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膕繩肌放鬆技術

被動軟組織放鬆

第1步:客戶俯臥,屈曲膝關節並讓膕繩肌被動縮短。沿坐骨附近鎖定膕繩肌。鎖定肌肉時朝坐骨方向按壓膕繩肌,不要垂直向下按壓。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小貼士:應該提前向客戶說明即將鎖定的位置,有些客戶會認為被按壓坐骨是一種冒犯。

第2步:保持鎖定的同時,讓客戶緩慢伸展膝關節以拉伸膕繩肌。很多客戶在這個部位感受不到太多的拉伸感。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3步:距離坐骨較遠處選一個新的鎖定點,可以考慮選大腿中線位置。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4步:保持鎖定,被動伸展膝關節以拉伸軟組織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5步:沿膕繩肌從肌肉近端到遠端逐步向下移動鎖定點,反覆拉伸。不要按壓膕窩。如操作正確,客戶會感覺自己的膕繩肌有一個朝向肌腱方向的拉伸,且拉伸感越來越強烈。如果客戶沒有拉伸感,那麼你需要做主動-輔助軟組織放鬆。

小貼士:軟組織放鬆可以用於膕繩肌的柔韌性評估。從肌肉近端到遠端移動鎖定點時,注意感受肌肉的張力變化。能否判斷肌肉哪個部分最緊:是股二頭肌(外側)或半膜肌和半腱肌(內側)?

優點:許多客戶說自己的膕繩肌緊張。這種拉伸技術可以幫治療師評估膕繩肌的柔韌性,並找到肌張力較高的部分。

■ 俯臥位對膕繩肌進行被動軟組織放鬆可以整合到下肢的整體按摩治療。

缺點:膕繩肌是塊強壯而有力的肌肉,需要比較大的力氣才能牢固鎖定。用拳頭鎖定膕繩肌只是鎖定方式中的一種,用前臂鎖定會更牢固(在主動-輔助軟組織放鬆中)。

■ 用拳頭鎖定時,應確保腕關節在一條直線上,而不是讓腕關節處於屈曲或伸展姿勢。

■ 用拇指鎖定膕繩肌有一定誘惑力,這種鎖定方式確實更好,但有可能傷害到治療師的拇指

■ 肘部也可以鎖定膕繩肌。但受槓桿的長度影響,用肘部鎖定膝關節難以完成被動屈曲和伸展動作,且這個姿勢需要治療師向前傾斜上身,它不僅會讓治療師很不舒適還會導致脊柱更容易受傷。

主動-輔助軟組織放鬆

第1步:客戶俯臥,屈曲膝關節。治療師讓肘關節放在客戶靠近坐骨附近的膕繩肌上,朝臀部按壓膕繩肌,拉伸前先從膕繩肌較鬆弛的部分開始鎖定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2步:

保持鎖定,要求客戶放下腿,擱在治療床上。再鬆開鎖定。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3步:在距離第一個鎖定點較遠的區域選一個新的鎖定點。從坐骨位置逐步向下移動鎖定點直至膕繩肌肌腱。不要按壓膕窩

優點:治療師可用前臂對肌肉進行鎖定,它能強有力地鎖定軟組織。

■ 膝關節手術或固定後對膕繩肌進行主動-輔助軟組織放鬆可提升康復效率。客戶主動屈曲膝關節,膕繩肌產生向心收縮,伸展膝關節,膕繩肌產生離心收縮。這種方法可以增加膝關節的活動度和提高膕繩肌的肌肉硬度

■ 注意:膝關節不必完全屈曲。比如,對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採用這種拉伸方式,讓患者在無痛範圍內屈曲膝關節,可增加膝關節活動度。

缺點:讓客戶持續屈曲膝關節可能會導致膕繩肌痙攣。

■ 在鎖定客戶的軟組織時,治療師儘量分開雙腿維持自己的身體姿勢,確保身體重心放在客戶身體或治療床上。隨著實踐次數的增加,做到這一點並非難事。

主動軟組織放鬆

第1步:仰臥,屈曲膝關節,縮短膕繩肌,拿一個網球放在膕繩肌上。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2步:雙手十指緊扣並抱住網球,緩慢伸展膝關節。

「每日一肌」大腿後側放鬆技術——膕繩肌

第一個鎖定點(用網球鎖定)選在坐骨附近,逐漸向下移動鎖定點直至膝蓋附近。膕繩肌是一塊很大的肌群,因此要沿著肌肉的邊緣鎖定肌肉並反覆拉伸,以取得最大的拉伸效果。有時應該系統性地拉伸整塊膕繩肌,可以從大腿外側的股二頭肌開始,由肌肉近端至遠端(坐骨至膝蓋)移動鎖定點。當感覺到這塊肌肉已經得到充分拉伸,再將鎖定點移動到更內側的位置,越過半膜肌和半腱肌,以同樣的方法繼續拉伸膕繩肌。

如果你所處的環境不方便仰臥(比如在辦公室裡),也可以採用坐姿方式。拿一個網球放在大腿下面,讓網球位於大腿和椅子之間,然後伸直腿。需要注意,此時網球對膕繩肌的壓力明顯大於仰臥時的壓力,可能會引起膕繩肌疼痛,這是因為採用坐姿時整條腿的重量都放在了網球上。

優點:這種放鬆技術可以通過坐姿完成,因此,如果你是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白天就可以用這套動作來治療自己的膕繩肌。

缺點:如果你的膕繩肌塊頭大且強壯,可能你無法施加足夠大的力氣來鎖定它。

■ 相反,通過坐姿方式對膕繩肌做主動軟組織放鬆則可能導致鎖定肌肉的力度太大,引起膕繩肌疼痛。

下期內容:

【小腿肌群】——軟組織放鬆技術

對於有疑問的粉絲給予針對性的幫助。

★★★關注我,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