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10年后的房子,是“打折”还是“抢购”?经济学家说破房地产规律

今天看到一个数据:百城住宅库存同比连增12个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100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735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5.7%。

从同比数据看,当前库存规模已呈现了连续12个月的正增长态势,库存压力开始增大。

啥意思?

全国挑100个典型城市,一二三四线都有,这些城市代表了房地产市场的“全貌”,它们的在售楼盘库存总量,已经达到了4.7亿平米,不管同比还是环比,都是增长状态,而且已经连续保持了12个月!

这是什么概念?

众所周知,自2016年开启“去库存”之后,从一二线热点城市,到三四线偏远城市,房价全部水涨船高,房地产库存也降到了历史地位。

但是,从这个数据来看,2018年11月份开始,到现在整整一年时间,卖不出去的房子又开始积压了!

房地产是讲究“周期”的,从2009年至今,这个周期中,库存一直呈现减少状态,这是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之一。

现在库存再次上升,似乎又“预示”了下个10年走“下坡路”的信号。

那么,10年后的楼市,房子会“打折促销”甩卖,还是“供不应求”的抢购?

10年后的房子,是“打折”还是“抢购”?经济学家说破房地产规律

我们先从楼市面临的宏观环境讲起。

第一,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可逆,劳动力减少,楼市整体购房需求是下降的。

北大教授苏剑最近称:中国劳动力人口从2013年开始减少,一直持续到现在,每年大概减少300多万。我们判断,中国人口峰值前年已经到了,中国人口的负增长去年已经发生了。”

他认为,从2022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人口每年都会减少1000万左右,而且将持续15年。

原因很简单,彼时1962年出生的人开始进入退休年龄,而60年代是中国生育高峰期的开始。

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会导致什么结果?

笔者认为,至少对楼市来说,意味着购房需求的大幅下降,无论是婚房、改善房、二胎房,都会出现需求的下滑。

老人是不需要大房子的,他们需要的是养老、健康和娱乐,而不是空无一人的好房子、大房子,只要配套足够好,他们不会为各地新城区的房子买单。

第二,库存上升、房价停涨的前提下,加上房产税、空置税,会使房屋持有成本的上升。

10年后的房子,是“打折”还是“抢购”?经济学家说破房地产规律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点,上文提到,百城库存已经连续12个月增长了,在售楼盘越多,卖不动的房子越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房价一旦终结上涨,哪怕是维持平稳,不再下跌回调,对房屋持有者来说,去掉折旧费、房贷利息、装修和维修费用,持有一套房子也是亏钱的。

更何况,早在前两年,房产税就一直在提,虽然最近两年落地的概率非常低,但每年都有实质性的推进,比如第二次房屋普查,150个城市的房屋联网,就算2020-2025年不会实行,在2030年之前,房产税的实施可以说是迟早的事。

如果房产税和空置税落地,买房带来的“亏钱”效应会进一步扩散,尽管税率和免征面积还没有定,却是未来10年楼市最大的变量之一。

综上所述,无论是购房人口年龄的变化,还是房屋持有成本的上升,都意味着房子将不可能出现“供不应求”式的抢购。

相反,大量城市因为人口流出加剧,老龄化加速,购房需求萎缩,持有成本上升,极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打折促销”。

之所以这样说,从1个例子中就“可见一斑”。

10年后的房子,是“打折”还是“抢购”?经济学家说破房地产规律

澎湃新闻最近报道说,黑龙江鹤岗闲置的房子,因为需要交暖气费和物业费,很多房主懒得交,直接低价卖掉,多则一平米3000块,少则几万块一套房。

这种现象,极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常态,尤其是四五线城市的“老破小”家属院、二三线城市的外环远郊,当各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下降,新城区开发遇阻,人口填充不及时,房子“打折促销”将是必然。

反之,那些库存一直保持低位的城市,还有类似京沪深这样几乎没有新房的城市,已经进入二手房存量市场的城市,优质学区、商圈、医院、地铁周边的房子,依然会享受最高的溢价,这是存量时代房地产最显著的特征。

经济学家任泽平之前曾用“6字”说破房地产的规律:金融、供需、人口。

这也就是大家熟知房地产准则:短期看“金融”,中期看“供需”,长期看“人口”。

金融、供需、人口这6个字,就是洞察未来楼市趋势的“钥匙”。

当房屋持有成本上升,房价停涨,当三四线城市的供给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低,当一二线城市汇聚比现在更多的人口,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将不可避免。

对购房者来说,假如你是不折不扣的刚需,如果家里的财力支持,优先选择人口500万以上大城市的“主城区”,最好是国家中心城市、长珠两三角这样的城市群,才能够避免自己的房子,在10年后面临“打折促销”的窘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