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冬天來了手腳冰涼怎麼辦?

兩江商業觀察


在冬天出現有手腳冰涼的情況,主要由於本身體質比較差,氣血不足,或者由於寒冷因素的刺激,血液循環比較差引起,這種情況可以配合益氣養血的中藥,以及適當的體育鍛煉,結合艾灸療法提高身體的陽氣,補充氣血可以減輕手腳冰涼的症狀,同時要注意日常的保暖,不要受涼受潮,避免過度勞累。一到冬天手腳冰涼,可能是由於天氣寒冷,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導致的,也有可能是氣血不足引起的,還有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

平時要注意保暖,要根據氣溫變化添減衣物。平時要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如山藥、蓮子、牛奶、雞蛋、雞湯等食物,能夠增強體質。還要適當的進行鍛鍊,能夠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

如果手腳冰涼症狀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我從小就怕冷,冬天手腳冰涼到骨髓的那種冷,我常常想怎麼沒人發明電發熱鞋或鞋墊呢?到中醫院請專家診斷:脾虛溼寒,還是上焦下寒。老公說我半夜經常在凍冰棍,他總要操心給我蓋被子。呃,我不信的,怕冷到極點怎麼會掀被子呢?這麼多年什麼辦法都用了:中藥喝到實在喝不下去 電褥子 電熱寶 電泡腳盆放艾草 喝紅豆薏米粥 買了按摩小腿按摩後背按摩肩膀按摩脖子的各種發熱按摩器等等…但只治標不治本。

直到去年夏至前,老公每天中午用保溫杯放紅棗 薑片 枸杞 桂圓 紅糖 幾根紅茶或小塊熟普,下午和晚上都要我喝幾杯,堅持喝了半年效果很明顯:舌頭兩側齒痕沒了 手腳不冰涼了 不那麼怕冷了!

這是實在大姐的親身經歷,堅持喝一定有用,當然大冬天的,各位姐妹美女們多穿點兒,注意保暖也很重要!祝在茫茫網海中看到這篇文章的有緣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實在大姐入茬行


冬天手腳冰涼怎麼辦?

我先說一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我讀高一的時候,有一天天氣太熱,我一直感到口渴,那天吃了3一4根冰棍,結果慘了,當天晚上跑了好幾次廁所。

後來到醫院住了一個星期的院,也沒治好。怕影響學習,買了些藥後就回學校,回學校時好時壞,慢慢的導致便血。一直拖到高中畢業以後才有時間治療。

因為便血時間過長引起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又導致氣血不足,手足冰涼,不要說冬天,就是夏天手足都冰涼,而且手還時時出汗。

不知道你的手足冰涼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造成的。如果是後天造成的,腸胃也不好的話,脾胃虛弱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要想治手足冰涼,就只有先補脾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建議你找老中醫開幾附補血行氣、補脾胃的中藥吃一吃。

同時用食補配合,如多吃羊肉、鵝肉等。

當然適當增加運動,用姜或者艾葉煮水泡腳也可改善手足冰涼。

平時也要加強體內的營養,儘量不要喝冷水,也不要吃寒涼的食物。

以上僅個人經歷中一些經驗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你。不得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微觀悟生活


手腳冰涼並不少見,談起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夢迴幾十年前,那時候我還處於求學期,那個年代跟現在不同,男女之分比較大,絕大多數人都是單身,可是我有個朋友小王則與我們這些人不同,每次去上自習,陪伴我們的都只是水杯,而陪伴小王的卻是“女朋友”,我們這些男生羨慕嫉妒之餘,本著“就算不能破壞,也要搗亂一下”的心態總是調侃小王,要麼就是起鬨,要麼就是推推搡搡……

後來出了幾個『叛徒』,他們請小王喝酒,想要從小王那裡偷師,小王握著他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啊!沒戲。叛徒們不解追問原因,小王繼續說:姑娘們冬天手腳冰涼,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一個給她們暖手的男友,暖著暖著就暖到心裡了,再看看你們,一個個手涼的跟老冰棍兒似得,還粗糙的跟山藥似得,是你們暖姑娘,還是姑娘暖你們啊?

