場3600多家上市公司,從2016年到現在為止退市只有四五家,可見我國股市的優勝劣汰不足。”

在李迅雷看來,隨著經濟增速降低,中國經濟進入存量經濟主時代。存量經濟主導下面,更多投資機會來自於結構性機會,投資者應遵循三種投資思維:

一是分層思維。從資產配置看,雖然中小微企業能夠獲得更低成本的融資,但資金又流到了國有企業,流動性是分層的,資產配置也是分層的,要抓大放小,重高端輕低端。

二是結構思維。在分化的時代,人口結構、區域結構、居民結構、產業結構變化,企業又會分成頭部企業和非頭部企業,所以在這種時候投資一定要有結構思維。

三是此消彼長思維。躺著賺錢時代已經結束。

那麼,2020年投資機會還有哪些?

談及大類資產配置,李迅雷認為,增量資產將流向權益、債券、黃金,“權益類資產是優質資產、核心資產;貨幣政策會寬鬆,這樣的話對於債券市場依然是構成利好;黃金可能明年不會像今年漲幅這麼大,但依然看好”。

對於房地產,李迅雷表示,隨著新房的銷量開始回落,房價漲幅趨緩,政治局會議也明確不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房地產將步入減持艙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