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庆阳宁县: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群众就业致富不发愁

近年来,宁县将产业扶贫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相继建成21个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走进位于太昌镇街区的富邦“扶贫车间”,只见一台台缝纫机摆放整齐,20多名工人正娴熟地操控机器,赶制各类服装。

庆阳宁县: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群众就业致富不发愁

今年41岁的刘花梅是太昌镇申明村人,丈夫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还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家庭生活困难,扶贫车间的建立,解决了她们一家的燃眉之急。

刘花梅说:“自从富邦扶贫车间成立以后我就来在这里上班,为了能照看上孩子我也没有到外面去打工,让我在家门口既能赚钱又能照顾上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我们这里实行流水线计件制,一月下来就是3000左右。”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太昌镇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源,建成了富邦、伊人秀等扶贫车间,使贫困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庆阳宁县: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群众就业致富不发愁

太昌镇镇长吴俊辉说:“ 今年来,太昌镇把抓好产业扶贫作为群众实现长效、稳定脱贫增收的支撑,先后建办扶贫车间3个,累计带动就业436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81人,带动贫困劳动力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为全镇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标,不如治本,地处子午岭腹地的湘乐镇任劳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增收困难,贫困发生率高。2019年3月份建办的湘乐镇惠湘灵韵扶贫车间,不仅为贫困户冯芳红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而且也使得她学得了一门技术,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庆阳宁县: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群众就业致富不发愁

“扶贫车间从建厂开始,我就过来学的,学会了机器的运作,学会了线的颜色搭配,惠湘灵韵(扶贫车间)离我家也近,既挣了钱,也照顾了家。”冯芳红说。

惠湘灵韵扶贫车间主要是以生产香包、刺绣、鞋垫、门帘,窗帘等手工工艺品,目前共吸纳就业人员47人,建档立卡贫困17人,真正实现了车间建在家门口,挣钱就在村里头的脱贫致富梦想。

任劳村惠湘灵韵扶贫车间厂长郭海峰说:“员工收入大部分以计件为主,(每人)每天(收入)50元到80元不等,多劳多得,平均每月1500元到1700元左右,一年纯收入15000元以上。”

庆阳宁县: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群众就业致富不发愁

截止目前,宁县累计建成扶贫车间21个,共吸纳2534名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03人,年人均增收1.2万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