冬天裡的手腳冰涼是漫長的溼冷的揮之不去的夢魘,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手腳冰涼呢?

末端循環差

因為人的手腳是血液循環的遠端,一旦末端循環差,血液就比較難到達你的四肢,造成手腳冰冰涼。

缺鐵

體內缺鐵時,會導致血紅素較少,影響血液的攜氧能力,從而令身體的能量代謝發生障礙,當熱量不足時我們就會感覺到手腳冰冷。

血糖低或者低血壓

有可能是不正當的減肥方式造成的,當節食、減肥過度等造成了低血糖、低血壓時,血液循環也會變差,身體變弱,也容易造成手腳冰冷。

穿的少

這個嘛,穿不夠當然是會冷了啦!特別是很多愛美的年輕人,為了看起來美就少穿衣服的,這真是要風度不要溫度……

如何緩解手腳冰冷?對抗這個世紀難題,其實歸根到底就是讓身體熱起來~那怎麼樣才能熱起來呢?

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

鐵元素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負責氧氣的運輸,以及能量的產生。紅細胞需要鐵,血液循環需要鐵。例如:動物肝臟、紅肉、蛋黃、豆類、堅果、燕麥等

攝入富含煙酸食物

煙酸其實就是維生素B3,它可以參與體內脂質代謝,同時讓末梢血管有舒張作用,更夠改善末端的血液循環。例如:肉肉、蛋奶、全穀物、草菇、香菇等菌類

多吃熱的東西

熱湯、熱飲可以溫熱腸胃,刺激機體血液循環,為身體帶來溫暖的感覺,這也是最簡單最方便的一種產熱方式~

適量進行有氧運動

運動也是一種比較簡單易行的辦法,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讓身體熱起來。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有過解決掉這個問題的經驗,所以我覺得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是南方人,冬天手腳冰涼,正常南方人人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多半會知道是氣血差,氣血不調啊,得吃點補氣血的東西來調理一下身體。但是嘛,自從我經歷過一次並且和一個老中醫聊過之後才知道不是這麼處理的。(特指南方人的體制哈)

去年我老婆身上就有這個問題,當時主要是去看別的病,把脈的時候醫生說她身上還有氣血不調的毛病,冬天肯定手腳冰冷。我就反問了,那吃點補氣血的行不,他說暫時不行,記住,是暫時不行!就和他聊多了幾句,大概弄明白了意思。南方人因為氣候問題、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作息原因,多半都是溼氣重的體質,溼氣上來了,氣血運行遲滯,粘稠,久了就會氣血就會堵,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身體問題。這個時候不能想著要去吃什麼東西來補,得先處理好氣血堵的問題再來進補,才有效果,否者越補越堵,問題反而越糟糕,就像有的人身體越補越虛。

把氣血調理通暢他給了兩個建議,一個是中藥調理,一個是多運動。中藥咱就不多說了,大家有這問題的找個醫術好點的中醫開開方子抓抓抓藥就是。倒是多運動這一塊很關鍵。舉個例子,那些有經常運動經常出汗的人,氣血就是比較好的,冬天也是比較不怕冷的。並且多出汗,也可以排掉體內的溼氣,就是這麼個道理。但假如沒時間沒機會運動的人就得考慮中藥調理和食療了。

食療的話,我推薦紅豆+薏米一起煮,這個算是最貼近生活實際了,它怎麼煮都不粘稠,可以去溼氣。至於那種內容比較多的食療配方,對不起,大家都很忙,沒時間折騰,我也不一一贅述。

要是晚上怎麼睡都冷,暖不起來要快速解決的也有辦法:

睡前紅糖姜水熱乎的一杯就夠了,慢慢喝下去。同時開水煮薑片,待溫度適中了一邊泡腳一邊喝姜水。喝完泡完擦腳立馬進被窩睡覺。特舒服,這辦法特別是對那些虛寒體質的女性更好。

以上。


姬傳佑


冬天手腳冰涼怎麼辦?

