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爸爸做胎教

很多小夫妻,在妻子懷孕期間,就準備給胎兒做胎教了。什麼時間做比較好呢?要做音樂胎教的話,應該在懷孕6個月以後,在這段時間,胎兒的內耳的耳蝸神經細胞已經發育完善了,聽力也接近成人了,可以給胎兒聽音樂,胎兒也會有反應。在選擇的音樂中,應該以中、低頻的聲波為主,聲音以60~70分貝為宜。從成人的聽覺角度而言,是給人以輕柔、舒緩之感的音樂。

因為男性的聲音以中低頻的成分為主,所以從胎兒聽覺器官生長髮育的角度來講,準爸爸的聲音更容易傳到子宮內被寶寶聽到。準媽媽呢,聲音都比較高,胎兒反而不容易聽到。

所以,如果想念書,讀古詩詞給胎寶寶聽,最好讓爸爸來唸。

每天,準爸爸們可以在固定時間裡輕輕的靠近準媽媽的肚子,給胎寶寶講故事、念兒歌,讀詩詞。爸爸的一句話,勝過媽媽的十首歌呢。

儘管很多家庭裡,爸爸都是工作的主力軍,可是,在懷孕後的胎教上,準爸爸可不能缺席。

在國外,科學家們做過這樣一項研究,如果在懷孕期間,爸爸不跟胎寶寶說話、讀詩,等到嬰兒出生後,如果有陌生的女性逗他笑,會微笑回應,而爸爸逗樂呢,孩子反而會哭。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懷孕的時候,爸爸不和肚子裡的胎兒說話,造成新生兒從胎兒期到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裡,對男性的聲音不熟悉。為了消除孩子對男性特別是對準爸爸的不信任感,懷孕6個月後準爸爸應當對胎兒講話。

除了在懷孕期間,爸爸要多和胎兒說話、唱歌,在孩子出生後,爸爸也要負起責任來。

美國科學家早就發現,讓爸爸開發寶寶的智力更有效。尤其在閱讀方面。父親的臂膀,膝頭,以及抑揚頓挫的男聲,能大大深化孩子的閱讀技能,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爸爸閱讀和媽媽閱讀有什麼不一樣呢?一般來說,母親閱讀,比較按部就班,關注於書中角色的特點,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兒童讀物中的故事情節。爸爸閱讀呢,男性屬於發散性思維,會經常從書中的情節裡跳出來,聯繫現實來講,能夠引發孩子多動腦筋多思考,甚至可以把一本反覆閱讀的少兒圖書用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角色為孩子講出不同的感覺,從這一點上說,孩子更喜歡聽爸爸讀書。

研究表明,家庭中父親參與孩子的教育,能使孩子取得更高的學術成就和社交能力,父親是否參與兒童的教養影響著2-3歲兒童的智力測驗分數,甚至會影響著12歲兒童的學業成績。所以一定要打破家庭教育媽媽為主的舊觀念,讓爸爸參與進來,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處,也會促進家庭的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