我和你的情況差不多,我比較瘦,不怕熱就怕冷,聽朋友說身體虛,但是近十多年我自己都沒病過,就連感冒也偶爾兩三年才遇到一次。

冬天,我看到第一眼就想到白白的大雪,北風吹,我來自中部城市,冬天確實很冷,溼氣很重,寒風刺骨,我自己偶爾不注意保護手都凍傷。

那我怎麼辦保護手腳,不說凍傷,起碼保持暖和呢?

  • 減少沒必要的戶外運動:明知天冷,還往外跑,跟冷天氣接觸時間長,身體抵抗會產生抵抗機制,我喜歡稱“自熱”。大家玩過雪沒,我發現玩雪過後,不久手就會發熱,當然時間長了,還是變冷。在室內的話可以空調,加熱器走起,用電點燃“心中的小太陽”,心暖了,手腳也跟著暖了,另外在我們農村那,可以燒柴火取暖,俗稱“烤火”。
  • 就是要多穿:這個很直接,將手腳包裹起來,手套,棉鞋搞起來,都加絨的,手套裡面可以戴不透氣的塑料手袋,外面再加雙加絨手套,會出汗很熱的。棉鞋一般適合室內,以前都是自家做的,用的塑料硬幫子,用破衣服用紙糊成幹後再裁剪,裡面塞棉花,很暖和,不過現在都是買的,也不錯。室外的時候還是選擇中筒帶絨且防水的鞋子比較好,一是防水和其他如泥巴進入,二是減少和冷空氣接觸。
  • 運動不可少: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使血液循環,手腳冷,大部分原因還是血液長期處在冷狀態,不是不動,是“凍”的,就像本來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惡劣天氣封路,你想想,這快的了,所以只能找出路。所以被冷凍了,運動可以調動手腳血液的積極性,從而熱起來。
  • 方法用盡依舊凍了:凍過手腳的人都知道,起初發熱發癢,止不住去摩擦,手腳會越腫越大,最後可能破裂流膿,千萬別主動去挑破。這時我們得塗點凍瘡膏之類的藥品,還有用高於溫水的溫度去泡,讓水溫傳遞給手腳。

個人保暖習慣,可參考!


Mr壓力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祖國醫學認為:那些原因會引起手腳冰涼?第一,腎陽虛衰,祖國醫學認為“腎陽”是腎臟生功能的原動力,也是人體熱能的源泉,一個人若長期腎陽虛導致人體熱能的不足,則會出現手腳冰涼;第二,脾胃虛寒,祖國醫學認為脾胃是人的是氣血生化之源。,一個人若長期脾胃虛寒就會導致氣血生化乏源,氣血虛弱,則陽氣將無法傳送到四肢的末端,那麼該人就會出現手足冰涼;第三,肝氣鬱結型:由於肝藏血,而肝氣鬱結的人常因肝氣鬱遏在內,導致肝氣不能疏洩,肝氣則不能將氣血無法達到四肢而出現手足冰涼;第四,血虛寒凝,由於血虛寒凝之人常因氣不能正常的推動血液運行,無力將血液傳送至四肢末端而出現手足冰涼。

明白了手腳冰涼的原因,我們只要根據具體原因進行對證調理就行,因為祖國醫學治療疾病多從患者病情的整體出發,注重患者臟腑的功能,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證論治再到理法方藥來調理,才能使藥物更適合患者的病情,才能達到藥到病除。接下來我們對每個病因進行分析:1.若患者主要表現為:手足冰涼、怕冷、神疲氣短、 夜尿多 、舌淡胖、脈沉微,則辨證為腎陽虛衰型,治法為補腎助陽、溫中散寒,方用右歸丸加減,藥用:附子、桂枝、山萸肉、熟地、山藥、鹿角膠、當歸、枸杞子、菟絲子等。

2.若患者表現為:氣弱少神、臉色黃、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舌苔淡、脈弱,則辨證為脾胃虛寒型,治法為溫中健脾,方用理中丸加減,藥用:附子、人參、白朮、乾薑、甘草等

3.若患者表現為:神情抑鬱、胸脅滿痛、舌苔白、脈弦,則辨證為肝氣鬱結,治法為疏肝解鬱、宣達陽氣,方用四逆散加減,藥用:白芍、柴胡、枳實、炙甘草、桂枝、醋香附、等。

4.若患者表現為:頭暈、面色蒼白、肢麻體痛、 月經量少 色暗、舌淡紫有瘀斑,則辨證為血虛寒凝,治法為養血散寒、溫經通脈,方用當歸四逆丸加減,藥用:當歸、桂枝、白芍、細辛、通草、黃芪、炙甘草等。

除了上述正規的中醫辨證療法外,不想喝中藥的朋友可以用一些食療法,因為食療方法是中醫治療手足冰涼症的常見方法,其好處是副作用小,易被人們所接受:

1.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生薑20克,當歸10克,鹽、味精、 胡椒 等 調味品 各適量。制用法:將羊肉切成片,用開水焯一下。將生薑切片。將焯好的羊肉片與生薑片、當歸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燉煮,待羊肉熟後加入鹽、味精、胡椒等調味品即成。此方可每三日吃一劑。功效及適應症:此方具有補腎益氣的功效,尤其適合有腎陽虛虧、精血不足、 月經不調 等症狀的手足冰涼患者使用。

2.黃芪羊肉湯,原料:黃芪50克,羊肉500克,胡椒、 料酒 、蔥、姜和精鹽等調味品適量。制用法:將羊肉切片。將羊肉片與黃芪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燉煮,肉熟後加入適量的胡椒、姜、料酒、蔥和精鹽等調味品即成。此方可每週吃一劑。功效及適應症:此方具有健脾補腎、溫陽補氣的功效,尤其適合有氣虛疲乏、畏寒、腰膝痠軟和四肢無力等症狀及體弱多病的手足冰涼患者使用。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本人就是手腳冰涼本手✋。從很小開始,一入冬,手能涼到胳膊肘,腳能涼到膝蓋。


要解決這個問題,得先知道形成原因~所以我看過很多相關書籍、醫生,綜合來看主要原因有幾點:

第一,從小熱量攝入不足。我從小不愛吃飯,尤其是早飯,從小學到大學為了睡懶覺可以放棄吃飯的。導致早上身體熱量不夠,從小落下病根。



第二,能量補充不全面。小時候不愛吃糖果,不愛吃甜食(這啥瓜娃子)。我爸覺得自己疼小孩,所以雞鴨鵝魚螃蟹蝦內臟牛雜豬雜,各種不給吃┭┮﹏┭┮

他覺得麻煩而且有危險,各種因噎廢食的。從小就吃雞蛋、豆腐、五花肉、排骨.....



第三,體質比較有問題。

在先天部分比較難解決,主要還是靠咱們後天調理培養啊~



改良方式:

1,早餐必須吃。一定吃熱吃好,保持均衡的營養攝入,不僅僅吃包子、豆漿、油條、稀飯,原則上把一天所有的身體所需都吃掉,主食,蛋白質,蔬菜都有。


2,堅持每日運動。只要天氣還好,我每天都堅持步行一段時間,5~8公里左右,不需要走太快,但得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3,一定不吃涼的。寒涼食物有哪些:西瓜,黃瓜,冰粥,綠豆粥,皮蛋,黃魚,冰激凌,冷飲…晚上一搜可以瞭解更全面。


4,多吃溫熱性的食物。羊肉、牛肉、蔥薑蒜等等,不愛吃也吃。



5,原則上只喝熱水。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加些枸杞、紅棗桂圓等泡水喝~


6,冬天衣服一定要管夠。冬天不光腳,棉拖鞋都很厚實,羽絨、毛衣、秋褲這些都得上~


目前總結到就這些~做完這套下來,自己的冬天手冷毛病已經基本木有了~開燻


小蘇點亮夕陽


調查顯示,有約百分之八十的女性在冬天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手腳冰涼的症狀。那麼,應該如何調理呢?

1 多吃一些紅色食物

一般來說,紅色的食物都有溫補心陽的作用。比如大棗、辣椒。除了它們之外,乾薑,桂皮,大麥,燕麥,茯神,黃芪,紅參等藥物食物,也有助於補充心陽心氣。

2注意保暖

外套、毛帽、手套、圍巾、襪子等,在天冷的時候都要穿戴齊全。不過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否則會影響到血液循環。

3熱水泡腳

每天用約40度的熱水泡腳20分鐘。有助於血液循環,堅持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

4合理飲食

不挑食,不偏食。葷素搭配,按時吃飯。

5小偏方

醋泡生薑:把適量的生薑切成薄片,儘量切均勻,然後把生薑片放在裝有醋的瓶子裡,醋沒過薑片。放到冰箱冷藏,一週後即可食用。每天吃2-4片

5保健小秘方

彈指神功: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次數不限。有空就可以彈彈,中指指尖有一箇中衝穴,是心包經的終點,經常這樣彈指尖,可以很好的刺激心包經,促進血液循環。


媚更妍


撇除疾病原因以外,手腳冰涼其實就是氣血瘀滯、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血液不能正常的到達四肢,氣虛不能起到溫煦身體的作用。


從養生方面來說,緩解手腳冰涼,補氣養血是關鍵。

1、食療方補氣養血

方名:三紅湯

做法:紅豆250克,紅棗10顆,紅糖2勺,紅豆和紅棗洗淨放入鍋中煮開,然後加紅糖,慢火再煮10分鐘即可,每天早上喝一碗,連續一週,手腳冰涼就會有所改善。



單純陽虛引起的氣血不通,或氣血不足,一碗三紅湯就是很好用的方子,裡面都是尋常的食物:紅棗、紅豆、紅糖——紅豆富含鐵質,有補血的作用,紅棗能補益脾胃、養血安神,紅糖性溫入脾,三紅合一,補血、活血效果好。

2、艾灸加泡腳驅散外邪

泡腳、艾灸都是借用外來的熱和陽以驅散外邪,補充體內所不足的陽氣,即“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兩者合用,對付手腳冰涼非常有用。

①泡腳:

泡腳的時候可以加艾葉或者紅花,活血通絡效果更好。


泡腳的時候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泡腳水的水溫最好不超過45度,泡到微微發熱就可以了,冬天泡出汗小心感冒。

②艾灸:

泡腳後把腳擦乾,再來艾灸。艾灸取穴:陽池穴、氣海穴、關元穴、湧泉穴。


艾灸方法:取艾灸條點燃,懸灸在穴位上,每個穴位3-5分鐘即可。注意,醉酒、過飢、過飽、劇烈運動後、極度疲勞、大汗淋漓的時候不能艾灸。

陽池穴的意思是蓄積人體陽氣的池子,艾灸這裡能激活人體的陽氣,讓陽氣都運作起來,很快全身(當然包括手腳)都會感到溫暖。

氣海穴、關元穴是溫經活血方面的經典搭檔,艾灸這兩個穴位能補氣補血,是冬季活下焦之血的經典對穴。

湧泉穴就不用過多介紹了,我們最近的文章裡經常提起它,事實上它可以說是“補冬”一大要穴,冬季艾灸湧泉必不可少,不僅有助於溫陽,還能滋陰。

3、改善生活習慣,平時多注意保養

手腳冰涼其實跟身體很多因素都相關,都是生活中各種疲勞累積的小問題,所以還是要平時多加註意。

①平時多吃一些補氣養血的食物,阿膠、紅棗、桂圓,以及動物血、動物內臟等補血的食物,膳食一定要營養均衡,出現低血糖時可以喝糖水或者吃些糖果。


②一定要注意保暖,注意適當添加衣物,尤其是女生例假期間。

③平時要注意放鬆,多去戶外散步,保持心情的愉悅。最好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保持身體血液暢通。

手腳冰涼緩解後,其實什麼的很多症狀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質量也會提高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